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专项训练-童话寓言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与理解一群小鸟决定去旅行。它们飞呀飞呀,飞到田野里,只见小草都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样子。小鸟奇怪地问□小草弟弟□你们怎么啦□小草弟弟有气无力地说:“你不知道吗 自从附近建了几座化工厂,我们就惨啦!工厂里排出的废水烂了我们的根;冒出的黑烟呛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你看我们脸色发黄,看来都活不成了。你们快离开吧!”听了小草的话,小鸟只好拍拍翅膀飞走了。它们飞呀飞呀,飞到森林里,只见这里树木稀少,四周十分寂静。咦!树公公的同伴都到哪里去了 小鸟十分奇怪地问:“树公公,你的同伴呢 ”树公公愁眉苦脸地说:“你不知道吗 这里的人为了建工厂,造大厦,就乱砍滥伐,我的同伴都离开了我。现在只剩下我们几个年老体弱的了!你们快离开吧!”听了树公公的话,小鸟只好伤心地飞走了。它们飞呀飞呀,飞到大海边,只见海滩上到处是破瓶烂罐、白色塑料袋。听见大海爷爷正在唉声叹气。小鸟奇怪地问:“大海爷爷,你为什么叹气呀 ”大海爷爷气愤地说:“你们不知道吗 自从这里成为旅游景点后,人们玩得倒开心,我可倒霉了。人们把不要的东西扔在我身上,把吃剩下的食物倒在我身上,日子一久,我就成了垃圾场了。你看我现在全身发黑,还散发着臭气!你们快离开吧!”听了大海爷爷的话,小鸟难过地飞走了。小鸟一边飞,一边大声呼唤:“快来救救我的朋友们!快来救救我的朋友们!”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好奇——( ) 长吁短叹——( )静寂——( ) 垂头丧气——( )2.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3.小鸟在旅行的过程中,都和谁进行过交谈?谈了些什么?请简要地写下来。4.短文最后一句话重复了一遍,为什么呢?5.你认为怎么样才能救小鸟的朋友呢?阅读与理解______________①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入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21*cnjy*com②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 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③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④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6.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7.第③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引起下文 C.表示解释说明8.在第①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台灯外形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蜡烛非常谦虚的句子。9.联系上下文,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意。10.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阅读小溪我是一条流淌在崎岖山间的小溪。我满身洒着细碎的光亮,怀着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流啊,顺着山绕过石,不停地流。我有时被乱石阻塞,有时被泥沙搅混,但我浑浑噩噩,不知宇宙的真谛为何,不知生命价值何在。我绕过碎石,抖抖泥沙,又淙淙地向前流去。还不时仰望夜空,欢乐地听起夜莺的歌唱。一次,猛地撞在重迭的巨石上,我似乎被击碎了。呻吟着看着自己——我已经变成一畦小水洼,瑟缩在巨石缝隙中。喘息一会,感到不自在,我想跳出去,却跳不出。怎么办?我悲伤地哭了。突然大石缝隙中闪过几缕阳光,随着阳光响起亲切的声音:“小溪,生活的真理你知道么?挣扎——奋斗——拼搏——超越。”我听着,却不知这声音含意。我无力挣扎,昏昏睡去。醒来了,不知怎么,我又成了小溪。原来是我身边的水多了,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我又是我了!21·cn·jy·com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流淌在山间小路上,路边盛开着艳丽的鲜花,峻岩上嫣红的桃花,轻盈的绿柳,笑靥迎人。我挨着她们轻轻地流过。她们对我说:“小溪,你就这样快活轻松地流下去吧,这就是你的幸福,你的归宿。”我点点头,得意地顺流而下。一天,突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弹了。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红桃绿柳。我虚飘飘不知自己是否存在。我死了,却又渐渐苏醒。我瑟缩在一层硬壳里动弹不得。溪水被阻隔,我渐渐枯竭、干涸……咱等待死亡么?我虚弱地问自己。突然岸缝间闪烁着几束阳光。“啊,太阳!”我大喊着,“我真喜欢你,你是万物之母,你是光明的源泉,如今你又出现了,我要奔向你,请你救救我吧!……”忽而阳光不见了,我听见发自宇宙、也好像发自我自身深处的声音:“挣扎、奋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自我!”我沉默了,我想着那欢乐的玫瑰色的日子,但那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永恒的、永恒的真理是什么?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www.21-cn-jy.com阳光又出现了,而且愈来愈灿烂,我似乎有所领悟,于是我开始挣扎,开始奋斗。几经拼搏,几经寻觅,我身上的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猛一挣扎,我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经此挫折,我反而比过去粗犷了,宽阔了。我跳跃在岩石树隙间,有意地寻觅起同伴——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它们都和我一样不停地向前奔泻。大自然使我们越靠越近,越聚越宽。终于我们汇聚成河、汇聚成大江,最后我和我的同伴们一齐涌向无边的大海。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已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11.小溪是“欢乐”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12.这篇散文写小溪遭遇了两次挫折,说说她是怎样战胜第二次挫折的。13.文中的小溪是怎样懂得“挣扎、奋斗、拼搏、超越”这一生活的真理的?14.文中的小溪先后两次走出困境,第一次是“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第二次是“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说说“窜”与“跳”有什么不同。21教育网15.文章最后一段说“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你认为小溪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下面的寓言,回答问题。浓烟和烟囱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而浓烟则不一样,他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来源:21cnj*y.co*m】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21*cnjy*com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壮大……”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腾空。他一边飞舞一边扩散,色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烟囱仍然沉默地矗立着,准备排除新的浓烟。16.这则寓言抓住了烟囱和浓烟本来的特点进行描写,先说说烟囱和浓烟本来的特点是什么,然后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看看写得好不好。(1)烟囱和浓烟本来的特点:(2)描写烟囱的句子:(3)描写浓烟的句子:17.阅读烟囱和浓烟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表现了它们怎样的思想性格?18.这则寓言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19.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阅读下面这则寓言,回答问题。很久以前,鹰和蛇是一对好朋友。一天,蛇被人砍成两半,鹰见了很伤心,她飞到天神那里求得妙药把蛇救活了。2·1·c·n·j·y不久,鹰有了两个小宝宝。鹰想出去找食,又怕没人看家,蛇说:“姐姐,你去吧,我替你看家。”鹰同意了,就把蛇衔到自己窝里,蛇见了小鹰,亲切地说:“好宝宝,我来了!”鹰出去找食,没想到蛇在家里把两只小鹰一口一个吞了下去。鹰回家不见两个宝宝,忙问:“宝宝呢?”蛇说:“我刚才睡了一觉,没注意。”鹰四处寻找,可哪儿也找不到啊!鹰哭了起来。蛇佯装很着急,他说:“姐姐,别哭了,以后我一定认真看家。”鹰注视着蛇,发现蛇嘴上有一根绒毛,还发现蛇的肚子胀了起来,一拱一拱的。鹰佯装不知,点点头,对蛇说:“你的伤没全好,我给你按摩按摩吧!”说着一下子把蛇的肚子划开,两只小鹰跑了出来。鹰气极了,就把蛇吃了。从此,鹰就成了蛇的天敌。20.给这则寓言拟一个标题。21.“蛇佯装很着急”,表现蛇性格上有什么特点?22.“鹰佯装不知”,表现鹰性格上的什么特点?23.试给这则寓言末尾加上一句揭示寓意的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狐狸与乌鸦自从上次那块原来要给小宝贝吃的肉被狐狸骗走后,乌鸦恨透了狐狸,骂它是该千刀万剐的骚狐狸,并发誓再不上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日子一天天过去。乌鸦又孵了一窝小宝贝,它们健康活泼,可爱极了。乌鸦很高兴,爱心肝一样地爱着他们,天天出去为小宝贝找香甜的食物。这一天,她又叼来一片肉,路很远很远,她乏极了,来不及喂孩子,就站在窝边的树枝上喘气。【版权所有:21教育】这时候,树洞里的狐狸也出来了,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真饿。它鼓着眼,四处搜寻着,嗬,看到那片香喷喷的肉了。狐狸眨巴一下眼,咽下一大口口水,真想吃啊!像上一次一样,狐狸挤出一副笑脸:“啊,亲爱而美丽的乌鸦,我向你问好!嘿嘿!”乌鸦没听见似的,一动不动。“啊!”狐狸伸长脖子,“你的孩子,我看见了,真可爱!”乌鸦低下头,狠狠盯了一眼狐狸,“哼!”狐狸心里一惊。乌鸦抬起头,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态。狐狸眼球一转。“‘哼’!你怎么朝我‘哼’!我可是向你和你的孩子问好哪!”狐狸显然生气了。乌鸦一动不动,铁铸一般。“唉,直到今天我才相信,”狐狸激动了,“你确实是一个不知好歹的东西!”乌鸦甩甩头,盯着狐狸。“我向你问好,你却不近情理,朝我‘哼’,这成什么话!”狐狸更气了,“我看,你的心像你的羽毛一样黑,一样丑,什么光滑、漂亮,狗屁不如!”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乌鸦眼睛瞪圆了。狐狸索性坐下来,叉着腰,骂开了:“你的音喉,简直是人家的破铜锣,却一天到晚乱叫,不知美丑,可恶极了。你的孩子,也一样,又黑又丑,十足的无赖,我向你问好,简直是瞎了眼!”狐狸越骂越激动,举起脚拼命打着地面,“你这黑家伙,你这死东西……”“呀!”乌鸦气得大叫一声。 叭!肉,又掉到地上了。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24.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的画线语句,想想狐狸这时想出了什么计策?并以第一人称方式想象写出狐狸的心理活动。25.狐狸对乌鸦说话时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狐狸改变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6.这则寓言表现了狐狸怎样的特点?27.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参考答案:1. 奇怪 长叹吁短 寂静 愁眉苦脸2.:“ , ?”3.小鸟在旅行的过程中,分别和小草弟弟、树公公、大海爷爷交谈,分别问了小草弟弟、树公公、大海爷爷都怎么了,他们都说被人类破坏了环境,难以生存。4.为了强调,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5.只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家齐心协力的保护环境,才能有所改善。【解析】略6.蜡烛和台灯7.C8.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入注目。 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21·世纪*教育网9.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化为灰烬才停止流泪。比喻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10.读了这篇短文,我深受启发,我要学习蜡烛、春蚕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解析】略11.怀揣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仰望夜空听夜莺的歌唱,在流淌中观赏两岸艳丽的花朵。12.阳光的鼓舞,生活真理的支撑,自身的拼搏寻觅。13.在前行中遭遇挫折,在挫折中顽强拼搏,在拼搏中思索寻觅。14.“窜”指自然状态下的小溪从石缝中流溢而出;“跳”指拼搏状态下的小溪从地底下喷涌而出。15.明确目标奋然前行;面对挫折顽强拼搏;携手并进涌向大海。【解析】略16. 烟囱是静止的建筑物,浓烟是飘浮的、扩散的。 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 他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21cnjy.com17.烟囱谦虚、踏实,浓烟骄傲、狂妄。18.采用拟人化的写法,把非生物的浓烟、烟囱当作人来描写,虚构出带有夸张色彩的故事。19.狂妄自大的人,只是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谦虚实干的人,才有永恒的价值。【解析】【分析】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寻找关键句子,解答此题需要先通读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概括。烟囱是静止的建筑物。从文中“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可以看出。浓烟是飘浮的、扩散的。从文中“他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可以看出。www-2-1-cnjy-com1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文中采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和“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壮大……”等对话表现出浓烟骄傲、狂妄、不可一世的性格特点。而烟囱的回答“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则表现出它的谦虚、踏实等性格特点。2-1-c-n-j-y18.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手法的理解。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拟人化就是把除了人以外的事物人格化、人性化,以此来表现出像人类或像人行为一般的形象和形态。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本文把非生物的浓烟、烟囱当作人来描写,即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刻画出带有夸张色彩的故事。【出处:21教育名师】19.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寓言故事的寓意就是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其中蕴含的道理。本文通过狂妄自大的浓烟与谦虚实干的烟囱的对比,说明狂妄自大的人,只是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谦虚实干的人,才有永恒的价值。20.恩将仇报21.虚伪、奸诈。22.坚忍、沉稳。23.蛇的角度:恩将仇报的人绝对没有好下场。鹰的角度:择友一定要慎重,防范口蜜腹剑的小人。【解析】【分析】20.本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讲述的是鹰曾经救过蛇,但是蛇却恩将仇报把小鹰吃掉,最终被鹰吃掉的故事。所以根据内容我们可以起一个标题为恩将仇报或者鹰蛇反目成仇。2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蛇佯装很着急”是说蛇假装很着急,说明蛇很虚伪,很狡猾,很奸诈。2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鹰佯装不知”,当时鹰已经知道蛇恩将仇报将小蛇吃掉,但是并未马上揭穿它,表现了鹰的遇事冷静和沉稳,性格很坚忍。2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站在蛇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说,做人要懂得报恩,恩将仇报的人都没有好下场。站在鹰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说:选择朋友一定要慎重,要时刻防范身边口蜜腹剑的小人。24.狐狸想出了如何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的计策,那就是让乌鸦开口说话,这样肉就会掉在地上。心理活动:我应该想个办法让乌鸦开口说话,只要他一开口,我就能吃到肉了。25.狐狸先是赞美乌鸦,给乌鸦说好听的。后来见乌鸦无动于衷,就改变了计策,破口骂乌鸦。狐狸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让乌鸦开口说话,以便吃到乌鸦嘴里的肉。26.表现了狐狸狡猾的本性。27.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诱惑,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遇事要动脑分析,避免上当。【解析】【分析】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狐狸眨巴一下眼,咽下一大口口水,真想吃啊!”从后文可知,狐狸这想的是让乌鸦开口说话,然后把肉骗到手的计策。【来源:21·世纪·教育·网】第一人称,是叙述人称之一。在语法上是指表达者一方,在文学作品中是指叙事视角之一,在言语(书面或口头)活动中,指称说话人自己的为第一人称。如“我”、“我们”等。以“我”的身份来叙述,“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常用于叙述讲故事者的亲历亲为,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抒情性。如:我应该想个办法,好让这愚蠢的乌鸦开口说话,它以开口说话,肉就会从嘴里面掉出来,这样我就能迟到肉了。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像上一次一样,狐狸挤出一副笑脸:“啊,亲爱而美丽的乌鸦,我向你问好!嘿嘿!”“啊!”狐狸伸长脖子,“你的孩子,我看见了,真可爱!”可知刚开始的态度是赞美乌鸦。从狐狸索性坐下来,叉着腰,骂开了:“你的音喉,简直是人家的破铜锣,却一天到晚乱叫,不知美丑,可恶极了。你的孩子,也一样,又黑又丑,十足的无赖,我向你问好,简直是瞎了眼!”可知后来狐狸改变了计策,破口大骂乌鸦。狐狸这样做的原因是想让乌鸦开口说话,但是最初的赞美,乌鸦不为所动,所以只好破口大骂,惹恼乌鸦,以便吃到乌鸦嘴里的肉。2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文章狐狸想尽办法骗取乌鸦嘴里的肉,我们可以看出来狐狸的狡猾和充满心机。2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诱惑,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遇事要动脑分析,避免上当。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虚荣心比较强,自以为是,并且爱炫耀的人。它提醒人们:那些自以为是,爱慕虚荣,太在乎面子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容易失败在自己的虚荣心上,因自己的虚荣心而毁掉一切,因此,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能轻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要经得住考验,明白那些拍马的人往往是有所图的。如果只喜欢听好话,就很容易上当受骗。遇事要动脑分析,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