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二章 田径三、投掷教学设计一、 指导思想:通过中考体育项目掷实心球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推崇合作、自主和研究性学习,拓展体育教学的功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其身体、心理健康和谐发展。二、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投掷实心球的动作和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合作等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成功,愉快合作,促进同学关系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和腰腹力量,体验成功,愉快合作,促进同学关系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的精神。三、 学情分析投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测试的一项必考科目,八年级学生接触实心球可以培养学生尽早了解考试项目要求,通过练习形成稳定的投掷技术。学习中能够特别认真,及时掌握动作。本班学生体质状况总体一般,但各学习小组都有体能相对较好的学生,还有部分体能一般,但技能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互帮互教活动。 四、 教材分析:实心球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投掷器材,一般被体育教师用来进行各种形式的投掷教学,以发展力量素质为主。本人利用实心球创编了教学游戏,拓展体育教学的功能,发展学生的力量,弹跳,协调等身体素质。开发体育教学资源,丰富校本教材,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的发展六、教学特色1、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推广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自由发挥和表现的平台。开展双人协作、小组合作、讨论协商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协作能力。2、创造性运用实心球开展体育教学,一物多用,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校本教材。3、改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推进者。4、乐中动、动中学,将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素质锻炼,融入趣味性活动。七、场地与器材篮球场一块,实心球20个,录音机1台。八、运动量预计平均心率110次/分钟左右,练习密度60%左右,最高心率是150次/分钟左右,出现在35分钟左右。 教案题目:投掷实心球教材 1、投掷实心球;2、素质训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投掷实心球的动作和方法。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合作等能力。 3、体验成功,愉快合作,促进同学关系的和谐发展,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教 学 过 程 时间 课的 内容 组织教法和学练法 运动负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准备部分 10 分 钟 一、 常规 1. 体育委员整队; 2.接受体育委员汇报; 3.师生问好! 4.宣布本课内容与要 求;(安全教育) 5.安排见习生. 1.全班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一 ●●●●●○○○○○ ●●●●●○○○○○ ●●●●●○○○○○ ●●●●●○○○○○ ● △ (图一) 2.体育委员整队,并向教师汇报; 3.向老师问好! 4.认真听讲 1分钟 二、 慢跑 1、内容:慢跑4圈 2、要求:口号响亮, 步伐整齐 体育班长带领学生绕操场慢跑四圈 2分钟 小 三、 徒手操 内容: 1、 扩胸运动; 2、 振臂运动; 3、 体转运动; 4、 腹背运动; 5、 弓步压腿; 要求:动作整齐有力 学生在体育班长统一组织下成体操队形散开进行练习 4×8拍 3分钟 小 四、 游戏 1、教师讲明游戏名称、方法、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比赛,队形如图二 ●●●●●○○○○○ △ ●●●●●○○○○○ (图二) 3次 4分钟 小 教 学 过 程 时 间 课的 内容 组织教法和学练法 运动负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基 本 部 分 30分钟 一、徒手练习 二、分组练习 三、辅助练习 四、合作互纠练习 一、教法 1、讲解示范,提出安全要求 2、组织练习及时评价 3、巡回指导及时纠错 4、归纳引导,有针对性辅助练习 5、用口令组织练习 1、全班如图二排列听讲,如图三练习: ●●●●●○○○○○ ↓ 15米 ↑ ●●●●●○○○○○ (图三) 2、学法: (1)认真观看示范 (2)学生徒手练习 (3)学生分组听班长口令练习 (4)学生分组辅助练习 (5)学生合作互纠练习 (6)学生自主练习 ×4~6 ×8~12 ×4~6 ×8~12 ×8~12 20分 钟 中 素 质 训 练 一、教师讲明练习内容及要求 1、内容: (1)高抬腿练习 (2)弓步剪刀腿练习 (3)开合深蹲跳练习 (4)俯卧撑练习 (5)提踵练习 (6)原地纵跳练习 2、要求: 听口令统一练习 全班学生成体操队形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练习; 学生听清内容、要求,听口令统一积极练习。 ×4~8 ×4~8 ×4~8 ×4~8 ×4~8 ×4~8 10 分 钟 大 结束部分 5 分 钟 一、 二、 三、 四、 组织学生集体放松 小结 布置回收器材 与学生再见! 一、组织队形如图一 二、要求:全身放松跟教师一起练习 三、值日生按要求回收器材 四、与老师再见! 5 分 钟 实施情况记载 班级 7(2)班 预计 负荷 练习密度60%左右 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日期 场地 篮球场一块 器材与媒体 实心球20个,橡皮筋4条, 录音机一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