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上册分层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3.1家住平原
3.1.1稻作文化的印记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东南亚地区重要稻米出口国的是(  )
A.印度尼西亚 B.泰国 C.菲律宾 D.马来西亚
2.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是世界著名的稻米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稻作文化的印记。下 列场景中符合这种印记的是(  )
A.地广人稀,地势平坦,推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B.农场之间是大面积的农田,人们居住得很分散
C.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牛羊在奔跑,牧民在劳作
D.渠道和河流构成密集水网,环绕着农田和村庄
3.湄公河平原位于下列哪一个半岛和地理分区(  )
A.马来半岛、东南亚 B.中南半岛、东南亚 C.印度半岛、南亚 D.亚平宁半岛、南欧
4.位于湄公河平原的洞里萨湖地区是柬埔寨最重要的水稻产区。下列关于该湖区人文特色叙述正确的有(  )
①高脚屋是当地的传统民居 ②水稻生产使当地人形成了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
③举办“御耕节”祈求风调雨顺 ④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读图,今年春季东南亚各国旱情严重,我国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缓解了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的旱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开闸放水是因为(  )
A.湄公河流域气候干旱水源得不到补充 B.湄公河的河水只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澜沧江
C.在我国境内降水多于下游各国 D.沿岸国家“同饮一江水”
(2)根据资料判断曼谷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越南 B.老挝 C.泰国 D.柬埔寨
6.下列说法符合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或生活方式的是 (  )
A.生产主要用机器 B.人们居住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
C.生产水平较高 D.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7.下列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反映真腊国气候的是(  )
A.B.C.D.
8.小辉同学对《真腊风土记》部分内容作了如下注释,其中正确的是(  )
  原文记载 注释
A 自温州开洋……过七洲洋,经交趾洋…… 七洲洋就是今印度洋
B 四时如五六月天,且不识霜雪……其地半年有雨,半年绝无。 当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大抵一岁中,可三四番收种……其国中米粮易求。 当地自然条件有利于水稻生产
D 为僧者……削发穿黄。每一村,或有寺,或有塔。 当地盛行伊斯兰教
A.A B.B C.C D.D
9.下列有关湄公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B.最终注入东海
C.河流沿岸城市稀少,人口稀疏 D.下游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读中南半岛图和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的分配图,回答问题。
(1)根据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的分配,描述曼谷的气候特征:    。
(2)这边的生产特色是什么?试分析形成该生产特色的自然条件
(3)试列举一项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特色,并指出其与自然环境或生产活动的关系。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11.阅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说泰国
材料二:曼谷是泰国首都.位于湄南河三角洲,气候宜人荣色优美,人口l200万。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特有文化吸引国外游客,建立了具有泰国生活特色的水上集市,一条条载有新鲜果蔬、各色小吃的商船在河中穿梭,让游客垂涎三尺。
(1)写出图1使用的定向方法及湄公河的流向。
(2)根据上述图片与文字,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曼谷水上市场热闹繁忙的成因。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综合题
12.观察下面地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所示的平原是:   。
(2)A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3)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种植业,发展这类农业的自然优势是   、   、   等,社会条件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东南亚,是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又称南洋。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这两个地区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
2.【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A和B是美国中部大平原,C是草原牧区。题意中“湄公河平原”是种植水稻,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丰沛,水网密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属于容易题
3.【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平原位于中南半岛上,由湄公河冲积而成的。 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东南亚是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的。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湄公河平原地处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由河流冲积而成,湄公河平原地处热带,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个平原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
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当地气候湿热 ,高脚屋利于人类居住,是当地的传统民居;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生产,形成了当地的民俗与风情。其中,水稻生产使当地人形成了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举办“御耕节”祈求风调雨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湄公河平原地处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由河流冲积而成,湄公河平原地处热带,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个平原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
5.【答案】(1)D
(2)B
(3)B
【解析】【分析】(1)春季作物需水量增大,人们生活生产也需要大量的水源;由降水柱状图可知,今年春季东南亚各国降水非常少,我国云南澜沧江景洪水电站位于湄公河上游地区,在雨季蓄积了一定的水资源,因此可以开闸放水,缓解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的旱情。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读图可知,泰国曼谷位于中南半岛上,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3)东南亚主要的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其中该区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1)本题考查了湄公河流经的国家,属于基础题。a.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b.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2)本题考查东南亚的气候,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3)本题考查东南亚主要的国家及位置,读图解答即可。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主要的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6.【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湄公河平原上主要种植水稻,在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劳动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属于精根细作的农业,故AC排除;湄公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因此平原上人们住的是高脚屋,B排除。正确答案是D。
【点评】知道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7.【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真腊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真腊位于东南亚的湄南河平原,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湄南河气候特征的识记,对气候柱状图的判读。
8.【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从温州出发到东南亚,经过了太平洋,而不是印度洋;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当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半年多雨,半年无雨;当地自然条件优越,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产,一年三熟;东南亚一带盛行佛教,以佛塔,寺庙众多,不是伊斯兰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南亚,是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又称南洋。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这两个地区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陆地面积462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7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04亿。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热带气候为主,高温多雨。
9.【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发源于我国,注入南海,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沿岸人口分布密集,下游主要流经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长4909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七大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
10.【答案】(1)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2)精耕细作的人工稻作农业;
自然条件:
气候:地处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水文:水网密布,灌溉便利;
地形:平原为主(湄公河平原),地势低平;
土壤:土壤深厚肥沃。
(3)示例:水稻生产是湄公河平原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米市,人们饮食以大米为主。结论: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解析】【分析】(1)根据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可知,曼谷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季节变化大,5-10月流量大,11月-次年4月流量小。
(2)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区域经济发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平原地处低纬,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网密布,灌溉便利,这些条件有利于种植水稻。
(3)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稻生产是湄公河平原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米市,人们饮食以大米为主。
故答案为:(1)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2)精耕细作的人工稻作农业;自然条件:气候:地处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水文:水网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为主(湄公河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
(3)示例:水稻生产是湄公河平原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米市,人们饮食以大米为主。结论: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点评】 湄公河平原的生产特点和生活特色:精耕细作,人力劳作;产量高,商品率低(自给自足);兴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涝。人口稠密;吊脚屋,通风防潮,安全防兽;以米饭为主,水稻生产影响着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邻里关系密切,团结互助。
11.【答案】(1)经纬网定向法。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东南)。
(2)地处湄公河平原,地势平坦,适宜种植农作物;降水丰沛,河网密布;气温较高,河流终年不冻;政策支持和引导等。启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影响巨大,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解析】【分析】(1)、写出图1使用的定向方法是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此可以判读湄公河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东南)。
(2)、根据上述图片与文字,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该地地处湄公河平原,地势平坦,适宜种植农作物;降水丰沛,河网密布;气温较高,河流终年不冻;政策支持和引导等。
启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影响巨大,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点评】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人与自然要做到和谐相处。人类在发展地方经济时应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地方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12.【答案】(1)湄公河平原
(2)水稻
(3)水稻;高温多雨;水网密布;肥沃的土壤;众多的人口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字母A所示的平原是湄公河平原。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
(3)、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发展这类农业的自然优势是高温多雨、水网密布、肥沃的土壤等,社会条件是众多的人口。
【点评】湄公河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劳动力丰富,且需求量大,这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水稻单产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