资源简介 13.1分子热运动讲练结合目标一 分子热运动知识讲解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分子、原子构成的.固体 液体 气体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 10 -10 m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2.扩散现象与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分子热运动)②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3)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_3.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根据分子间的距离关系,会有3种不同的表现:如:铁棍不容易拉断 如:铁棍不容易压缩如:破镜不能重圆课堂练习1.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分子间距最小,不易被压缩,容易被拉伸B.乙图中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组成的物质较难被压缩C.丙图中分子排列杂乱,组成的物质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D.物质由甲状态变为乙状态,这种物态变化叫升华2.很多熊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片中熊二能够嗅到树木深处的蜂蜜味是因为蜂蜜( )A.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3.下列各个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A.春天,花香扑鼻B.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变干C.秋天,出现沙尘暴D.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4.下面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A.甲B.乙C.丙D.甲和乙5.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热水中墨水扩散快 铅块压紧后吊起钩码铅和金互相渗透 抽取玻璃板后,两气体逐渐混合均匀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C.校园里花香扑鼻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13.2内能讲练结合目标一 内能知识讲解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单位:焦耳(J).★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不为零)(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度、质量、状态、体积、种类2.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 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1)热传递:①物体吸收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物体放出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最终物体的温度相同.(2)做功:压缩引火仪 向瓶子内打气①对物体做功(被做功)→__________→_________② 物体对外做功 →__________→_________3.温度、热量、内能三者区分课堂练习题型1 内能的理解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B.质量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内能多C.50℃的水比 40℃的水内能大D.灯丝在发光时比没有通电时的内能大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B.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到零C.0℃物体内能为零D.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题型2 改变内能的方式3.在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摩擦后,双手的温度升高B.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C.太阳暴晒后,石块的温度升高D.锯条锯木后,锯条的温度升高4.下列图中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5.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有少量的水,塞上塞子,用大号注射器向试管内打气,会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试管内打气时,外界对试管内的气体做功B.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的气体内能减小C.塞子跳出时,看到试管内有白雾出现,是汽化现象D.塞子跳出时,试管内的气体温度升高6.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题型3 温度、热量、内能三者关系1.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2.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课后练习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王大诗人在远处都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分子间有空隙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A 瓶B.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若实验温度为 0℃,则不会发生扩散现象D.温度越高,气体扩散越慢3. 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C.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D.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5.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 )A.70N 热传递 B.70N 做功C.700N 热传递 D.700N 做功6.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空气被做功_,使筒内空气的内能_____,温度_____,观察到硝化棉___________.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7.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_____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力.8.端午佳节,粽香万里 煮粽子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粽子的内能;煮熟的粽子散发出香味,这是______现象。9.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因为空气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______(填“大”或“小”),所以容易被压缩。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10.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1)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出现______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_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13.3比热容讲练结合目标一 比热容的基本概念知识讲解比热容(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符号和单位:比热容用符号 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理解①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反映物质的吸(放)热能力比热容大→1kg物质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多,②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③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无关!例:水的比热容为4.2×10 3 J/(kg ℃),表示:1kg的水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 3 J水的比热容较大,为4.2×10 3 J/(kg ℃);常用于冷却液与供暖剂.课堂练习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的热量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放出的热量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物体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2.下列各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 45℃的水3.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B.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D.水的对流性好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D.0℃的冰熔化成 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目标二 比热容的计算知识讲解吸热量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放热量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注意:“升高到”和“升高了”的区别课堂练习题型1 比热容常规计算1.将质量是 0.5kg 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 20℃升高到 6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A.4.2×10 4 J B.1.26×10 4 J C.8.4×10 4 J D.8.4×10 7 J2.水的比热容为 4.2×10 3 J/(kg ℃),将 4kg 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 ℃);初温为 30℃、质量为 2kg 的水吸收 2.1×10 5 J 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________℃3.一茶杯开水,从刚倒入到可以喝的温度(45℃)这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约是 ( )A.5×102J B.5×103J C.5×104J D.5×105J4.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伯伯们通常都会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 2℃,放出了 3.36×10 7 J 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_kg.5.请根据如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或放出相等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比沙石_________,所以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_________.(两空均填“大”或“小”)(2)一杯质量为 0.2kg 的水,温度从 70℃降到 20℃,在此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J,水的比热容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冷却食品时,0℃的水和 0℃的冰相比,用冷却效果好,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题型2 比热容的大小比较1.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c甲 、c乙 、c丙 大小相比( )A.c甲 最大B.c乙 最大C.c丙 最大D.c甲 =c乙 =c丙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3.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 a 和 b 液体,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液体吸热升温快,说明 b 液体吸热能力强B.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C.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体吸热能力强D.将 a 液体和 b 液体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4.如图 1 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2 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 )A.乙中的温度计示数是 32℃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的比乙杯的多D.甲杯的水加热 2min 与乙杯的水加热 3min 吸收的热量相同5.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分别放入 100 g水、200 g水和 200 g沙子,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并在杯口上盖上一薄塑料片,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均为 20℃。将三只杯子同时放置在太阳光下,过一段相同时间后,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a)、(b)、(c)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比较图(a)和(b)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图(b)和(c)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练习1.下列事例 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是( )2.如图为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 A、B 两物,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吸热升温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B 的比热容 c 1 、c 2 的大小关系是( )A.c 1 >c 2B.c 1 <c 2C.c 1 =c 2D.以上都有可能3.如图 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 8 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此过程是通过方式_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改变牛奶的内能.(2)图中表示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_______(填“I”或“II”).(3)若水的质量为 1.5kg,在这个过程中冷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4.如图,在比较水和某未知液体(代号为 A 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初温相同的水和 A 液体,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它们加热,并记录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给水和 A 液体加热,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水和 A 液体吸收的热量(2)两种液体相比较,温度升高比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3) 如图 24 是小明跟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线,其中图线_____表示的是水吸热升温情况(选填“A”或“B”),(4)如图 24,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水吸收的热量较_____(选填“多”或“少”):由此可以判断水的比热容较大吗?_________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1分子热运动讲练结合.docx 13.2内能讲练结合.docx 13.3比热容讲练结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