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阅读专项训练-写景状物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阅读专项训练-写景状物类(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阅读专项训练-写景状物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雨桂林
在桂林,雨是极有灵性、性格极为鲜明、色彩极为丰富的“小不点儿”。雨中的桂林,那山,那水,那树,那石,那花,那草……皆因雨的变化而变化,如童话般的世界,充分体现出一个“美”字,一个“媚”字,和一个秀甲天下的“秀”字来。
春天,桂林的雨是迷蒙缥缈的,一切在雨丝中都变得十分朦胧和梦幻,就像是一幅舒展开来的水墨长卷,淡淡的,薄薄的,让你看不清,看不透,摸不着。
夏天,桂林的雨是酣畅明丽的,万般景物在雨中都十分明晰,十分清碧,像天地间造化出来一个巨大的盆景,翠翠的,幽幽的,很是鲜活。
秋天,桂林的雨是绵柔典雅的,青山漓水被雨轻抚得更加妩媚多姿,就像一首永吟不倦的诗,一曲永唱不厌的歌。
而到了冬天,桂林的雨则又变得十分明净且华贵起来,把好大一座桂林城装点得像尊洁玉般的雕塑,这时,它又显得那么雍容大度,那么富有灵气。
啊,桂林的雨,我心中永远的雨桂林。
1.雨中桂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1)“一切在雨丝中都变得十分朦胧和梦幻,就像是一幅舒展开来的水墨长卷”一句中,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2)“青山漓水被雨轻抚得更加妩媚多姿,就像一首永吟不倦的诗,一曲永唱不厌的歌”一句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文章分写四季雨中桂林的美景,试着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一下桂林四季的雨。
春天的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的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晨雾
一大早,我便来到外面感受大自然的诱惑。
我见过茫茫的大雪,欣赏过如丝的细雨,却很少看到这样迷人的晨雾。晨雾把大地遮挡得严严实实的,没有一丝缝隙。它虽然没有大雪壮观,没有小雨缠绵,却流露出独特的温柔。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爱抚自己的儿女一样,抚摸着你的面颊,给你一种轻柔、湿润之感,令你回味,让你陶醉;它像一道白色的幕布,披在山川、河流、树木、房屋上,没有一道花纹,给人一种朴实无华之感;它像一位仙女,总是用一层薄薄的白纱裹着自己的躯体,不争奇斗艳,却自有一种清纯、一种风韵。
东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才使我回过神来。
在一片橘红色的朝霞中,一轮又圆又大又可爱的红日,一跃一跃地冉冉升起。太阳散发着柔和的光,披着一层淡淡的纱,悬挂在东方的天空。它像活力无边的神仙,把周围的云块都变成了令人神往的海浪;像一个大力士,把周围的云推开,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像被老师表扬过的小学生,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兴致勃勃地向前走。
太阳徐徐上升,雾渐渐消失了。花草的叶子上收藏着晨雾留给大地的礼物,在太阳照射下化作无数颗晶莹的小珍珠。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朝霞 ( )的海浪 ( )的神仙
( )的晨雾 ( )的母亲 ( )的大雪
5.联系文章,理解下面的句子。
(1)“我见过茫茫的大雪,欣赏过如丝的细雨,却很少看到这样迷人的晨雾。”这句话把晨雾和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说明了________。
(2)“花草的叶子上收藏着晨雾留给大地的礼物,在太阳照射下化作无数颗晶莹的小珍珠。”“晨雾留给大地的礼物”指的是_______。
(3)“东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才使我回过神来。”“才使我回过神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
6.读一读文章第2自然段,其中有几句含“它像”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________句。找一找文章中哪里还有这样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并请你模仿这样的句子写一段话。
7.概括文章第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8.“一大早,我便来到外面感受大自然的诱惑。”结合文章,写出“大自然的诱惑”在文章中指什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白山瀑布
穿过林海长廊,拐过“托云松”弯道,有一块偌大的青石,站在这块石头上,就可以看到长白山瀑布了。因此人们就叫它“望瀑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当远处银河倒挂的瀑布落入眼帘的时候,一颗悬着的心似乎落了地,饱览之余,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诗人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著名诗句。这壮丽的图景,磅礴的气势,仿佛落在“遥看”二字上。遥看挂在半壁天堑上的瀑布,不禁使人心旷神怡,思潮澎湃,巴不得马上站到它前面。
近看发源于天池的瀑布,流经1250米的乘槎河后,便从68米高的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与天然屏障玉壁、金壁相映,恰如一条白练,从天而降。玉龙似的飞流迅速扑向突起的石阶,冲向深深的谷底,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飘然而下。水汽弥漫,如烟、如雾、如尘、如云。须晴日,看鸿飞霓越,神采焕发,更为绚烂壮丽。看它纬地经天,云翻雪倾,势如万马奔腾。
面对这巨瀑飞泻,气壮山河的景象,多少诗人画家吟诗作画,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仿佛那半空中飞泻下来的瀑布,不是落在深邃的幽谷,而是冲击在人们心海上,激起一串串美丽幸福的浪花。它们那丽日中珠重玉坠,霞光中喷金泼翠,风雨中不摇不馁,峪谷中百折不回的美景,不仅为长白山增添了无限光彩,而且激励着人民的战斗意志。各族人民正像万丈瀑布,滚滚波涛,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向看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向着振兴中华的光辉大道奋勇前进!
啊!奔腾吧,壮观的长白山瀑布。
9.文中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还有很多优美的词语。如“心旷神怡”“思潮澎湃”等,我还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也同样地写出了瀑布的特点,为文章增色不少。
10.作者观察瀑布顺序是( )
A.由上到下 B.由下到上 C.由远到近 D.由近到远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是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又是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还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长白山瀑布发源于天池。( )
(2)瀑布激励着人民的战斗意志。( )
(3)瀑布向着振兴中华的光辉大道奋勇前进。( )
(4)作者赞美了瀑布,同时也赞美了像瀑布一样奋斗不息的人民。(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野菊花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们是一棵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21*cnjy*com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山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疼,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的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我觉得人不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要像它那样的默默地生长,不求索取;只要给予,给予……【版权所有:21教育】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3.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中标出序号。
清热败火( ) ①失败;②打败;③搞坏;④解除;消除。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 ①支撑;②顶撞;③相当,抵;④顶替,代替。
1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朴素——( ) 依旧——( )
惦念——( ) 贡献——( )
15.野菊花有哪些用途?
16.判断本文的中心思想,在最恰当的一项后面画“√”。
(1)本文赞扬了野菊花朴素、顽强的品格和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我”愿向野菊花学习的美好愿望。( )
(2)本文赞扬了野菊花的用途广泛,对人类有很大的用处。( )
(3)本文赞扬了野菊花的芬芳、华贵。( )
17.阅读这篇短文,你是否也喜欢上了野菊花呢?从它身上你学到了怎样的做人道理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村的东头有一座小桥,已无人知道它是何时建起的。它和普普通通的桥一样,在一条小河的两岸架起一块石板,就成了现在的桥。21教育网
小桥每天都在工作着。它夜以继日地看着人们在桥上匆匆来,匆匆过,而自己却一天天老了,一座新的大桥不知何时已建起来。2-1-c-n-j-y
小河上的桥如此,生活中的桥也是这样。在生活中,有多少人把自己变成一座小桥,让人们通过。老一辈革命家就像桥一样,架在两个时代中间,使人们通过他们从贫穷落后的旧社会,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辛勤的老师就像桥一样,架在愚昧与文明之间,默默无闻地
让学子们通过自己,走向新生活,建设更加美好的新中国。抗洪救灾的战士们就像桥一样,一脚跨在地狱大门,一脚跨向美好的生活,使灾区的人们通过自己,脱离危险,去建设新生活。一本本写满亲情的书,就如一座座小桥,架在两代人之间,使出现的“代沟”慢慢消除……【出处:21教育名师】
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桥。正是由于生活中有了这样的桥,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美好。
人的一生,会踏过无数的桥。我愿做生活中的一座小桥。
18.选字填空。
座 坐 代 带
( )下( )位 ( )沟( )领
19.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三组意思相反的词语。
( )——( ) ( )——( ) ( )——( )
20.“小河上的桥如此,生活中的桥也是这样。”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1.短文第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生活中的哪些桥?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兰花
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老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
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yǎo)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sì nüè)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ē nuó)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瞠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招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花。淹水前这些兰花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两个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花,不禁肃然起敬。
2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倔强:
(2)沁人心脾:
23.这篇文章写兰花,着力表现了兰花__________的特性,表现了作者对兰花的___________ 之情。www-2-1-cnjy-com
24.第1自然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花起了什么作用?
25.“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字,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感情?
26.第2 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请摘录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
27.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牵牛花蔓
①不管我的两间住室多么狭小,我还是喜欢在室内硬挤上几盆花木。只要我的眼睛接触到一点儿青葱碧绿的草木,精神就会为之一爽。不过,我养了多年山茶、白兰之类也算有名的花木,大多不成功,因为在我偶尔离家十天半月之后,回来时便多已枯萎不堪了。
②无意中我种上了牵牛花,当然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可是它却一蔓繁花,满窗浓绿。一株牵牛花一天可开花十几二十朵,一开就是几个月,天天如此,从不爽约。种养之法也简单不过,只要天天早晚不忘浇足两次清水就行了。它取之于人和自然的是这样少,而它报答给
人和自然的却是这样多,这不禁使我对它产生了一种尊敬之情。
③牵牛花的确没有特别娇艳的姿色,但它的花形花色,都开朗明净,朴素大方,竟别有一番风致。尤其是那白色的牵牛花,它的外形与心地都同样是那么的纯洁无瑕。
④牵牛花总是迎着黎明开放,而在黄昏前萎谢。生命诚然短矣,但它却与光明同在。它为迎接光明而生,为送走黑暗而死。
⑤但是,我发现有不少牵牛花的枯蔓以至主蔓,一经下垂几天之后就一定枯萎而死,绝无例外。原来,它们都只能向阳、向上飞快地生长,万一它们因为没有附着之处而下垂时,几天后就一定自行枯萎。
⑥我真的敬重起牵牛花来了,因为,它使我凛然地感到恐惧:啊,原来下垂就是倒退,倒退就是死亡呀!
2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为之一爽:
从不爽约:
29.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第①自然段,作者拿_________、__________与牵牛花作对比,是为了反衬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1cnjy.com
(2)第②自然段“它取之于人和自然的是这样少,而它报答给人和自然的却是这样多”这句话中的前一个“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具体种养过程中,作者渐渐发现了牵牛花更多的品质,第②自然段主要突现了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第③自然段突出了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第④自然段突出了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第⑤自然段突出了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在种养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也发生着改变:刚开始种牵牛花时,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看到牵牛花索取少、奉献多时,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发现牵牛花的枯蔓以至主蔓,一经下垂必死无疑后,作者_________________。
30.给全文分段,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 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⑤⑥
31.牵牛花的生长告诉人们一个自然规律,这也是作者感到恐惧的原因所在。请问这个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美 媚 秀
2. 雨中的景物 水墨长卷 青山漓水 诗 歌
3. 迷蒙缥缈 酣畅明丽 绵柔典雅 明净华贵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仔细阅读文章内容,从第一自然段中“充分体现出一个“美”字,一个“媚”字,和一个秀甲天下的“秀”字来。”可知雨中桂林的特点是美、媚、秀。
2.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1)“一切在雨丝中都变得十分朦胧和梦幻,就像是一幅舒展开来的水墨长卷”把雨中的景物比作水墨长卷。
(2)“青山漓水被雨轻抚得更加妩媚多姿,就像一首永吟不倦的诗,一曲永唱不厌的歌”把青山漓水比作诗和歌。
3.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从“春天,桂林的雨是迷蒙缥缈的”“夏天,桂林的雨是酣畅明丽的”“秋天,桂林的雨是绵柔典雅的”“而到了冬天,桂林的雨则又变得十分明净且华贵起来”可知答案。
4. 橘红色 令人神往 活力无边 迷人 慈祥 茫茫
5. 大雪 细雨 晨雾比大雪、细雨还要迷人 小露珠 我被迷人的晨雾陶醉了
6.比喻 它像活力无边的神仙,把周围的云块都变成了令人神往的海浪;像一个大力士,把周围的云推开,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像被老师表扬过的小学生,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兴致勃勃地向前走。 春天里的微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庞;像动听的歌,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像五彩的画笔,装点了整个世界。
7.太阳升起来时可爱的样子。
8.指晨雾与日出。
【解析】
【分析】
4.
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仔细阅读文章内容,从文章中寻找关键信息。
从“在一片橘红色的朝霞中”可知是橘红色的朝霞。从“周围的云块都变成了令人神往的海浪”中可知是令人神往的海浪。从“它像活力无边的神仙”可知是活力无边的神仙。从“却很少看到这样迷人的晨雾”可知是迷人的晨雾。从“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爱抚自己的儿女一样”可知是慈祥地母亲。从“我见过茫茫的大雪”中可知是茫茫的大雪。
5.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1)“我见过茫茫的大雪,欣赏过如丝的细雨,却很少看到这样迷人的晨雾。”这句话,总共描述了三个物景,分别是茫茫的大雪、如丝的细雨和迷人的晨雾,在这里用大雪、细雨来和晨雾做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说明了晨雾的迷人。
(2)“花草的叶子上收藏着晨雾留给大地的礼物,在太阳照射下化作无数颗晶莹的小珍珠。”分句之后是在做解释说明,“晨雾留给大地的礼物”指的是小露珠。
(3)“东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才使我回过神来。”说明作者被迷人的晨雾所陶醉了,突出了迷雾的迷人。
6.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寻找关键句子、仿写句子。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文章第2自然段,其中有几句含“它像”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比喻句。
文章中的比喻句还有:“它像活力无边的神仙,把周围的云块都变成了令人神往的海浪;像一个大力士,把周围的云推开,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像被老师表扬过的小学生,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兴致勃勃地向前走。”【来源:21cnj*y.co*m】
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2·1·c·n·j·y
如:春天里的微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庞;像动听的歌,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像五彩的画笔,装点了整个世界。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7.
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意。从“在一片橘红色的朝霞中,一轮又圆又大又可爱的红日,一跃一跃地冉冉升起。”可知本段主要是写太阳升起。后面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升起时可爱的地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前半部分讲述的是迷人的晨雾,后半部分讲述的是太阳升起时可爱的样子。所以“大自然的诱惑”在文章中指的是晨雾与日出。
9. 飞流直下 纬地经人 云翻雪倾 直折不回
10.C
11. 比喻句 瀑布 玉龙 飞浪 天女散花 水汽 烟 雾 尘 云
12. √ √ × √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语。从“便从68米高的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看它纬地经天,云翻雪倾,势如万马奔腾。”“面对这巨瀑飞泻,气壮山河的景象”“它们那丽日中珠重玉坠,霞光中喷金泼翠,风雨中不摇不馁,峪谷中百折不回的美景”等可知答案。
10.
本题考查文章写作顺序。从“当远处银河倒挂的瀑布落入眼帘的时候”和“近看发源于天池的瀑布”可知作者观察瀑布顺序是由远到近。
11.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玉龙似的飞流迅速扑向突起的石阶,冲向深深的谷底,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飘然而下。水汽弥漫,如烟、如雾、如尘、如云。是比喻句。
把瀑布比作玉龙,把飞浪比作天女散花。把水汽比作烟、雾、尘、云。
12.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和体会思想感情。(1)从“近看发源于天池的瀑布”可知正确。(2)从“峪谷中百折不回的美景,不仅为长白山增添了无限光彩,而且激励着人民的战斗意志。”可知正确。(3)从“各族人民正像万丈瀑布,滚滚波涛,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向看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向着振兴中华的光辉大道奋勇前进!”可知是人民向着振兴中华的光辉大道奋勇前进。错误。(4)本文前半部分描写了瀑布的壮观,后半部分赞美了像瀑布一样奋斗不息的人民。正确。
13. ④ ③
14. 朴实 依然 惦记 奉献
15.消毒止血,清热败火,治感冒,泡茶喝。
16.(1)√
17.喜欢,因为它美得自然,美得朴实;生命力很强;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它顽强。
【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字义辨析。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的意义,必须要结合相应的词语的含义来选择相应的词语解释。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放到词语的语境中揣摩出来的意思才会是正确的全面的。21·世纪*教育网
14.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本题要求从文章中找出,不能选择文章之外的词来解答。有的时候,两个词语不是近义词,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却构成近义词,这种现象要特别注意。
15.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结合文章“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山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疼,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和“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的上清凉饮料哩。”两段文字进行筛选并概括即可。
16.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主旨。通过概括“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我觉得人不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要像它那样的默默地生长,不求索取;只要给予,给予……”即可获得答案,故选(1)。
17.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中心的理解。本文通过记叙野菊花的特点和作用,赞美了野菊花的朴实、顽强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我”对野菊花的赞美和向野菊花学习的美好愿望。本题第一问要结合着菊花的美好品质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中心来分析解答。不可以完全脱离文章所写的内容,也要紧扣菊花的品质来分析作答。www.21-cn-jy.com
18. 坐 座 代 带
19. 旧 新 贫穷 富强 愚昧 文明
20.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1.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老一辈革命家,辛勤的老师,抗洪救灾的战士们,一本本写满亲情的书。
【解析】
【分析】
18.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坐下:动词,将臀部靠在地面、座位等。
座位:包括厢座,香港所指的卡位,及餐厅、交通工具、戏院等一种对坐的座位。
19.
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从文中第三段中找,答案合理即可。
20.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小河上的桥如此,生活中的桥也是这样。”这句话起这承上启下的作用。“小河上的桥”写这句话之前的内容,“生活中的桥也是这样”写这句话之后的内容。21*cnjy*com
21.
本题考查了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这里用“老一辈革命家”“辛勤的老师”“洪救灾的战士们”比作一座座桥。
22. 性格刚强不屈。 文中指作者闻到兰花的清香,感到非常舒适。
23. 具有超强生命力 敬佩
24.反衬或衬托的作用。
25.惊喜、敬佩。
26.它在两个月的滔滔洪水之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27.牵牛花的曲折攀缘而上的生长,告诉人们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
【解析】
【分析】
22.
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意思的识记、理解能力。根据所给的提示,结合语境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或直接将词语意思带入进行作答。
倔强:指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轻易为外力所改变。
沁人心脾:意思是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饮料或花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23.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语段整体感知语段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 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4.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分析、鉴赏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者描写方法,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
25.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感情的分析能力。“竟”在文中用来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的事。“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字,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惊喜、敬佩的感情。
26.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顽强拼搏:用不屈的信念去努力拼搏。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为“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27.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组织、表述能力。解答时,需要紧扣题干所呈现的现象和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概括归纳,再结合自身日常生活体验与积累作答。( 答案不唯一)
28. 文中指看到青葱碧绿的草木就会心情很好,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文中指牵牛花天天开放,从没有漏掉一天,好比人从来不会爽约一样。
29. 山茶 白兰 易种易活(生命力强) 只要天天早晚不忘浇足两次清水就行了 一株牵牛牛花一天可开花十儿二十朵,开就是儿个月,天天如此,从不爽约 少索取多奉献 心地纯洁无瑕 与光明同在 只前进,不倒退 不把它当做一回事 对它产生了尊敬之情 敬重起牵牛花来
30.B
31.下垂就是倒退,倒退就是死亡。
【解析】
【分析】
28.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意思的识记、理解能力。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的语境作答。
为之一爽:文中指看到青葱碧绿的草木就会心情很好,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从不爽约:文中指牵牛花天天开放,从没有漏掉一天,好比人从来不会爽约一样。
29.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概括。
(1)文章第①段最后一句话作者拿山茶和白兰和牵牛花对比,写出了牵牛花易活的特点。
(2)根据文章第②段,结合具体的语境,抓取关键信息作答。
(3)根据文章第③段,找出描写牵牛花特点的句子,抓住关键信息作答。写了牵牛花的开朗明净、朴素大方。
(4)根据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抓住关键信息作答。比如由原文“当然不把它当做一回事”到“这不禁使我对它产生了一种尊敬之情”再到“我真的敬重起牵牛花来了”可知作者的情感变化。21·cn·jy·com
30.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段落和文章结构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抓住关键信息作答。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第一段总写牵牛花易成活的特点,中间是对牵牛花的描写,最后一段点明主题,所以B选项正确。
31.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与对文章关键内容的定位、抓取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加以思考与分析,并组织语言回答。最后一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写出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