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 第1章 第2单元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A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1. 年 月 日,伴随着遥感三十号 组卫星成功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时隔 天再次圆满完成新的发射任务。若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 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 ,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 ,分离后箭体以速率 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 为 A. B.C. D.2. 如图,两滑块 、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 的质量为 ,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右,滑块 的质量为 ,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和 都向左运动 B. 和 都向右运动C. 静止, 向右运动 D. 向左运动, 向右运动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一人手握大锤站在车上。开始时人、锤和车均静止。某时刻起人将锤抡起,然后用力使锤落下敲打车的左端,如此不断地敲打车的左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断敲打车的左端的过程中,车将不断向右运动B. 停止敲打后,人、锤和车将一起向右匀速运动C. 在任意过程,人、锤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 在任意过程,人、锤和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4. 在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球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碰撞后粘在一起,若碰撞前甲、乙球的动量分别为 、 ,碰撞过程中乙球动量减少 ,则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A. B. C. D.5. 短道速滑接力赛中,质量为 的甲以大小为 的速度在前面滑行,质量为 的乙以大小为 的速度从后面追上,并迅速将甲向前推出,之后乙的速度大小变为 ,乙的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反(整个过程均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推后瞬间甲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6.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置质量均为 的 、 两物体,从 时刻开始物体 受到水平外力 的作用, 随时间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经时间 撤去外力,之后物体 与 发生正碰并粘合在一起,则两物体的共同速度为 A. B. C. D.7. 质量相等的 、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 球的动量是 , 球的动量是 ,之后 球追上 球发生碰撞,则碰撞后 、 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A. ,B. ,C. ,D. ,8. 两个小木块 、 中间夹着一根轻弹簧,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线将两个木块绑在一起,使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这时它们的运动图线如图中 线段所示,在 末,细线突然断了, 、 都和弹簧分离后,运动图线分别如图中 、 线段所示。由图中的信息可知 A. 木块 、 都和弹簧分离后的运动方向相反B. 木块 、 都和弹簧分离后,系统的总动量增大C. 木块 、 分离过程中 木块的动量变化较大D. 木块 的质量是木块 质量的9.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 静止,在物体 上固定一个轻弹簧。物体 以某一速度 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物体 发生作用, 物体质量为 , 物体质量为 ,从 刚接触弹簧至弹簧再次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A. 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 的速度大小为B. 物体 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减速运动C. 弹簧弹力对 的冲量大小为D. 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10. 如图所示,一枚手榴弹在空中竖直下落,一段时间后爆炸成 、 两块,又过了一段时间, 、 两块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其中 飞行的水平距离 是 飞行的水平距离 的 倍,忽略空气阻力,则 、 两块在爆炸前后 A. 动量增加量之比是 B. 动量增加量之比是C. 动能增加量之比是 D. 动能增加量之比是11. 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 和 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且 车上站有一人,若这个人从 车跳到 车上,接着又跳回 车,仍与 车保持静止,则此时 车的速度 A. 等于零 B. 小于 车的速度C. 大于 车的速度 D. 等于 车的速度12. 如图所示,小物块 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下,初始时静止。从发射器(图中未画出)射出的小物块 沿水平方向与 相撞,碰撞前 的速度大小为 ,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并摆起一个较小角度。已知 和 的质量分别为 和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碰撞时间极短且忽略空气阻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与 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 与 碰撞前后轻绳的拉力大小不变C. 碰撞后 、 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与轻绳的长度有关D. 碰撞后 、 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3. 如图甲所示,光滑平台上物体 以初速度 滑到静止于水平地面且上表面粗糙的小车 上,小车 的上表面与平台等高且其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不计,图乙为物体 与小车 的 图象,由图乙中给出的信息可求得 A. 小车 上表面的长度 B. 物体 的质量C. 小车 的质量 D. 物体 与小车 的质量之比14. 一质量为 的物体 以 的初速度与另一质量为 的静止物体 发生碰撞,其中 ,。碰撞可分为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以及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 和 。假设碰撞为一维碰撞,且一个物体不可能穿过另一个物体。物体 碰撞后与碰撞前速度之比 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二、填空题(共1小题)1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的小球沿光滑的水平面以速度 冲上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的曲面体,曲面体的曲面部分为半径为 的 光滑圆弧面,圆弧和水平面相切,重力加速度为 。则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此时曲面体的速度为 。三、解答题(共3小题)16. 冰壶是冬奥会热门比赛项目之一,有“冰上国际象棋”的美称,如图,红壶静止在大本营圆心 处,蓝壶从 点开始以 的初速度沿直线向红壶滑去,滑行一段距离后,与红壶发生正碰,已知碰撞前后蓝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和 ,方向不变,两壶质量均为 。求:(1)蓝壶从 点被推出后到碰撞前摩擦力对蓝壶的冲量大小 ;(2)两壶碰撞后瞬间红壶的速度大小 。17.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的 、 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 的轻质弹簧拴接在一起,物体 处于静止状态。在 的正上方 高处有一质量为 的小球 ,将小球 由静止释放,当 与 发生弹性碰撞后立刻取走小球 ,求 至少多大,碰后物体 能被拉离地面 ( 取 )18. 在原子物理中,可用力学模型模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光滑圆轨道, 、 、 、 四个点将圆轨道分为四等份,轨道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在轨道的 点静止着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乙,另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甲以初速度 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与乙球发生第一次弹性碰撞后,恰在 点两球发生第二次碰撞。求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四、实验题(共1小题)19. 利用气垫导轨通过闪光照相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一实验。(1)实验要求研究两滑块碰撞时动能损失很小或很大等各种情况,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大,应选 (选填“甲”或“乙”)图中的装置,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小,则应选 (选填“甲”或“乙”)图中的装置。(甲图中两滑块分别装有弹性圈,乙图中两滑块分别装有撞针和橡皮泥)(2)若通过实验已验证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某同学再进行以下实验。某次实验时碰撞前 滑块静止, 滑块匀速向 滑块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连续 次拍摄得到的闪光照片如图丙所示。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 ,在这 次闪光的过程中, 、 两滑块均在 范围内,且第 次闪光时,滑块 恰好位于 处。若 、 两滑块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 次闪光后的 时刻, 、 两滑块的质量比 。答案1. D【解析】卫星和箭体组成的系统分离时动量守恒,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解得故选D。2. D【解析】选向右为正方向,则 的动量 。的动量 。碰前 、 的动量之和为零,根据动量守恒,碰后 、 的动量之和也应为零,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3. D【解析】人、锤和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则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于开始时人、锤和车静止,则系统总动量为零,锤下落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向右,则车的动量水平向左,抬起锤的过程正好相反,则车将左右摆动,停止敲打后,车也停止摆动,故D正确,A、B、C错误。4. A【解析】甲、乙两球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以两球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因为所以碰撞后两球速度相等,设此速度为 ,则则故选A。5. B【解析】由题知 ,,以甲、乙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推前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推后乙的速度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推后瞬间甲的速度大小为 。6. B【解析】对 ,根据动量定理有两物体相碰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解得故选B。7. A【解析】两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所以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碰撞之后的动能之和应该等于或小于碰撞之前的动能,即 ,变换得即两球的动量变化量等大反向,碰撞前的动量平方之和大于等于碰撞后的动量平方之和。代入A 、B、C、D四项所给出的数据,验算后可知A正确,B、C、D错误。8. D【解析】由 图象可知,位移均为正,则两木块朝一个方向运动,故A错误;木块 、 都和弹簧分离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前后的动量守恒,即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系统动量守恒,则系统内两个木块的动量变化量等大反向,故C错误;木块都与弹簧分离后 的速度和 的速度分别为 ,,细线未断前 、 的速度均为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故D正确。9. D【解析】弹簧再次回到原长,相当于弹性碰撞,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知:解得:,故A错误;物体 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当弹簧最短时两者共速,此后弹簧逐渐伸长,物体 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减速运动,当 的速度减为零后, 再做反向的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故B错误;由A可知,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物体 的速度为 ,弹簧弹力对 的冲量为其动量的变化量,即 故C错误;当两者共速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得解得:故D正确。10. D【解析】由题意知,爆炸后 、 同时落地,说明爆炸是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的,时间一样, 飞行的水平距离 是 飞行的水平距离 的 倍,即则因水平方向的初动量为零,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所以爆炸后 、 两块的水平方向动量应等值、反向,即故A 、B错误;结合爆炸后 、 两块的速度和动量可知联立可得故C错误,D正确。11. B【解析】人由 车跳上 车,又由 车跳回 车的整个过程中,人与 、 两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系统初动量为零,所以末态 车与人的动量大小与 车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人站在 车上,故 车的速度小于 车。12. D【解析】由于碰撞时间极短,所以 与 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有损失,故A错误;设碰撞后瞬间 、 的共同速度为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碰撞前,对 有碰撞后,对 、 整体,有 ,则则 与 碰撞前后轻绳的拉力大小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碰撞后 、 一起上升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得结合解得 ,与绳长无关,故C错误,D正确。13. D【解析】由图象可知, 、 最终以共同速度 匀速运动,小车上表面的最小长度等于 、 的位移之差,为 ,则可以求得小车 上表面的最小长度,故A错误;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故可以确定物体 与小车 的质量之比,但不确定物体 的质量与小车 的质量,故B、C错误,D正确。14. B【解析】若发生弹性碰撞,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由能量关系可得 ,解得 ,则 ;若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则 ,由能量关系得 ,其中 ,解得 ;综上可得 ,故选B。15. ;【解析】小球在曲面体上滑动的过程中,小球和曲面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盘守恒,则有整个过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解得 ,。16. (1)【解析】规定蓝壶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对蓝壶从 点被推出后到碰撞前运用动量定理有解得 。 (2)【解析】蓝壶与红壶发生碰擅,由动量守恒得解得 。17.【解析】设 与 碰前 的速度为 , 与 碰后 的速度为 , 的速度为 ,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对 ,由机械能守恒有,与 发生弹性碰撞,则对 与 组成的系统有,,解得 ,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 ,碰后物体 恰被拉离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 ,对 有 ,联立解得 。18. 或【解析】设甲、乙碰后速度分别为 、 ,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有解得若则碰后甲、乙以相反的速度在 点发生第二次碰撞,则解得若则碰后甲、乙均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在甲运动 周、乙运动 周后在 点发生第二次碰撞,则因故解得 。19. (1) 乙;甲【解析】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大,则需两滑块碰撞后结合在一起(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故应选乙图中的装置;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小,则应使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即选甲图中的装置。 (2) ;【解析】连续拍摄 次,只有 个 ,所以开始时 静止在 处,因此碰撞发生在 处,碰后 反弹。分析知从第 次闪光到发生碰撞所需的时间为 ,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 次闪光后的 时刻。设碰前 的速度为 ,碰后 的速度为 , 的速度为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即 。第1页(共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