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游褒禅山记》导学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游褒禅山记》导学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

资源简介

游褒禅山记
一、预习案
预习目标
(1)把握文章思路,找出作者游山得出的心得,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习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掌握词类的活用现象。
2、预习要点
(1)把握文章思路,找出作者游山得出的心得,把握文章的主旨。
(2)归纳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掌握词类的活用现象。
3、达标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褒禅(bǎo)  庐冢(zhǒnɡ)  奴仆(pú)  荒谬(miù)
B.华实(huā) 窈窕(yǎo) 懈怠(dài) 瑰丽(ɡuī)
C.蛮夷(yí) 负咎(jiù) 迷惑(huò) 幽暗(yōu)
D.渔父(fù) 谨慎(shèn) 罕至(hǎn) 梵语(fàn)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3)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②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③此余之所得也 ④所谓前洞也 ⑤遂与之俱出 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⑥|②③④⑤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2、问题展示
(1)作者简介

(2)辨音正义
褒禅山( )
而卒葬之( )
庐冢( )
有穴窈然 ( )
则或咎( )
无物以相之 ( )
何可胜道也哉 ( )
箫君圭君玉( )
余弟安国平父甫( )
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概括第一段内容

概括第二段内容

概括第三段内容

概括第四段内容

(8)学习一词多义

其孰能讥之乎?(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其下平旷。(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不随以止也,不随以怠也。( )
夫夷以近(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始舍于其址 ( )
于人为可讥( )
于是余有叹焉( )
余于仆碑( )
师不必贤于弟子( )
求救于孙将军( )
君幸于赵王(被)
(9)学习词类活用
慧褒始舍于其址 ( )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距其院东五里( )
有泉侧出( )
入之甚寒,问其深(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火尚足以明也(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10)学习古今异义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于是余有叹焉(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11)学习特殊句式
省略句( )
被动句  ( )
判断句( )
(12)随堂表述
请你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说说完成一件事需要那些条件,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你认为“志”“力”“物”哪个条件最为重要?

3、方法总结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4、拓展交流
宋朝朱弁《曲洧旧闻》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苏明允着《辩奸论》,其言‘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者,盖谓是也。”苏洵(明允)以“不近人情”言之,你同意这样的评价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达标练习:
(1)C 解析:A项,“褒”应读bāo;B项,“华”应读huá;D项,“父”应读fǔ。
(2)C 解析:A项学者:求学的人;B项非常:不同一般;D项十一:十分之一。
(3)B 解析:①⑤为省略句,②③④为判断句,⑥为状语后置句。
拓展交流:
(示例)我不认为王安石不近人情。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有更为远大的目标,而不会在小节上孜孜以求。他不讲究吃穿正是他高洁品格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