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_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_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并会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电阻值。
2、通过实验能正确推导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3、学会用等效的思想,根据物理规律进行正确推导的思维方法
4、通过测电阻的过程,加深对“研究物理学的主要方法是观察与实验”的理解。通过实验既有利于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自己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伏安法测电阻,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2、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常见电学器材,正确测出电阻的大小,会排除简单故障。
教学方式:
分组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科学推导。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来获得知识,教学过程应成为在教师指导、监控下的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动笔的生动活泼的探究求学过程。
课前准备:
每个小组准备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和导线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写出它的公式及变形公式。(课件展示)
2、(教师出示一个电阻)现有一个电阻值模糊不清的电阻,你有办法测出它的阻值来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活动14.6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2)请同学们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学生板演)
(3)讨论哪一个同学设计的更好?(说出好的原因)
(4)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并说出他们的作用和使用注意点。
(5)讨论做这个实验需要那些步骤?实验表格怎样设计?(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让一位学生说,其他学生补充,老师总结)
[课件展示]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选择合适的量程。)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在1.5V、2V、2.5V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3.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次阻值,为了减少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4、整理实验器材;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U/V I/A R/Ω
1
2
3
[课件展示]测电阻的过程
(6)学生活动:做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并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排除学生操作中的各种障碍。并强调接线时,先主后支,有序操作,注意量程,防止短路,精确读数,如实记录,正确计算。)
(7)学生报告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量结果的正确性。思考:为什么测得电阻值和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
(8)教师总结实验的得失,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与表扬。并告诉学生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提示学生整理好实验仪器,填写实验报告。
[巩固练习]若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4V,通过它的电流是0.5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若该电阻两端的电压降为2V,则此时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电压为0V时,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
2、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1)、想一想: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分别有什么规律?
(2)、试一试:推导“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计算式”
(3)、议一议:如果电路中有n个电阻串联,则总电阻的计算式是什么?
(4)、讨论串联电路总电阻变大的原因(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巩固练习]:1Ω的电阻与100Ω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______
(5)、教师小结:推导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从某个或某些物理规律出发,通过数学公式的逻辑推导,可以得到更多的结论,但是,经过推导出来的结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三、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学生说,教师加以小结)
四、作业设计与处理
“WWW”中的第1题可安排在活动14.6活动中完成,第2题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完成。
五、课后作业:按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推导思路推导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板书设计: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二、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1、原理:R=U/I R总= R1+R2
2、设计实验电路: n个电阻串联:
3、实验器材: R总= R1+R2+…+Rn
4、实验数据表格: 实质:增加了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
5、实验步骤:
1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