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离骚(节选)内容索引文本精读 透解字词梳理整合 知识归类教考衔接 拓展运用离骚(节选)屈 原作家作品: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离骚》是其代表作。课文节选了原诗的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叙述了诗人的出生和早年进德修业的积极精神,后一部分写诗人遭受贬谪后的抑郁愤懑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为,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战斗精神和爱国情感。文本精读 透解字词通读全文,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远代子孙 我 对已故父亲的美称即摄提格,寅年的别称当,正当 降生“皇考”的简称测度,衡量开始 美名命名 起表字盛多 美好的内在品质加 美好的容态披 同“僻”,僻静,幽静连缀,连接佩饰 比喻时间过得飞快担心 不等待我拔取 土坡 采摘迅速 久留 时序更替 有才德、有作为的人趁,凭 壮年法度,准则骏马同“导”,引导前驱叹息 掩面而泣哀叹人生美好 束缚,约束谏诤废弃佩带重复,加上喜欢 即使指楚怀王荒唐小人美好的品德毁谤本来世俗善于取巧违背同“措”,举准绳,准则追随邪佞竞相 迎合讨好忧愁烦闷失意的样子走投无路宁肯 突然死去随流水消逝 凶猛的鸟合群,同群这样同“圆” 合 何,怎么志向不同委屈压抑 责骂容忍辱骂同“服”,保持为忠直而死 看重,推崇观察 道路清楚久立 掉转回原路趁着走入迷途缓行长满兰花的水边地驱马疾行在那里休息进入朝廷,到朝廷做官 不被容纳同“罹”,遭受指责 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裁制采集即“不知吾”,不了解我如果,只要确实 美好加高高耸的样子加长佩带 修长的样子交织光明纯洁的本质减损放眼观看四方众多的样子同“彰”,显著美好肢解因受创而戒止梳理整合 知识归类1.通假字(1)扈江离与辟芷兮 (2)来吾道夫先路 (3)偭规矩而改错 (4)何方圜之能周兮 (5)伏清白以死直兮 (6)进不入以离尤兮 (7)芳菲菲其弥章 “辟”同“僻”,僻静、幽静“道”同“导”,引导“错”同“措”,举措 “圜”同“圆” “伏”同“服”,保持 “离”同“罹”,遭受 “章”同“彰”,显著形容词作动词,以为是好的动词,擅长副词,友好地副词,长久形容词作动词,加长副词,长期连词,虽然连词,即使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我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名词,情况 名词,法度、准则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介词,因为介词,把介词,用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名词作动词,起表字 形容词作名词,美德 形容词作名词,美德 纫,名词作动词,连缀、连接;佩,动词作名词,佩饰 形容词作动词,变得衰老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名词作动词,合群、同群 名词作动词,合群、同群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为……而献身 形容词作名词,方枘,圆凿形容词作动词,看重、推崇形容词作动词,加高 形容词作动词,加长时序更替。有才德、有作为的人。荒唐。随流水消逝。修长的样子。5.特殊句式(1)帝高阳之苗裔兮。(判断句)译文: (2)惟庚寅吾以降。(倒装句)译文: (3)肇锡余以嘉名。(状语后置句)译文: 我是高阳帝颛顼的远代子孙。我降生的日子是正月的寅日。(先父)在我一出生就赐给我美名。(4)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句)译文: (5)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译文: (6)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译文: 我担心岁月不等待我。(我)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加长我长长的佩带。6.名句默写(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既有天赋又注重后天的努力的两句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担忧的语句是:“ , 。” (3)《离骚》中“ , ”两句说太阳与月亮不停留,新春与金秋更迭交替。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4)屈原看到树木的凋零,感到自己年岁将老的两句是:“ , 。” (5)“ , ”两句,表达了屈原愿意为君王前驱,引导楚国走向富国强兵的康庄大道。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7.文化常识(1)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2)考:称已故的父亲。“先考”,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3)美人:容貌美丽的女子;亦指相貌俊逸、才德出众的男子。古代“美人”也喻君上、品德美好的人。链接高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020·全国Ⅰ卷)《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2020·江苏卷)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3)(2019·江苏卷)名余曰正则兮, 。(屈原《离骚》) (4)(2015·全国Ⅰ卷)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纫秋兰以为佩 字余曰灵均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教考衔接 拓展运用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远游(节选)屈 原悲时俗之迫厄①兮,愿轻举②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③而遥思兮,怊惝恍④而乖怀⑤。意荒忽⑥而流荡⑦兮,心愁凄而增悲。神倏忽⑧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⑨虚静⑩以恬愉 兮,澹无为而自得。注:①迫厄:困阻灾难。②轻举:升,登仙。③徙倚:徘徊不定。④怊惝恍:惆怅失意。⑤乖怀:心愿违背,心气不顺。⑥荒忽:恍惚,神思不定。⑦流荡:心情不定,无所依托。⑧倏忽:形容迅速的样子。⑨漠:清静淡泊。⑩虚静:清虚恬静。 恬愉:快乐。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揭示了屈原“远游”的原因:对恶浊朝廷的迫害充满悲愤,只得去远游了。B.“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表现了屈原内心的愤懑:身处污浊黑暗的楚国,独自苦闷却无从诉说。C.“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表达了屈原由于自己不被理解,于漫漫长夜之中,孤单独守直到天明的苦楚。D.“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采用联想手法,由天地的无穷无尽,想到百姓辛苦的日子也与天地一样没有尽头。D 解析 D项,“百姓辛苦的日子也与天地一样没有尽头”错误,“哀人生之长勤”指哀叹人生的辛苦坎坷,这里指自己不被理解,仕途艰辛。2.“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 ①自我反省,坚持操守;②不断地追求,探索真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