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华夏乐章(三)湘艺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一节背景介绍第二节音乐赏析第三节课堂思考第四节课堂小结目录《梁山伯与祝英台》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作曲 陈钢 何占豪《梁祝》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古典乐坛上家喻户晓的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评为“千年最受听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有人感叹道:哪里有太阳,哪里就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梁祝》!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陈钢 何占豪《梁祝》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吸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梁山伯与祝英台》试听试听歌曲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梁山伯与祝英台》试听试听歌曲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梁山伯与祝英台》试听试听歌曲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梁山伯与祝英台》试听试听歌曲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这是一首以古代梁山伯和祝英台爱情悲剧故事为题材的单乐章协奏曲。引子之后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相爱;二、抗婚;三、化蝶。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1.引 子—春景。2.呈示部—相爱。第一部分第二部分3.展开部—抗婚 、楼台会、 哭灵投坟。4.再现部—化蝶。第三部分5.尾声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1. 子—春景(鸟语花香)竖琴和弦乐器的颤音作背景引出长笛的独奏,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也为相爱的主题作铺垫。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2.呈示部—相爱(小提琴奏出爱情主题)其中有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和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不舍情景。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3.展开部欣赏封建主题:铜管组奏出凶暴残忍的封建势力主题。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4.再现部—化蝶小提琴奏出爱情主题,音响华丽而朦胧,展现梁、祝化为一对蝴蝶在万花丛中展翅双飞。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课堂小结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了美丽的蝴蝶,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飞向天空,飞向希望。纷飞的彩蝶,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带给了全世界,如今,《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彩蝶”。背景介绍课堂思考课堂小结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黄河船夫曲》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殷承宗,出生于“钢琴之乡”福建省厦门鼓浪屿;文革期间曾用名“殷诚忠”;他致力于钢琴音乐的中国化,其创作的钢琴伴唱《红灯记》是中国音乐与戏曲史上的一支奇葩。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冼星海(1905.6.13-1945.10.30),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黄河船夫曲》试听试听歌曲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试听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引子一开始,小号与小提琴便以磅礴的气势奏出号子似的动机,木管乐快速的半音阶上行和下行,刻画了船工们同惊涛骇浪殊死搏斗的情景,这时乐队出现了“划哟,冲上前!”的音乐语言。试听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由钢琴急骤的琶音掀起巨浪,引出了坚定有力的船工号子,表现了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拼搏,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试听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推出了钢琴的华彩乐段,描绘黄河激流汹涌澎湃,船工们冲过了激流险滩。这时,出现了一段悠扬抒情的旋律,仿佛艰难险阻的斗争中见到了胜利的曙光,音乐更加充满自信。试听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最后,在钢琴有力的刮奏中,音乐再现了激烈的主题音调,全曲回到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紧张情景之中。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1.这歌声来自哪里呢?答:黄河上。2.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他们在干什么?答: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3.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本歌曲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答:赞美船夫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课堂思考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黄河船夫曲》让我们明白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背景介绍课堂思考课堂小结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石鼓》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地图》是谭盾应波士顿交响乐团之邀而创作的一部大提琴协奏曲,首演于2003年2月,由谭盾亲自担任指挥,著名华人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担任大提琴独奏。谭盾将许多民间的、民族的音乐元素和音乐影像加入到传统的指挥、大提琴、乐队三者关系中,将协奏曲变为大提琴、乐队、民间音乐之间的交流和应答。《石鼓》是《地图》其中具有特色的一个乐章。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谭盾简介作曲家、指挥家1958年出生,湖南人。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8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院,他是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198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被新闻界、艺术界称为“新潮音乐”、“先锋派音乐”、“崛起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试听体验探究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与同学合作,尝试用“石头”敲一敲《石鼓》中的几个典型节奏。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特色:1.西洋乐器都变成了中国的民族乐器;2.交响音乐会的舞台上放着一台投影机;3.小提琴、大提琴发出吹叶子的声音;4.管弦乐器和小石头配合演奏。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意义:1.史上最值得华人骄傲的多媒体大提琴交响协奏曲;2.体现谭盾以音乐方式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3.把中国最民间的原生态艺术与西方文化加工糅合在一起,为我们展开了一条更宽广的艺术之路。《协奏曲》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协奏曲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协奏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多用奏鸣曲式,音乐充满生气;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第二乐章是优美的、抒情的慢板,音乐带有叙事风格;第三乐章是欢乐的舞曲,音乐蓬勃有力,活跃奔放。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在第二乐章结束前往往加有独奏乐器单独演奏的华彩乐段,以表现高度的演奏技巧。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协奏曲的特点,并且感受到了其中的特色。背景介绍课堂思考课堂小结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课堂总结背景介绍课堂思考课堂小结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华夏的优秀文化,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协奏曲等知识,希望大家课后可以继续巩固!课堂总结背景介绍课堂思考课堂小结音乐赏析背景介绍音乐赏析课堂思考课堂小结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