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美术《大自然的色彩》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色彩》,属于造型领域。意在利用大自然丰富而美丽的色彩现象引导学生对色彩发生兴趣。产生了解色彩,研究色彩,学习用色彩去表现自己想要再现事物的愿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造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如何画出一个物体会有自己的画法选择。但是色彩对于没有接触学习过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稍有陌生的领域,大多学生只是处于一个“纸上谈兵”的状态,只知道些许相关知识,但是自己从来没有拿起画笔尝试过。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新鲜的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有较强的可行性。难点在于:也正因为是初次尝试,有学生会先入为主觉得很难,没有信心下笔。对于这部分学生应该多多鼓励,寻找他画面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们都能在本堂课上有一个完整的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光和色的关系,感知色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的观察和感悟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提问法、讲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欣赏中的得到美的体验,领悟色彩之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的主动认识,积极关注,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色彩手段表达自然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比较准确的把握真实景物概括为简单的色彩关系。
【教法设计】
图片展示法,教师示范法,提问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视频导入——日出和晚霞的风景视频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天清晨,当我们睁开眼睛,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最美最养眼的礼物——色彩。正是因为这些五彩斑斓的颜色,我们的生活才会无限精彩。
生:欣赏视频中美丽的色彩。
基本内容
(一)光与色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优美的日出日落,同学们看到的颜色和我们印象中的蓝天白云又截然不同。那么我有个问题——为什么日出日落的天空如此不同?
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因为光线有变化。
师:没错,因为光线在日出日落时变化最丰富,再加上空气湿度等原因,天空的色彩才会如此丰富。所以我们能看到色彩,和光有着莫大的关系。正所谓:有光才有色。
师:但是光线在有的时候也会欺骗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共同来看一下这两条理论:不同的光线可使同一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相同的光线可使相同颜色但是不同质感的事物呈现不同颜色。展示PPT以做讲解。
(二)四季的色彩
师:请问同学们——四季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春是黄绿色的,给人万物萌发的感受;夏是深绿色的,给人生命盎然的感受;秋是金黄色的,给人丰收温暖的感受;冬是白色的,给人冷冽孤寂的感受。
(三)色彩常识——色调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过四季,同学们也对四季的不同色调有了感受,但是究竟什么是色调?让我们共同来看它的定义:一幅作品或一个环境中,色彩的主要倾向形成的整体关系,叫做色调。色调中又分冷色和暖色,暖色给人以兴奋温暖的感觉,冷色则让人觉得清凉冰爽。接下来我们玩一个分辨色调冷暖的小游戏吧!
PPT展示多张图片,用于小游戏让学生们判断色调。
色彩归纳练习
师:学习了色调,我们来做一个归纳色彩的小练习吧。首先采用“格子纸”的方法,在本子上列出格子,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画或者照片,将这幅画面上的颜色简单归纳为色块。一个格子中不要出现两个以上的颜色。
三、小结
师:动物、植物、景物、建筑物······季节更替,晨昏更迭,气象万千,这一切都为大自然增添了色彩魅力。希望同学们在接触大自然的时候多感知多观察。
【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未画完的部分,完善画面。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色彩
光→色
色调:冷色、暖色。
《教学反思》
上好每节美术课,是每个美术老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同学的期盼。作为一名新晋的初中美术老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既能补充各种美术知识,又能让学生享受课堂?在一次次的课堂实践中,我不断的探索着。
我的公开课上的是《大自然的色彩》一课本课选自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属于造型领域。意在利用大自然丰富而美丽的色彩现象引导学生对色彩发生兴趣。产生了解色彩,研究色彩,学习用色彩去表现自己想要再现事物的愿望。
七年级的学生个人审美逐渐成熟,对事物的造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如何画画有自己的一套画法选择。但是色彩对于没有接触学习过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大多学生只知道些许相关知识,自己从来没有拿起画笔尝试过。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新鲜的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后进行听评课时,结合听课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我逐步进行教学反思:
1、课堂内容饱和。初中学生,本身对事物的造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色彩相关的知识有很多,但是在一节课中要适当取舍,不能贪多,一口气教给学生太多的知识,学生反而应接不暇。
2、时间上安排不够合理。压缩了鉴赏和点评环节。而鉴赏和点评恰恰是一节课中虽然少但是不可缺的必要部分。在课堂结构的时间分配上我还需要多多锻炼,多去试验,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堂节奏。
3、学生纠错和点评环节做得不到位。在实践内容完成后,要进行作品的点评,学生互评,让学生对课堂有更好的参与度,同时优秀的作品要及时鼓励和讲解,普遍出现的错误需要集体纠错。我的点评环节做得有些随便,并没有集体性的讲解,需要改进。
总之,本节课在细节方面还需要多学习,多积累。要精心安排不同环节,合理分配时间,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有愉快的课堂气氛,更好得完成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