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时政术语整理汇编7:科技自立自强一、2022高考年度中国重大科技成就盘点1.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2.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神舟十三号(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3.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4.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5.揭示新冠病毒(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6.“中国天眼”(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7.实现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8.可编程二维62比特超导处理器“祖冲之号”的量子行走。9.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10.揭示鸟类迁徙路线成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11,“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业运行,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12.“海牛‖号”下钻231米,刷新深海钻机钻探深度纪录。科技自立自强时政术语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原因1、国际形势: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无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无论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实力做支撑。3、科技创新进步对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基础性贡献更加凸显。只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换道超车,必须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4、科技发展规律决定了筑牢国家科技基础的重要性。在从以技术追赶为主转向技术追赶和前沿创新并举的阶段,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塑造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5.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科技创新能提升生活品质和人们的幸福感,让更多的人拥有创造财富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6.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能够提高我国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我国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二)科技自立自强的措施1、四个面向: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3、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科技创新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突破发展瓶颈、赢得优势,形成市场核心竞发展。4、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人才,人才是创新花动中最为活头最为积板的因素。要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建立导向明确、正向激励的科技管理体制,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5、健全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要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机制,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科技自立自强专题练习1.【2016年课标II】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275台套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17北京卷28.】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A.人类意识来源于可观对象,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3、【2017江苏卷25.】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4.【2020全国卷Ⅲ卷22.】1896年,门捷列夫公布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经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照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语言类铝类硼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③认可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1四川省南充市三诊22.】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该活动对深化人类探索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说明:①航天科学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社会性历史性②随着科技进步,人们能超越客观条件获得对月球的真理性认识③科技工作者在探月实践中实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嫦娥五号可以代替人类认识器官,推动人类对月球认识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2021广州一模13.】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按照预定目标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莫定了坚实基础。这表明:①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能够把计划变成现实②意识能够把握事物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④认识的不断深化使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1泸州二诊.21】.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航天器按照预定方案顺利完成了月壤采样返回任务并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嫦娥五号工程圆满完成。随后,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了序幕,古老月球的神秘面纱将被逐一揭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揭开月球神秘面纱需要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②科学的预定方案实现了嫦娥五号航天器成功着陆③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④嫦娥五号工程圆满完成体现了实践活动的能动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1届成都市一诊17.】北斗闪耀,泽沐八方。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浓缩着中国科技创新的不凡之路,正如某专家所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这对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启示是:①开展国际技术合作,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②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③增加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④坚定创新自信,牢牢掌握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1成都市二诊21.】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按计划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精准进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成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近日,3幅由“天问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发布,颗承载人类最多想象的红色星球的神秘面纱正慢慢揭开。这表明:①科学实验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认识深化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③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主体形成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会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制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1成都市三诊21.】量子霸权,是指量子计算装置在特定测试案例上表现出超越所有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美国谷歌于2019年推出了53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悬铃木”,实现了量子霸权。2020年12月,我国科学家构建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面世。与“悬铃木”相比,“九章”具有运算速度更快、环境适应性更强、克服技术漏洞等三大优势。这告所我们①激发实践工具的自觉能动性,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②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战胜谬误才能获得真理性认识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④发展是对现状的辩证否定,要发展就要有创新和突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1绵阳三诊21.】1975年,中国测量队首次将觇标带上珠峰峰顶,测出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测量队改进技术,测出8844.43米的高度:2020年测量队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精确测定珠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我国珠峰高程测历程表明:①实践的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②获得新的认识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③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④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1深圳二模13.】中国深潜勇士不断向洋底最深处进军,2020 年 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达:10909 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这进一步佐证了:A.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B.认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C.科学理论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D.真理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13.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此举意在:①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提升我国的整体算力水平②消除区域数字经济差距,推进西部大开发深人发展③推动西部利用资源禀赋,形成数宇经济竞争新优势④事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①14.在玉米等农作物中,自然光合作用的淀粉合成与积累涉及60多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经过多年研究,我国科学家采用通过耦合化学催化和生物催化模块体系,成功构建出一条从一氧化碳到流粉合成口有11步反应的人工涂径。这是人类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使淀粉生产从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这表明:①意识的主动创造性能将自在事物变成人为事物②深人把握客观规律能推动人们更好地改造自然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M市种植枣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地的参因为品种杂。品质差受到同类产品的冲击,滑入了“种不出好枣、卖不出好价”的低谷。当地相关部门决定从“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入手,振兴中业。该市以省果树研究所以及儿所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培育了40余个新品种,推出土壤改良计划,让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改变一家一户种植的传统模式,成立了几十个专业合作社。进而组成联社。在联社的组织下,统一实行数字化管理,通过物联网传成器,实时监控温度。湿度和土壤墒情等环境情况,实现自动测温、自动施肥,智能施肥。打造智慧云平台,将电商、物流、供应商、收购商等聚集到一个平台,并开展各种线上促销活动,打响枣乡品牌。引进和培育求产品深加工企业,道过技术革新,开发出来脯、枣茶、枣蜜、枣酷等八大系列20多种产品、规划建设千安圆,万亩林来乡旅游景区,化产业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科技是如何赋能该市枣产业提档升级的。(14分) 16.【2021绵阳三诊38.】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围绕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等重大创新领域积极布局,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幅达到15%左右,建设了国家实验室等一大批基础研究设施,并在高校人才选拔中推出“强基计划”,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针对基础研究周期长、研究结果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特点,探索建立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免责机制。“十三五”以来,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位,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的源头作用正日益凸显。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推动基础研究对我国建设现代科技强国的作用。(10 分)LG2022时政术语整理汇编7:科技自立自强 参考答案A 2.c 3.D 4.c 5.B 6.A 7.B 8.D 9.C 10.D 11.B 12AB 14 C15.①依托科技创新,推进品种政良,改善种植条件,提商产品质量。(4分)②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发展智慧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4分)③依托互联网推动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创新销售方式,提升产品知名度。(3分)④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收益:【评分建议】①答出“依托科技创新”“推进品种改良”"改善种植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均可得1分。②答出“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发展智慧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均可得!分,回答出“依托互联网推动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创新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开产品知名度/擦亮品牌价值”均可得1分。④答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到综合收益”均可得门分。16.(1)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补齐我国基础研究短板;(3分)(2)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智力支持;(3分)(3)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2分)(4)创造新知识,为核心技术的突破提供理论支撑。(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