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主题四 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毕加索与立体主义)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8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主题四 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毕加索与立体主义)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84张PPT)

资源简介

(共84张PPT)
p
c
a
s
s
o
i
与立体主义
毕加索出生于1881年深秋的马拉加,刚从母亲肚子里生出来的这个婴儿并没有自主呼吸,不哭也不闹,接生婆当即断定这是个死婴,于是就转而去照顾产妇了。但守在一旁的叔叔察觉不对劲,他往这个新生儿的脸上,吐了一口雪茄烟,小毕加索被呛了一口,终于哭出了声来。
他的父亲何塞是一个画家,最喜欢画鸽子,何塞原本是个快乐单身汉,干着两份兼职,有足够的钱吃饭喝酒,也有足够的时间画画,看斗牛。
但四十岁那一年,由于家里缺少一个男孩传递香火,何塞被半逼着结婚了。养自己一个人绰绰有余,养一家人却异常捉襟(jin)见肘(zhou)
为了增加收入
马拉加地中海气候
拉科鲁尼亚温带海洋性气候
在拉科鲁尼亚的这段时间,何塞发现了小毕加索惊人的绘画天赋,甚至这个儿子已经超越自己了,从此何塞再也没画过画。
小毕加索在学校里的成绩非常垮,甚至连基本的加减法都搞不清楚。但何塞也没有太在意,既然数学学不好,那就学画画吧。
1895年,14岁的毕加索来到了巴塞罗那。开始接触系统的艺术教育了。何塞非常清楚自己儿子的天赋,于是就向巴塞罗那艺术学院申请免去毕加索的基础课程,直接进入高级班,学校同意了何塞的申请,但条件是毕加索必须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完成学校布置的评估测试,而毕加索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以极高的水准完成了这个测试。
第二年在巴塞罗那的本地画展中,毕加索展出了他的第一幅大型油画,《第一次圣餐》。坚实的形态和准确的光影使得这幅作品看起来就像是出自西班牙黄金时代的大师一般,人们都不敢相信完成这副作品的居然是一个15岁的小屁孩。
而第一次圣餐只是个开始,仅在半年之后,毕加索就创作出了著名的《科学与慈悲》
医生掐着秒表把脉
抱着孩子的修女
这种奇妙的对比反映的,其实是一种后工业时代的迷茫感,社会的快速发展留下了一系列后遗症,科学迅速取代神学,很多人都已经不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些什么
《科学与慈悲》的巨大成功直接把毕加索保送进了马德里的头牌艺术院校——圣费南多美术学院,然而在这里的学习对毕加索来说却并不愉快。他对于学院派的风格开始感到厌烦,也越来越无法接受死板的教学体系。
毕加索整天翘课,没事就泡在美术馆。年底得知毕加索不好好上课的家人们直接断了他的生活费,而毕加索也选择了退学。
他又回到了巴塞罗那,认识了一些宣扬现代主义的新朋友。
1900年,后印象派的作品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西班牙。
看过之后他们决定,一起去巴黎亲眼看看这些作品。几个人在便宜的蒙马特区找了间住所。在巴黎广泛的吸收和处理外界的信息。所以这段时间的作品业主要都是一些模仿。
就在这时毕加索的好朋友卡萨吉玛斯爱上了一个巴黎的女孩,但对方却完全看不上波西米亚穷小子。
1901年卡萨吉玛斯朝着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
好友自杀使得毕加索收到了巨大的打击
凡间,一群人围绕着卡萨吉玛斯裹着白布的尸体为他哭泣
天堂,卡萨吉玛斯驾着白马飞奔而去,他的双手张开,摆出耶稣收刑的造型,这是为了伟大事业而牺牲的象征。
毕加索无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个昔日的好友,而这幅画当中大面积的蓝色和绿色也标志着毕加索正式进入了他著名的“蓝色时期”
蓝色时期顾名思义就是这段时间毕加索的画作大都充满了阴郁的蓝色
而这显然是一些非常不讨巧的作品。
20世纪小资们的也不会用这种晦气的作品的来装饰自己的豪宅。
这是一幅充满谜团的画作,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男人就是卡萨吉玛斯
相拥的恋人
抱着孩子的母亲
还有下面这个孤独终老的人,都代表了我们生命中的不同阶段,或者说是不同境遇。这是一种非常蒙克的表达手法。
画面中卡萨吉玛斯这个奇怪的手势。
抹大拉的玛利亚偶遇了死而复生的耶稣,她一眼便认出了这个自己曾经的信仰,玛丽亚想要去触碰耶稣,却被已经化身为神的耶稣拒绝了。他对她说:“现在唯一能触碰我的,只有你虔诚的信仰”
这个桥段后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的描绘对象,所以这个手势其实是表达了对于某些东西想碰却不能碰,渴望而不可得的状态。
对于玛丽亚来说,这个东西是耶稣。而对于卡萨吉玛斯来说,这个东西是美满的家庭。这也恰好解释了,这幅画当中所有描绘的生命的阶段中,都没有完整的家庭。
毕加索在这一潭绝望的深蓝中沉溺了四年。
而最终拯救了他的,是一个女人.........
情爱的滋润还是逐渐温暖了毕加索那颗颓丧冰凉的心灵。蓝色,逐渐从他的作品中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艳丽的粉红和橘黄。
毕加索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生活中也并非只有痛楚。
毕加索一直想要开发出一种新的审美体系。在玫瑰时期,他的思路非常直白,那就是融合古典美学与现代主义。
这也是古典雕像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姿势
课本P68
这种切割,归纳和简化形体的思路又给了毕加索新的灵感
于是在同一年,画出了现代艺术的分水岭作品《亚威农少女》
灵感来源
中间这两个人明明是正对着我们,但她们的鼻子确是侧面视角
最左边这个人明明是侧对着我们,她的眼睛却又是正面。
灵感来源于古老的非洲部落艺术
9岁
12岁
15岁
16岁
i
c
a
s
s
o
p
蓝色时期
玫瑰时期
立体主义
超现实主义
Why
相机的发明,给传统写实画派一击沉重的打击
西方古典传统绘画
画家从几个角度描绘的人物?
一个视点
多个视点
分解
第一步:
第二步:重构
分解前:客观形象
重构后:主观意识
何为立体主义?
以多角度描绘物象,把原来物体的自然形态分解,使它变成若干不成形体的面的碎片,将它们整合重构在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最完整的形象。
这其实是一种充满了数学感的,极度理性的绘画方式。为了突出“型”的特点毕加索早期的作品还去除了色彩对于艺术的影响
1、取出上半部
2、镜像合成
3、脸部复原
130x97cm
《梦》1932年
找一找:
这幅作品描绘了人物的几个角度?从哪看出来的?
找一找整幅作品有不符合常理的地方吗?
无奖竞答:
为什么毕加索会在《梦》这幅作品中把人物的手画成六个手指?
1
2
3
4
立体主义艺术特点:
体现多个视点观察物象
二维的画面上表现出三维,甚至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和时间(四维空间)——时间
分解与重构
造型夸张、简化成几何形体
1
2
3
4
立体主义艺术特点:
体现多个视点观察物象
突破了以前绘画只能表现三维空间的局限,在二维的画面上创造了甚至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和空间(四维空间)——时间
分解与重构
造型夸张、简化成几何形体

致敬毕加索
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立体主义绘画方法,把安格尔的这幅古典主义油画分解、重组成毕加索风格的立体主义作品。
i
c
a
s
s
o
p
i
c
a
s
s
o
p
蒙德里安
i
c
a
s
s
o
p
i
c
a
s
s
o
p
克莱斯勒大厦
i
c
a
s
s
o
p
i
c
a
s
s
o
p
alexander mcqueen时装秀
i
c
a
s
s
o
p
古根海姆博物馆
i
c
a
s
s
o
p
i
c
a
s
s
o
p
i
c
a
s
s
o
p
i
c
a
s
s
o
p
i
c
a
s
s
o
p
i
c
a
s
s
o
p
谢谢!
梵高
高更
马蒂斯
蒙克
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
巴拉
波洛克
杜尚
达利
勃拉克
博乔尼
布朗库西
波纳尔
基里科
玛格丽特
弗里达.卡洛
塞尚
梵高
高更
马蒂斯
蒙克
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
巴拉
波洛克
杜尚
达利
勃拉克
博乔尼
波纳尔
基里科
玛格丽特
弗里达.卡洛
塞尚
梵高
高更
马蒂斯
蒙克
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
巴拉
波洛克
杜尚
达利
勃拉克
博乔尼
布朗库西
波纳尔
基里科
玛格丽特
弗里达.卡洛
塞尚
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各种情绪
这些生命体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
从很早即开始起步
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
在人类的历史上
有一些艺术家是很难超越的
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并且特异的生命体
一生可以纵横涂沫而不知疲倦
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
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
其中繁星闪烁
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
风云变幻
布朗库西
梵高
高更
马蒂斯
蒙克
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
巴拉
波洛克
杜尚
达利
勃拉克
博乔尼
波纳尔
基里科
玛格丽特
弗里达.卡洛
塞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