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3节 吸收作用目录01夯实基础02能力提升夯实基础1. 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是( )A. 根 B. 根尖 C. 根毛 D. 根的成熟区2. 农谚“粪大水勤,不用问人”中,“粪”主要给农作物提供( )A. 有机物 B. 无机盐 C. 氧气 D. 水AB3. 水对植物体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B. 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 水是植物的重要能源物质D.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C4. 根尖的成熟区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其主要原因是( )A. 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B. 成熟区位于根尖的顶端C. 成熟区的细胞形似正方体D. 成熟区的细胞体积很小A5. 无土栽培技术在蔬菜生产基地被广泛应用,下列关于无土栽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成分与土壤溶液相似B. 培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是含氮、硼的无机盐C. 节省土地,避免害虫的危害D. 培养液的浓度要适合植物生长需要B6. 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根毛细胞能够从土壤中吸水的原因是 ( )A. 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B. 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相接触C. 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D. 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C7. 给农作物施肥过多出现“烧苗”现象时,土壤溶液浓度(甲)与根毛细胞液浓度(乙)的关系是 ( )A. 甲大于乙 B. 甲等于乙C. 甲小于乙 D. 甲小于或等于乙8. (2020昆明模拟)一株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有( )A. 有机物 B. 水和有机物C. 无机盐和水 D. 二氧化碳和有机物AC9. 某同学给学校的园艺工人提出了下列关于“灌溉植物”的建议,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 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和具体生长阶段确定浇水量B. 水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很重要,所以浇水越多越好C. 每天定时、定量地浇水D. 自然降雨就能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不需要额外浇水A10.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同植物一生中需要的无机盐不同B. 同一植物在不同发育时期对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C. 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D. 土壤中无机盐越多,农作物产量就越高D11.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相匹配的是( )A选项 生产措施 生物学原理A 适时给农作物施肥 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B 幼苗带土移栽 保护幼根和根毛C 春季早播覆盖地膜 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D 农田淹水后及时排涝 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12. (核心素养·理性思维)普次大叔种植的同品种青稞总是比邻近地的产量低,他怀疑地里可能缺水或者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他将地分成等面积的五块,进行不同处理,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该青稞地主要缺乏的是( )A.钾肥和水 B.氮肥和磷肥 C.钾肥和氮肥 D.氮肥和水D能力提升地块 一号地块 二号地块 三号地块 四号地块 五号地块处理情况 不处理 适当补水 补充钾肥和水 补充磷肥和水 补充氮肥和水产量统计/kg 30 35 36 38 4513. (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实验探究)小华想要探究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情况,于是她取来两个同品种、相同大小的新鲜萝卜,在萝卜中间各挖了一个相同大小的凹槽,在凹槽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清水和30%的盐水溶液,并观察实验现象。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过一段时间后,甲萝卜中清水会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下同),乙萝卜中的盐水会_______。(不考虑水分蒸发)(2)过一段时间后,用手捏乙萝卜,会感觉乙萝卜变_______(填“硬”或“软”),这是因为乙萝卜_______(填“吸收”或“散失”)了水分。减少增多软散失(3)农业中,施肥过多会引起“烧苗”的现象,这是植物细胞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造成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细胞液浓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失水小于大量浇水14. (读图理解)无机盐对于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1)草莓植株主要依靠根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图一所示的根尖结构中_______(填字母)为主要吸收区域,因为该区域具有大量_______,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A根毛(2)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草莓产量的影响。①据表可知,施肥水平为____________时,草莓产量最佳。施肥水平 不施肥 低施肥量 中施肥量 高施肥量平均果重/g 17.54 21.47 26.06 25.62中施肥量②为什么高施肥量反而限制了草莓产量呢?有同学认为,根据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施肥过多可能导致土壤溶液浓度_______植株根部细胞液浓度,抑制了细胞的吸水,进而影响植株生长。还有同学推测,草莓产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施肥水平会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草莓果重,分析图二可知,该结果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此推测。大于支持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