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教学设计必备知识: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懂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关键能力:能够结合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与时俱进的特征对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内容及意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以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待世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科学精神:理解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公共参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指导实践。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前面的问题: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2、新课讲授:总议题: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议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探究一:展示材料:材料一:展示视频《工人阶级的血泪史》材料二:展示漫画和文字材料。黑格尔的体系解体了,费尔巴哈的理论是不完善的,但二者的理论中却蕴含着一种真正科学的哲学体系所必需的一切原材料。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这些原材料中挑选并改造,做出了真正"美味"的哲学馅饼儿……(漫画见ppt)材料三: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与其他细胞协调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生物进化论:说明整个生物界处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也说明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在自然界本身。材料四: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把利润归结为对无酬的别人劳动的占有;李嘉图坚信,由工人创造的全部劳动产品的价值是社会各个剥削阶级一切收入的源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通过对经济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继续了他们的事业。他严密地论证了并且彻底地发展了这个理论——列宁材料五: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和发展是密切联系的。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情景探究:根据视频和材料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爆发三大工人运动,但皆以失败而告终。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3.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1)自然科学前提: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大发现。(2)社会科学前提:尤其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探究二:展示视频:《《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情景探究:结合视频《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2)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立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议题一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探究一:展示材料:卡尔·马克思的墓志铭是“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即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在想方设法解释这个世界,但是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情景探究: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解释周围世界;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解释社会存在和发展;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探究二:探究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缺陷?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辩证法最大的缺陷: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马哲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2)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notice: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就出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探究三:展示视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情景探究:看视频记关键信息并结合教材探究:视频信息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反复检验。革命性: 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究四:展示材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思想武器。在新时代,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情景探究: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理论品质 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4.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19世纪,但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议题二知识点总结: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2.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4.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议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探究一:展示材料: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情景探究: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说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毛泽东思想: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精髓:实事求是;活的灵魂(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而创立的。意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议题三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