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落日【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2.复习消息的文体常识,辨别消息和通讯的区别。【教学重难点】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教学方法】自学【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电视、报纸、广播报道这些事件所采用的文章我们称为新闻。新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我们将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充满硝烟的岁月。(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二、介绍新闻知识新闻这种文体该怎么读、怎么写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新闻的知识。1.新闻--是广播、电视、报纸采用的一种文章样式,是记叙文的一种。它的作用是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各行业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起宣传作用。2.“新闻”种类: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评论、报告文学等。狭义讲,新闻就是消息(今天讲此种)。3.新闻(消息)三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不能虚构或夸张(合理也不行)。--“让事实说话”是新闻最基本的特点。(2)报道迅速及时。(时间性强)(3)语言简明准确。4.新闻的写法(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看需要而定)。三、引入课文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下面,我们学习第一则新闻《落日》(板书课题、作者),通过学习,我们将--1.在诵读中体验当年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日本投降仪式的壮观场面。2.掌握新闻的各要素,理清思路,把握内容。3.进一步了解新闻知识,学会长篇通讯的读写方法。4.品味准确精炼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5.积累字词。四、介绍时代背景。《落日》这一长篇通讯,报道了1945年9月2日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日本投降仪式的新闻事件。作者朱启平当时为《大公报》驻太平洋战区随军记者,于日本投降仪式结束后,当即写成通讯并发出。《落日》是一篇极能振奋民族精神和鼓舞民众意志的好文章,它结合现场报道表现出中国人民战胜强敌的民族自豪感,揭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提醒人们展望前景,激起历史责任感和危机感。《落日》是一篇很好的新闻作品,学习新闻写作的人常视之为范本,它同时又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强烈的现场感和历史的纵深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五、《落日》的主体是按照时间顺序组合材料,每一个时间段,侧重表现某一方面的重点内容,除开头外,作品都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的中心内容。把握结构依据签字的经过,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代表到来”,写“签字”的环境、场面布设,以及人物的面貌和言行举止。第二部分:“仪式开始”,签字的经过。第三部分:“投降书脏了”,签字后的余波。《落日》签字场所8点多准备(7点多)代表到来8点半,8点50分仪式开始9时整,9时10分,9时18分投降书脏了9时18分以后六、探讨1.哪部分是重点?前后有何关联?重点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其作了铺垫,呈渐进式,第三部分是其延续,又给人一波即平一波又起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2.本文使用小标题有何作用?作者像是在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3.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多余吗?选材应围绕中心。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看似貌不相干,实则写出了日本投降后,胜利者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英武和威严,这些和“落日”相互对应,密不可分。4.文中除了顺叙外,还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插叙。如“重光一腿之失”、“九一八”等。充实内容,联系历史,感动人心。七、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方法就是看标题。标题有三种:主标、引标、副标(可组合成四种形式):主标--是多行标题的中心,揭示消息的核心事实。引标--放在主标之前,从一个侧面对主标起引导说明作用。副标--放在主标后,对主标起补充说明作用。主标必须有,引标、副标可有可无。本文的标题是:单行(只有主标)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它往往用简要的话集中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点明主题。(通常是标题的扩展和照应)--要较详细地了解新闻内容,方法是看导语。主体--是消息的躯干(主要部分),它用充足的事实具体展开报道,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补充。--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方法是看主体部分。八、根据补充材料,小组活动,谈心得体会附:材料二则(可投影,亦可打印给学生)安妮的故事原来,安妮从集中营解放之时,到了德国波恩,由安妮小姐成了安妮太太,她参观了一次豪华的婚礼上,新郎的父亲,一个名叫陪陪尔的,隐瞒了他原来是希特勒党卫军小头目的身份,混入西德政府,还兴致勃勃的带着来宾参观她为新郎新娘布置的洞房,看过许多油画、家具之后,陪陪尔又特地指着一个象牙台灯弦耀,说道:“女士们、先生们,这是我特意送给儿媳的台灯,请看上面特制的灯罩,举世无双。灯罩乳白色,半透明,中间还有朵红色玫瑰花图案,奇特精美致极,价值连城……。”安妮看着这个灯罩,仔细的端详着灯罩上的玫瑰,突然高喊:“罗宾,亲爱的!”然后,昏倒在地。这时,正在得意洋洋的陪陪尔慌乱起来,急忙寻找出一针白色药水,说:“我给她注射这针药水,会立即好起来。”当陪陪尔正欲向安妮扎针之时,一只有力的手,阻拦了他,说道:“不要注射!安妮太太醒过来了。”这时,安妮痛哭着喊道:“那灯罩是用人皮做的!德国法西斯党卫军们,在波兰集中营剥下过几千张人皮!那灯罩上的玫瑰花,就是同我关在一起的男友身上的纹身图案。在维辛斯集中营,他被杀害了,纳粹们又残忍地剥了他的皮,做了灯罩……。”当场阻止陪陪尔给安妮打针(陪陪尔妄图害安妮失去记忆)的那位来宾,就是后来成为西德总理的勃兰特。根据安妮的揭发,当时担任国会议员的勃兰特把陪陪尔推上了联邦法院。陪陪尔罪有应得被判死刑。勃兰特下跪和小泉参拜刚刚过去的在俄罗斯举行的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仪式,又让人们想起了二战那段血腥的历史,当然也让人回忆起当年的纳粹德国。在这次庆典仪式中,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邀请了德国总理施罗德参加,也充分表明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西方国家已经原谅了当年德国纳粹在二战中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也不能不让人回想起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华沙的犹太人遇难者纪念碑前,为德国曾经犯下的罪行谢罪。当时的媒体评论道:勃兰特跪下了,全体德国人彻底站了起来。1995年6月,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再次下跪道歉。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但考虑到这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所为,日本人民也同样是受害者,所以战后的中国人自己勒紧裤带,并没有向日本提出赔偿要求,这是中国人宽容和大度的表现。战后的美国出于国际和平安全和自身的利益考虑,军事接管了日本,本来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也有权利出兵日本,但中国人并没有这样的野心。日本对派兵占领本土的美国感恩戴德,而对友善的中国却满怀敌意。二战之后美国人出于对共产党中国的敌视,又从客观上纵容了日本对中国的这种变态行为,如果日本甘当美国的马前卒而宁愿与中国结仇,其实正中了美国的计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想与美国联手遏制中国,其实也反过来遏制了日本自己。如果小泉不向由于日本侵略而受害的国家和人民下跪,日本就得不到这些国家和人民的原谅。得不到这些国家和人民的原谅,日本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和民族,日本就永远是跪着的民族,所以只有小泉跪下去,日本人才能站起来。再回头看一下日本,以小泉为首的日本右翼分子不但不吸取历史教训,还想再吃军国主义的还魂丹,一步一步地让军国主义在日本死灰复燃: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联合国入常、搅乱俄罗斯输入中国的石油管线计划,拟把二战天皇裕仁生日列为假日等等方面的行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能瞒得过中国人雪亮的眼睛吗?面对侵略中国的历史,日本毫无反悔之意,甚至连当年的罪行也不想认账: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意欲何为?还步步紧逼中国,与中国争夺东海石油、占据钓鱼岛、与美国商议武装干涉台湾海峡,在欧美人面前一幅哈叭狗的模样,而在亚洲人面前有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根本没把这些邻国当回事。这很像中国古代某些太监奴才的两面嘴脸,内心充满扭曲和不平,在皇上面前不敢吱声,一转脸,又把这些气发泄到其他人身上。小泉不跪下,日本人就别想站起来!日本人也只能永远跪在中国和亚洲人民的面前。小泉下跪,正当其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讨论: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历史资料和了解的信息,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学习这几篇文章的心得。2.活动过程:各人先思考2-3分钟,四人小组讨论3.最后班级交流,小组代表发言4.提示:交流的结果应该是发散性的,可从民族、国家、个人角度;可谈过去、现在、未来……。【课堂小结】历史是不能说“假如”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历史事件作个性化的思考。我们民族既有辉煌的过去,又有沉痛的创伤。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该如何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我们的人生呢?【作业布置】1.看关于二战的影片,如《小兵张嗄》《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樱桃》《辛德勒名单》2.上网查找关于二战的资料,阅读相关图片及文字信息,写一篇心得体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