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1 设计制作小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们的小车”,属技术与工程领域,教材是按照“需求驱动设计小车—制作小车—试车、改进—赛车、评估”的流程组织教材内容,一共安排了两课,本次集体备课为片段教学,重点是解决如何按照需求驱动设计小车,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引领学生在“思做互动”的活动中,实现四维目标,为建构“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个概念打好基础。【学情分析】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科技产品已经存在于各个领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和快捷。对于现在的四年级小学生们来说,“车”已成为他们司空见惯的交通工具,每天都乘坐出行,他们见过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车辆,比如:公交车、警车、救护车、火车、消防车等,所以本单元就让学生了解“车”这种运输工具,重演小车的发明过程,在“设计制作小车”环节中渗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四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学生对科学学科的认识正初步形成自己的框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给予不同的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方法上,运用合作式小组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思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同时,学生亲历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比机械式学习所得来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1.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并不断改进和完善。2.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以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科学思维:1.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小车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2.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3.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探究实践:1.能口述制作小车的需求与目的。2.能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口述自己设计小车的思路。3.在设计讨论活动中,能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之交流。态度责任:1.发展对工程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2.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教学重难点】能按照要求进行设计,绘制出设计图,在设计讨论活动中,能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之交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需求1.观看视频。师:思考视频里讲了什么?(播放微课)生:车的发明史。2.古时候祖先能够一步一步的发明出车,这充分显示了祖先的聪明才智。今天也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来设计一辆小车模型好吗?(板书:设计小车)3.设计的小车模型有以下几点要求:(1)用身边的废旧材料。(2)能够顺着斜坡向下运动。(3)比一比哪辆小车行驶的最远。二、活动探究(一)原型启发1.先观察生活中的车(出示图片)在结构上有没有共同点?生:有车轮、有车轴、有车身。师:除了结构以外,这些车还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生:能动。2.车轴和车轮是怎么连接的?(小组活动观察小车玩具)生:车轮固定在车轴上和车轴一起转动。生:车轴固定,车轮可以自由转动。(板书)(二)设计方案1.你想做一辆什么样的车?有什么功能?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设计方案。学生活动。三、分享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设计方案,其他组提出改进意见。注意评价的标准应为“是否符合设计之初的要求”。【板书设计】3.7 设计制作小车车身车轮车轴能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