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动手绘制、动脑对比、动嘴阐释的过程中,实现公共参与,增强科学精神,提升理论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2.探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3.阐明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信心。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一般性规律和各国具体发展的多样性表现。2.难点:从理论与实践、古今、中外、成功与失败等多个角度论证我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科学性。三、教学方法围绕议题,巧设活动,合作探究,启发引导;遵循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统一,史论结合。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预习新知:将本节课学件及课外资料上传至学生QQ群,学生下载并思考以下问题:1.回顾已学知识,是什么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2.结合历史知识,英、美两个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环节一:新课导入师: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蔓延全国,从雨雪纷飞到蝉鸣莺飞,熟悉的烟火气再次升腾,生活的调色盘重回缤纷,抗疫的中国答卷写下的是一个奇迹,这奇迹并非从天而降。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找出中国的抗疫密码。播放视频:【中国的战疫密码:“CHINA”】师:谁能告诉我,中国的抗疫密码是什么?生:生命至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立即响应、科学战疫、众志成城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那这些举措的背后又体现着怎样的内在优势呢?生命至上——始终将人民群众摆在第一位,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立即响应、科学战疫,这些都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众志成城的背后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究竟是什么促使中国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了现在,又是什么将指引中国坚定信念迈向未来?我想一条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这条道路背后的科学性和必然性。本节课围绕着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总议题,进行三部分探究。首先,我们回望过去,通过人类社会发展史找寻其中的奥秘。(设计意图:落脚现实,感悟中国抗疫背后的力量。引发思考,“给力”的中国抗疫背后究竟是什么,引出总议题——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环节二:新课学习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议题一:如何理解人类演进的必由之路。探究活动一:绘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图师:引导学生简要分析不同社会阶段生产关系的特点。生:绘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图,并分析不同社会阶段生产关系的特点。探究问题: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历史的进步?为什么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结论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上来看,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也印证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过渡:当然,有人选择社会主义,就有人选择资本主义。接下来让我们放眼世界,看看同为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又各自走了怎样的独特之路。(设计意图:回顾历史,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论证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议题二:怎样看待各国发展的独特之路探究活动二:填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称谓,对比美国英国政体不同背后的原因。师:给出2019年G7峰会领导人合照,让学生说出不同领导人的称谓。着重对比英美两国政体不同背后的原意。生:小组讨论,汇报发言。师:首先,我们要明确:英美两国国体相同,都为资产阶级专政。相较国体而言,政体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好坏之分。独具特色的背后离不开地理环境、历史延续、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本节课所得出的第二个结论。结论二:各国的发展道路具有独特性。过渡:刚才,我们回顾了历史,也放眼了世界,了解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也明晰了不同国家道路的独特性。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中国,看看我们的祖国从何处走来,又将走向何处。(设计意图:放眼世界,对比国体相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各自的特色之路,论证国家道路的选择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议题三:为何坚持中国探索的复兴之路探究活动三:通过几个关键年份,梳理中国近代复兴之路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就,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并以“这很中国”为主题,谈谈自己眼中的中国特色。生:结合年份提示说出中国近现代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是迷茫的,封建势力、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轮番登台,他们尝试着,模仿着,但最终都走向失败。庆幸,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选择了一条正确的方向。然而,方向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没有曲折,究竟怎样走好这条路,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未来,中国梦终将实现,中国人民的日子也必将更加幸福。(设计意图:着眼点落回中国,通过基本史实的回顾,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过程。结合生活,感悟中国特色已经融入每一位老百姓的生活之中。)环节三:总结升华通过对本节课核心知识的梳理,引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和必然性产生极大认同。通过歌曲视频《华夏》将本节课气氛引到最高点,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转化为对整个民族的自豪感,落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总结: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推行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鲁迅说,什么是路,是从没路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是从充满荆棘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设计意图:升华主题,引发学生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科学性和历史必然性明晰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勇担民族复兴的大任。)板书设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科学性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七、教学反思(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