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2富庶的四川盆地一、单选题1.成都平原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其农业发达的原因正确的有( )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裕,降水丰沛 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③耕种历史悠久,有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④地形平坦,适宜耕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四川盆地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 )A.海拔低、气温低 B.四周山脉环绕,以山为屏C.纬度低,距海远 D.受夏季风影响,雨雾缭绕3.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这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①热量充裕②日照充足③降水丰沛④都江堰工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比较温暖,是因为北面有高大的( )。A.天山阻挡冬季风 B.横断山阻挡冬季风C.秦岭阻挡冬季风 D.祁连山阻挡冬季风5.中学生小芳暑假跟随父母去了我国某地旅游,她在游记中引用了如下名句:“天府美自古堰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请问她去的地方很有可能在下列哪个区域(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6.四川省是我国茶叶生产大省之一,可以看春晚喝新茶,而同纬度的浙江省一般要到清明节前后才有新茶,导致两省茶叶上市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水源7.下列河流经过四川盆地的有( )①长江 ②岷江 ③汉江 ④嘉陵江 ⑤乌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8.自古以来,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区是( )A.长江三角洲 B.两湖地区 C.成都平原 D.华北平原9.阅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该图所示的区域为(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2)下列对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日照充分 B.沙漠连绵 C.热量充足 D.沟壑纵横《航拍中国》第二季延续第一季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展示了中国大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题。10.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誉为“天府之国”。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 和 产区。( )A.小麦 玉米 B.水稻 油菜籽C.水稻 甘蔗 D.番薯 水稻11.为拍摄《航拍中国》,摄制组行走大江南北,体会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从海陆位置来看,下列国家与中国具有一样特征的是( )A.英国 B.美国 C.哈萨克斯坦 D.斯里兰卡12.兼跨A和B所在地势阶梯,有长江、黄河两大河流流经,且五种基本地形类型齐全的省级行政区是( )。A.甘肃 B.西藏 C.四川 D.青海13.下列关于四川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这里农作物种类多,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B.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降水丰沛,土壤肥沃C.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中游D.四川盆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二、材料分析题14.北纬30度线是中国最美丽的风景长廊,有很多神奇的现象,是一条引人关注的地带。村料一: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材料二:资料卡一 资料卡三城市 1月均温(℃)成都(30.7°N,104.4°E) 5.5舟山(30.2°N,121.4°E) 3.7资料卡二 四川盆地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四川盆地就有谷物栽培;都江堰仍然发挥着重要的防洪和灌溉作用;四川盆地多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土壤以色土为主,含丰富的磷钾成分。(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30°N附近地势的特点及其对河流流向的影响。(2)比较资料卡一中的两个城市1月均温情况,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结合资料卡三与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3)综合资料卡二、三,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各写一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都平原就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内部,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②③④ 说法都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成都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600米左右,土壤肥沃。又有自古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水渠纵横,农业发达,物产富饶,人口稠密,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甘蔗、蚕丝、油菜籽产区,自古有 “天府之国” 的美誉。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所处纬度低,海拔低,气温高,周围被高山阻挡,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小,冬天较暖和;夏季,盆地地形,不利于散热,表现为夏热;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又称紫色盆地,总面积约26万多平方千米,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娄山、云贵高原环绕而成,周围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中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50米~750米,面积约为16万平方千米,因此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底部两大部分。3.【答案】C【解析】【分析】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这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①热量充裕,③降水丰沛,①③,正确。②日照充足,错误,该地太阳辐射较弱。④都江堰工程,不属于自然条件。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四川盆地降水较多,云雾量大,阻挡了部分太阳辐射,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4.【答案】C【解析】【分析】 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比较温暖,是因为北面有高大的秦岭阻挡冬季风.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产生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同时,地形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天府之国美誉的是成都平原,都江堰在四川成都,蜀是四川的简称,由此可以证明中学生小芳去的地方是四川盆地。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6.【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我国的茶区分布较广,各地茶叶采摘时间不一样,早茶上市的时间也不一样。最早的是海南省,1月份就有新茶上市了,然后依次由南向北开始采摘上市。四川盆地由于独特的气候,导致新茶上市时间比较早。而浙江,福建,安徽这一带位置比海南要偏北,采摘上市相对要晚一些。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中的气温。气温高低决定了茶叶采摘时间,其中,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决定因素)、地形(高度、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天气状况、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四川与浙江属于同一纬度,排除纬度因素,但四川属于盆地,不利于散热,温带较高。7.【答案】D【解析】【分析】 流经过四川盆地的河流有: ①长江 ②岷江 ④嘉陵江 ⑤乌江。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源于秦岭南麓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的嶓冢山,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全长1577千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从四川盆地的地形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四川盆地的河流等特点。8.【答案】C【解析】【分析】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四川盆地,面积约16.5万平方千米,因为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有“紫色盆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降水较多,河网稠密,土壤肥沃,矿藏丰富.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9.【答案】(1)B(2)C【解析】【分析】 (1)根据给出的经纬度,结合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判断该地是盆地地形。该图所示的区域为四川盆地。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根据上题分析,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其他说法都不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又称信封盆地、紫色盆地,总面积约26万多平方千米,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娄山、云贵高原环绕而成,周围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中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50米~750米,面积约为16万平方千米,因此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底部两大部分。【答案】10.B11.B【解析】【点评】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毗邻中国大陆边缘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互相连成一片,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北向南呈弧状分布,是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10.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誉为“天府之国”。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 水稻和油菜籽产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海陆位置来看,与中国具有一样特征的是美国。英国,斯里兰卡是岛国,哈沙克斯坦是内陆国。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地形剖面图可知,A是青藏高原,属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B是四川盆地,属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在给出的四个省里,只有四川省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1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盆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所以C表述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川盆地自然人文概况的识记。14.【答案】(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2)成都1月均温高于舟山;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大巴山脉和秦岭阻挡,大大减弱了冬季风的的入侵程度,舟山北部没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3)自然条件有: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人文条件: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城市众多;都江堰为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的防洪和灌溉作用。【解析】【分析】(1)分析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2)由资料可知,两地纬度相近,成都1月均温高于舟山。由图可知,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大巴山脉和秦岭阻挡,大大减弱了冬季风的的入侵程度,舟山北部没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3)由资料可知,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人文条件: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城市众多;都江堰为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的防洪和灌溉作用。【点评】根据我国30°N线附近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总面积约26万多平方千米,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娄山、云贵高原环绕而成,周围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中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50米~750米,面积约为16万平方千米,因此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底部两大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