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速度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速度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理解速度. 2.结合瞬时速度概念的构建,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
学习目标 1.研读教材,从定义、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矢标和测量方法等方面记忆、比较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和平均速率等物理量。 2.通过对速度定义式的理解,说明“比值定义式”的基本特点。 3.通过对“当时间非常非常小时,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的表述,归纳平均速度的与瞬时速度的关系,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微元法”。 4、通过对平均速度计算的实例分析,学习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区分“平均速度”、“速度平均值”和“平均速率”。
学情分析 1、从定义、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矢标和测量方法等方面记忆、比较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和平均速度等物理量。 2、说明“比值定义式”的基本特点。 3、通过对平均速度计算的实例分析,学习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区分“平均速度”、“速度平均值”和“平均速率”。 4、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微元法”。
学习内容与问题设计 学习过程设计
【知识梳理】:问题一:知识回顾 说出位移与路程、标量和矢量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问题二:知识预习 2、请同学们用心看书完成下表,记忆比较各物理量,学习物理量学习的方法。 定义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矢标性测量方法速度匀速运动中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米/秒(m/s) 千米/小时(km/h) 厘米/秒(cm/s) 1 m/s =3.6 km/h =100 cm/s矢量,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间接测量,测出位移和时间,再求比值平均速度变速运动中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粗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矢量,方向为物体的位移方向瞬时速度时间非常非常短的平均速度。精确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矢量,方向为物体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速度计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精确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标量
【问题探究】: 【活动1】:从速度的定义式的理解,说明比值定义法的特点。 【问题】:举例说明速度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与运动的时间成反比的说法对吗? 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速度的大小由运动的时间和运动的位移都没有必然关系,数值上等于运动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决定于运动本身的性质。 参考答案: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与比值中的两物理量都没有必然关系,数值上等于两个量的比值,决定于本身的性质。 【活动2】:结合实例和教材对“当时间非常非常小时,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的表述,归纳平均速度的与瞬时速度的关系,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微元法”。 【问题】:子弹在枪膛中的速度和子弹穿出枪口时的速度指的是什么速度?它们之间存怎样的关系?它们是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的? 它们分别对应时间、时刻、位置、位移中的哪一个? 参考答案:(1) 子弹在枪膛中的速度是平均速度,子弹穿出枪口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 它们都是矢量,但方向表述不同,平均速度的方向为物体的位移方向,瞬时速度的方向为物体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3)它们都能表述运动的快慢,但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只有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 (4)它们的单位相同。 (5)平均速度过程量,对应一段时间或位移,瞬时速度状态量,对应一个时刻或位置。 (6)它们的测量方法不相同,平均速度采用间接测量,瞬时速度采用直接测量。 (7)结合速度图像说明物理问题的极限研究方法—“微元法” 【活动3】:完成对例题的求解,区分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和速度的平均值。 【问题】一质点先从O点沿直线向东走了40m到达A位置,用时4s,接着又从A位置沿直线向北走了30m,用时6s,分析该质点在OA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AB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OB段的平均速度、速度的平均值和平均速率各是多少?(速度的平均值是指算术平均值,即将两个速度值相加除以2) 参考答案:(1)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是先分别求出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所用的时间,再做比值。 (2)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是速度的平均值(两段时间相等时相等),平均速率也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当堂检测】 1(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 ) A. 乙质点的速率小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2(单选)刘翔在110m栏项目中以12.91s的成绩夺得冠军.假定他在起跑后10m处的速度是8.0m/s,到达终点是的速度为9.6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A.8.5m/s B.8.0 m/s C.9.6 m/s D.8.8 m/s 3.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随即改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又前进1000米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最后通过2000米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CD 2、A 3、12m/s 10.56m/s 5.45m/s 【课后提升】 1.一个朝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紧接着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4m/s运动10s,又以6m/s运动了12m,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3.(多选)物体的x-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体在0~2s内的平均速度为3/s 物体在0~3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物体在第3s末的平均速度为2m/s 物体在第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4.一列长50m的队伍,其前进速度是2.5 m/s,经过一座全长100m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尾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时,总共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课后提升】:参考答案 1、 2、1.33m/s 3、ABD 4、60s
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