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HAPPYMID-AUTUMNFESTIVAL花好月圆 团团圆圆如意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please replace text课程准备1一、建议教学对象二、教学重难点1、如意的形状通过观察概括出如意形状的特点,并画在纸上。2、使用线描装饰物体通过点、线、面的搭配,按照物体原有有纹路进行装饰。三、所需材料1.白色卡纸 2.彩色勾线笔 3.马克笔 4.双面胶 5.牛皮纸 6.油漆笔 7、黑色卡纸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见过哪些脸谱呢?2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这个物品,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图片引导如意,旧时中国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又称“搔杖”。我国南北朝对此物的称谓不同。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和尚讲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2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见过哪些脸谱呢?2如意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请小朋友欣赏一下。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见过哪些脸谱呢?2如意可以怎样装饰?请小朋友观察并总结,然后画到画面上。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见过哪些脸谱呢?2如意可以怎样装饰?请小朋友观察并总结,然后画到画面上。课外小知识?3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如意”于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部分用作佛具,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银质鎏金,首为云头,柄为直柄。据有关资料记载,此物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在清朝时,已成为宫廷的珍宝之一。它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衔结一长柄而来。最初的“如意”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当时人们用它来搔手顾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如意”,是玉雕件中较为特殊的制品,是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绘画步骤4绘画步骤1、在纸上画出如意形状并填好底色。4绘画步骤2、在如意内部填充花纹装饰,然后剪下备用。4绘画步骤3、粘贴到牛皮纸上然后画出配饰和背景。4绘画步骤4、最后粘贴到黑色卡纸上并画出边框的装饰。4?课后总结1、如意的形状较难把握,因此画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从头到尾逐步刻画。2、纹饰的选择可以参考一些仿古纹样或自行设计。3、如果觉得不够立体可以在最后在如意的下方用灰色或者黑色勾边,可以增加物体的立体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