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 4.2 太阳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 4.2 太阳系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浩瀚宇宙
第二课 太阳系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位置。
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围绕着太阳运行。
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能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大小。
2.科学探究
能查阅数据并计算出日地月的相对大小和位置,完成日地月模型建造。
能根据太阳系结构示意图及相关资料梳理出太阳系的知识要点,能搜集更多资料制作资料卡与同学分享。
3.科学态度、STSE
对日地月、太阳系的结构有探究兴趣,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乐于参加模型制作、制作资料卡等活动,感受到太阳系的庞大。
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引入:我们知道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而地月系从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太阳系》。
(2)提出问题:太阳和月球亘古以来就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天体。可是,你知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真实的相对大小和位置吗?
(二)新课学习
1. 建立太阳、月球与地球的模型
(1)给出数据。课件展示教材P42的上方表格。
(2)计算问题举例:如果把太阳想象成一个直径1米的大球,地球和月球是多大?
(3)计算数据。小组合作,模拟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相对大小和位置,算一算,并将数据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4)小结:如果把太阳想象成一个直径1米的大球,地球则相当于直径为9毫米的蓝色小球,月球则相当于直径2.5毫米的豆子;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相当于107 米。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相当于27厘米。
(5)建立模型。
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在操场等处摆一摆,建立太阳、月球与地球的模型。
(6)谈建模后的感受。
通过建模,我们有什么感受?
2. 认识太阳系
(1)课件展示教材P43太阳系结构示意图。
(2)说一说,从这幅图片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3)讨论交流并发言。
(4)小结: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围绕着太阳运行。
b.在这个家族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c.在火星与木星之间,还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家把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
(5)课件展示教材P43八大行星比例大小图。
(6)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八大行星排序。
(7)练习:按顺序和大小比例在活动手册中画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8)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请制成资料卡,并展示。
(9)教师展示自己的资料卡。课件展示教材P44的四幅图。
(10)与同学交流资料卡,共享我们的知识资源。
(三)整理,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