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2、了解物质溶液的酸碱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掌握规范的pH值测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寻找身边物质测其pH,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2、通过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会区分身边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强弱。3、通过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实验的探究,知道一些劣质洗发液对头发的损伤作用。情感目标 通过测定一些液体的pH以及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探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导学重难点 重点:1、物质酸碱度的表示和简单测定方法2、物质酸碱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难点:物质酸碱度大小与酸碱性强弱的关系教 法 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法导学准备 实验器材和药品导学过程导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一、在前面两节内容我们学习了酸和碱的通性,在它们的性质里都有一条性质“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我们把这一类反应叫“中和反应”。 学生阅读中和反应的定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本节课的交流、讨论,明确本节课的重点。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二、酸与碱之间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呢? 讲述:好,下面我们来从微观角度来分析这几个反应,看看这些微观粒子是怎样变化的。 三、酸碱中和的用途 医药:治疗胃酸过多、消除蚊虫叮咬后的瘙痒 工业:处理工厂废水 农业:改良酸(碱)性土壤(熟石灰、氨水;碳酸水) 四、酸碱度——pH 讲述:化学上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pH<7,为酸性溶液;pH=7,为中性溶液;pH>7,为碱性溶液。pH的范围——0~14。 举例:稀盐酸pH<7,氢氧化钠溶液pH>7,氯化钠溶液pH=7。 讲述:pH试纸的使用方法 五、学习pH 的意义 讲述:酸雨——pH小于5.6。 讲述:人体与酸碱度的关系。人的体液一般为碱性的,pH约在7.35~7.45之间。体质酸化是很多疾病产生的主要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 学生讨论、实验、交流、表达 学生实验:P60实验10—8,各小组完成,并在小组内推选一名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进行发言。 实验步骤:——————————————————————————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总结:酸与碱之间的反应其实就是H+和OH- 作用生成水的过程(H+ + OH- = H2O)。 学生阅读记忆,完成任务单一: 位于美国富兰克林的小依科庞德湖,湖水的pH是4,2,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性最强的湖,这种湖水是否适宜一般农作物的灌溉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PH<7,溶液呈酸性; PH>7,溶液呈碱性; PH=7,溶液呈中性;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并表达: 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酸雨定义pH小于5.6的原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表现及成功的欲望,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出现问题组内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协调解决并完成探究报告。 动手实验 观察现象 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 一、探究酸碱反应的 二、探究酸碱强度与pH关系 酸溶液的浓度越小,酸性越弱,pH越大;酸溶液的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碱溶液的浓度越小,碱性越弱,pH越小;碱溶液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 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任务单二: 现象结论CuSO4+NaOH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Cu(OH)2+稀盐酸蓝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任务单三: 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学复分解反应条件做铺垫 学生在记忆这里的时候感觉比较吃力,所以设计此实验,更好的理解记忆 拓展提升 指导学生进行教材P64页的活动与探究 提前做该实验,课堂上交流结果,组织学生讨论: 1.把课前准备内容按小组交流 2.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3、每位同学发一张pH试纸,每小组一张比色卡,回家实验:测量你家使用的洗发水的pH、测量你家使用的护发素的pH 根据课前实验情况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导 学 反 思 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