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6《制作钟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6《制作钟摆》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17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制作钟摆》教学设计
课题 3.6制作钟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科学思维:知道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探究实践: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态度责任: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摆长对摆动次数的影响规律,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难点:调整摆,使其1分钟正好摆动60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聚焦: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预设: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预设:摆绳长,摆动慢;摆绳短,摆动快。)2.揭题: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今天我们一起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板书:制作钟摆)【设计意图】直入主题,明确本课任务。
课程学习 二、明确任务1.出示任务——制作一个 1 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2.学生讨论,需要的材料,制作方案三、设计方案1.初步确定摆绳长度方法(1)引导:每分钟摆动 60次的摆,摆绳长度该怎么调?(预设: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摆,把摆绳变长或变短)(2)追问:觉得大概调多少长度呢?(学生讨论进行预测并说明理由)(3)初步确定长度:师引导学生根据目前已有经验大体确定摆绳的长度,把摆绳调整到这个长度并摆动起来,学生测试 1 分钟摆动几次。(预设:不会刚好达到1分钟摆动60次)2.调试摆绳长度方法(1)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调试?(2)学生进行讨论。(要求:从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调试成功的角度进行讨论)(3)学生汇报(预设:学生根据已有数据有规律的调整)(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调试的摆绳长度应该怎样确定——是每次减少(或增加)5 厘米进行调试,还是取上一次测量数值的一半(或两倍)进行调试,抑或是根据前几次调试的摆绳长度进行比较。3.各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四、制作与测试1.要求:(1)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测试15秒摆动15次。(2)尽可能用最少的次数调试成功。(3)测量调试过程中,数据做好记录。2.学生进行制作与测试,测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结果不断的进行预测和修正,制作出每秒钟摆动 1 次的摆。3.比一比:各小组作品上台进行展示,进行检验。五、研讨引导学生思考:1 分钟摆动 60 次的摆钟,它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预设1:1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的摆绳长度大约是25厘米。预设2:摆绳长度减少一半,摆动次数没有加快一倍。六、拓展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设计一个 1 分钟摆动 30 次或 120 次的摆,试着找一下摆的摆动次数跟摆绳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的摆绳长度是固定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制作钟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在设计方案之前,让学生估计1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摆绳长度大约是多少,以及思考怎么样快速地调试成功,这能使学生迅速展开思维活动。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解释与讨论,能使学生对确定摆绳长度的思路逐步清晰起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调试成功的角度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制订出自己小组的方案。这个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获得测试数据后,学会更有效地利用已有数据预测准确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制作出每秒钟摆动1次的精确的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