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秋教科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归纳课文目录第一单元 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二单元 材料1.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 我们生活的世界2.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2. 不同材料的餐具3.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3. 书的历史4. 观察月相 4. 神奇的纸5. 各种各样的天气 5. 椅子不简单6. 不同的季节 6. 做一顶帽子7. 做大自然的孩子 科学阅读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知识点归纳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地球家园包括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其中自然世界有山川、河海、动植物等,人工世界指人类用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物体;地球家园还包括地球外部全程的空气和云等。2、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更远处还有日月星辰等天体,这些虽然不属于地球家园的范围,但是会对地球家园产生影响。第2课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2、土壤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等工具从表层向深层的观察校园内的土壤,我们能够看到蚯蚓等生物。士国--动值物的乐园第3课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给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的运动规律来辨认方向。2、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3、早晨面对太阳时,我们的前方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中午我们面对太阳时,前面是南;傍晚我们面对太阳时,前面是西。第4课 观察月相1、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2、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第5课 各种各样的天气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杰及其变化的总称。2、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3、降水、光照、风等天气要素会影响动植物,也会影响农业灌溉、风力发电等在内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第6课 不同的季节1、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四季,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2、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第7课 做大自然的孩子1、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有些联系是直接的,有些联系是间接的。2、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第二单元 《材料》知识点归纳梳理一、我们生活的世界1、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2、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二、不同材料的餐具1、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同种物品可以由不同材料组成。2、金属、陶瓷、塑料、木都可以制成餐具,不停材料的餐具能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适合不同的人群使用,各有优缺点。三、书的历史1、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根据需要,不断选择、优化材料。四、神奇的纸1、普通的纸经过加工、改造、优化,能够制作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2、折叠后的瓦楞纸大大加强了普通纸的承载力和隔热能力。五、椅子不简单1、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椅子的不同部位所用材料不同。2、椅子由靠背、扶手、做点、支架、椅脚等部分构成,组成他们的材料可能有所不同。六、做一顶帽子1、我们在制作帽子测量头尾的时候,可以先用软尺测量出头围后在纸上画圈,也可以用扭扭棒测量头尾,还可以直接将测量了头尾的扭扭棒在帽子里固定形状。2、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期中知识点复习练习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 在校园内我听到过 、 、 和 等声音,我们可以用高、 、 、 等科学词汇来描述这些声音。2. 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物体停止 ,声音也就消失了。3. 声音能在 、 、 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 。4.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 ,吸气时, 扩张, 收缩;呼气时, 收缩, 放松。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1. 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2. 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3. 声音不能在木头中传播。………………………………………………………………( )4.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5.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是不一样的,像米尺的传播效果就比棉线要好。…( )6. 用不同的力气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7. 弹簧没有发出声音,说明弹簧没有发生变化。………………………………………( )8. 当锣停止振动后,它还能发出声音。………………………………………………( )9. 在平静状态下,人一分钟呼吸次数一般在60~100下。………………………………( )10. 如果运动时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能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是( )。A. 拉伸橡皮筋 B. 按压橡皮筋 C. 弹拨橡皮筋2. 我们耳朵里有一个( ),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 鼓膜 B. 听小骨 C. 耳蜗3. 在“1 1 5 5 6 6 5 - ”乐曲中,( )音最高。A. 1 B. 5 C. 64.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米/秒。A. 1440 B. 340 C. 50005. 有关声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低B. 发声时,我们用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在振动C.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能松能紧6. 用力击打音叉后,立刻将音叉浸入水中,用耳朵贴近水槽,如图所示,( )听到声音。A. 不能B. 能C. 不能确定7. 下列物质中传播声音效果最好的是( )。A. 铝箔 B. 空气 C. 棉线8. 物体振动的速度( ),物体发出的声音就越高。A. 越慢 B. 越快 C. 不快、不慢9. 我们朗读课文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而产生的。A. 嘴唇 B. 喉咙 C. 声带10. 用相同的力去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 )发出的声音高。A. 最大的音叉 B. 最小的音叉 C. 大小居中的音叉11. 下列( )活动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将最多。A. 写作业 B. 慢走100步 C. 跳绳50个12. ( )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A. 肺活量 B. 弹跳力 C. 饭量四、连线题(共12分)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高用力敲击锣轻轻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低鼓皮振动得快鼓皮振动得慢 听到的声音强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弱五、探究题(共26分)1. 下表是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请你分析表格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6分)(1)反复呼吸后,呼出体外的气体成分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增多”、“减少”还是“不变”呢?请填在表格空白处。(2)一次呼吸后, 含量不变, 变少了, 和其他气体增加了,由此可以看出,人体呼吸时需要的气体是 。2. 先把表格填完整,再回答问题。(10分)物体振动发声实验记录表(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我们还可以怎么做?聪明泉(共5分)如图所示,A杯里是新鲜空气,B杯里是呼吸一次的空气,C杯里是呼吸多次的空气。将点燃的火柴分别放入三个杯中,在 杯中燃烧的时间最长, 杯中燃烧的时间最短,因为 。参考答案一、1. 鸟叫声 喇叭声 读书声 讲话声 低 强 弱 解析:还可以用悦耳、动听、刺耳、难听等词汇来描述声音。 2. 振动 振动 3. 固体 气体 液体 物质 4. 呼吸 胸腔 腹部 胸腔 腹部二、1. √ 2. √ 3. × 4. √ 5. √ 解析: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与棉线相比,在米尺中传播效果好一些,因为在米尺中传播能量损失小。6. × 7. × 8. × 9. × 解析: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也会增加。 10. √三、1. C 2. A 3. C 4. B 5. A 6. B 7. A 8. B 9. C 10. B 解析:用相同的力去敲击音叉,音叉越小声音越高。 11. C 12. A四、五、1. (1)不变 减少 增多 增多 (2)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2. 皮筋 鼓皮 尺子 琴弦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振动产生后,立刻按住振动的物体,观察物体是否振动,是否发出声音。聪明泉、A C A杯中氧气多,C杯中氧气少,二氧化碳多期末知识点复习练习卷及答案一、分一分。(每空3分,共18分)1.下列物体中,与可以分为一类的是_________。这是按照它们的_________特征进行的分类。① ② ③④ ⑤2.请将下列动物有共性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类别。② ③④ ⑤ ⑥⑦ ⑧会飞的 : _________ _________会走的: __________________会爬的 : ________ _________会游的: __________________二、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1.观察物体时是对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和其他其他特征进行描述 。 ( )2.水是透明的,毛衣颜色,没有气味。 ( )3.植物离不开水,动物能离开水生活。 ( )4.如果将乒乓球和小方块平铺在同一个盒子里面,乒乓球会铺满整个盒子,没有缝隙。 ( )5.蜗牛是软体动物,它的家是温暖潮湿、干净清洁的。 ( )6.做完实验后,我们要把实验材料整理好。( )7.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利于植物的成长。 ( )8. 动物需要经历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过程。 ( )三、选一选。(共18分)1.我们学习观察比较了水、空气和木块,请根据比较的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在相应的格子里打“√”(每空2分,共30分)特征 形状 流动 轻重 是否透明 颜色固定 不固定 会 不会 很轻 较重 是 不是 有 无空气水木块四、看一看。记一记(共22分)1.把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请先给下面的探索步骤排序。(8分)搅拌 ②放入前,先观察③放入后,静静观察 ④搅拌后,再观察2.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12分)我们的发现:食盐、红糖、木块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在水中________,并没有_________;木块在水中__________。(①溶解②不会溶解③消失);我们放入食盐的水杯颜色是_________,放入红糖的水杯颜色是_________,放入石头的水杯颜色是_________。(①没有变色②水变色)五、写一写,画一画。1.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 用看、闻、摸、称向大家介绍一个你熟悉的物体的特征:(4分)例如:颜色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校园里的动物真多,请用简图画下来(12分)1 2 34 5 6答案一、分一分。1.是否会流动(或者形状是否固定) ①③ ②④2.①③⑤ 形状二、判一判。1.√ 2.√ 3.√ 4.× 5.× 6.√ 7.√三、选一选。1.③ 2.⑥④ 3.① 4.⑤ 5.②四、实验回顾。1.②—一③——①—一④2.① ③ ②3.想一想,答一答。1.形状 流动 轻重 看见固定 不固定 会 不会 很轻 较重 能 不能空气 √ √ √ √水 √ √ √ √木块 √ √ √ √2.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