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创新改变生活 课件(39张PPT)+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创新改变生活 课件(39张PPT)+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2.1 创新改变生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
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创新事业。
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重点:创新的作用;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创新的重要性)。。
难点: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创新的重要性);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运用你的经验
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
创新源于生活,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
①用旧衣物制作成抱枕储物袋、购物袋等②用旧塑料瓶改造成花瓶、花盆,用废弃的塑料管《粗的》制作成鞋架③将吃海鲜剩下的贝壳加工成工艺品④用废弃的电池、手表、胶卷等制成明星的肖像⑤用废弃的瓶盖做成“中国生态地图”⑥用瓷砖片、酒瓶盖堆砌成小塑像⑦將废弃的集装箱改造成住房⑧用废弃的金属物件制作雕塑艺术品⑨不丢掉摔坏的地球仪,把它改造吊灯或是用来摆放干花等等。
感受创新
01
有人认为: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创新
有人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前人没有发明的东西!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1.什么是创新?
创新源于生活,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
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
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运用你的经验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来源于生活。
2.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天地通信系统:打造通信传输“天路”
根据任务计划,神舟十四号还将继续开展“天宫课堂”等一系列在轨科普活动,并呈现更加丰富的内容。多台高清摄像机和中继高速链路,将高清视频实时传送至地面,为天地联通构建了一个可视化的平台。
 统一测控系统:确保精确定轨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发射升空约7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实现径向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测控系统需实时对飞船进行测控,观测分析飞行器位置、速度,实时调节飞行姿态、轨迹、速度,实现精确定轨。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可以是“无中生有”,也可以是“有中生新”
李子柒原创短视频让数百万外国人爱上中国
淘宝直播为各种各业带来了新机会
创新已经不再是科技领域的专属名称,它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
“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
扫码支付
活动三 :感受创新
材料一: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新四大发明”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材料二:从1765年到1790年瓦特在纽科门蒸汽机的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材料三:1666年,23岁的牛顿在树下思考时看到苹果落地(也有版本说成苹果砸头),然后便产生了科研灵感,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材料四:陈薇团队通过大量研究以确保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安全性。临床试验中团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从最小剂量、最小数量志愿者着手试验,多措并举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检验,2020年3月,陈薇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
仔细阅读材料,你对创新有什么认识?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进一步认识创新 创新的方式 可以是“无中生有”,也可以是“有中生新”
创新的领域 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创新的产生 可能是灵光一现,也可能是建立在量变上的质变
创新的主体 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集体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还是对已有成果的改善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只是灵光乍泄的顿悟,还是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创意行为,还是集体、团体的创造活动。P15
3.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能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
我给家人做了一道新菜,他们可开心啦!
我和同学走进社区,通过“微心愿墙”帮助居民实现小愿望。
跟乐队的伙伴儿一起给老歌配新曲,挑战真大呀!
成就感
惊喜
幸福感
激发潜能
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外国友人点赞中国支付:无现金一日游
以上情景体现创新对个人有何作用?
③带来惊喜,获得成就感。
①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获得成就感。
②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④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请指出以下事例分别属于哪些方面的创新,试着分析其作用。
知识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万有引力定律
量子力学
相对论
......
中国高铁、华为5G、智能手机、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杂交水稻……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中高考改革…
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2)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4.创新的作用
(3)创新让生活更美好。(P17)★★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生活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个人
社会
医生:给千里之外的病人做外科手术,从开到到缝线均由医生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
市民:出门不带钱包,手机支付更方便。
公益组织:发起帮助视障人群的公益活动,采取“每人捐赠一分钟声音”的模式,开展声音捐赠活动,鼓励人们一起为视障人群朗读书报。
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P15
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P15
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P16
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P16
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P17
二 创新引擎
解码“十四五”:创新重要性被提到新高度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1、创新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p17)
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人
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人们发现了太空中曾经不曾发现的星球。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
1969年,“阿波
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人登上月球的理想
二、创新的意义(对国家)p17
课堂小结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
■2014年,印度把“印度制造”列为国家战略
■2015年,美国发布最强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
■2016年,韩国提出包括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等九大国家战略项目……
思考:各国战略发展重心的确立或转移说明什么?
从以下国家的做法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中国坚持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德国工业4.0
(高科技战略计划)
印度将“印度制造”作为国家战略
韩国致力于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项目研究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通过述材料,我们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怎样的认识?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中国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58.5%
一个国家长期落后归根到底是由于技术落后,而不取决于经济规模大小。
中国近代史上落后挨打的根本就是技术落后。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习近平
全面创新包括:
理论创新(马列毛邓三科习)、
制度创新(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
相关链接: 由科技创新到全面创新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中国空间站
城市掠影
猜猜,这是哪座城市?
1978
1978年
2021年
2021年
1978年
2021年
深圳
一座因改革而生、
因创新而兴的城市。
创新引擎
思考:我们能从深圳的发展中得到什么启示?
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所形成的精神品格。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4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也映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在蛇口一块巨型的广告牌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几个大字,率先亮出了解放思想的深圳态度,这个口号随后走向全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及性理念。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破冰个人破产制度、进一步放宽境外人员职业限制,优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一系列综合改革试点措施,让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新时代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⑥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指向过去,
意味着要与时俱进,要破旧。
指向未来,
意味着要立新。
激发
促进
改革为创新指明了任务和方向
创新推动改革往深处、高处发展
改革
创新
2、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p18-19
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的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拓展空间(看教材第19页)
*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是否会超越人类 围绕这一问题开展班级辩论会。
*人工智能在经我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还会带来哪些挑战和问题?
(1)正方观点: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
①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②人工智能会为人类在交通、家庭、教育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更高级的服务。人工智能会取代我们所有纯技术和纯服务的职位。③机器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计算,这也是其远远超越人类的一种能力。当人机进行对决时,计算机通过高速搜索能力、海量的数据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能够战胜人类取得胜利。
反方观点: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
①人类智能包括“智”和“能” 两种成分。“智”主要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主要是指人的行动能力,包括各种技能和正确的习惯等。人类的劳动、学习和语言交往等活动都是“智”和“能”的统一,是人类独有的智能活动。②人工智能最主要的三要素就是算法、硬件和数据。对于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掌握、分析、对事物的理解、领悟。这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③虽然我们在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的工作过程,但机器和人的认知方式在本质上还是不一样的,至少在目前来讲,还算不上真正的智能。
创新改变生活
感受创新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引擎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课堂小结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表现、领域、形成、归属)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技术、制度)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1)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北京的前门楼子不仅可以逛,现在还能“吃”。很多游客举着“前门楼子”冰棍与前门楼子来一张大小同框的合影,这已成为前门大街上的一景。游客表示冰棍虽然有点贵,但造型独特,“咱吃的不是冰棍,是文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价格高造型巧,更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B.文化创意产品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C.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经济价值
D.生活处处可创新,创新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D
课堂练习: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为提高检测执行效率,我国科技企业开发了智能巡逻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自主巡逻、智能避障、快速人脸识别、口罩佩戴识别、高精度人体测温等能力。这说明了(  )
A.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C.我国已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D.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是企业
B
据预测,到2035年,全世界会因为5G经济产出增加4%,中国因5G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大概增加1万亿美元,带动约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这说明(  )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新能改变生活,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③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工作的中心
④我国应把经济建设的重心真正转移到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