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芦花鞋》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芦花鞋》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21课 芦花鞋 教学设计(1课时)
一、教材分析
《芦花鞋》一文选自曹文轩长篇小说《青铜葵花》,主要写了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一起动手编织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麻油地镇上去卖的故事,赞美了青铜勤劳、淳朴等美好品质。课文比较长,用空行的方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第二部分写在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劝说坚持去镇上卖芦花鞋。第三部分写几个城里人买了十双芦花鞋。第四部分写了青铜卖最后一双芦花鞋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
2.默读课文,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体会青铜勤劳善良、乐观坚强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检查预习
(一)以图入文,激情引趣
1.出示芦花鞋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鞋。
2过渡:这就是芦花鞋。它有着一段美好的故事。那感人的情节,那纯真的情感,萦绕在每个读者的心间。相信读了芦花鞋的故事,你定会爱上芦花鞋。
(二)回顾字词,检查反馈
1大家都进行了预习,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出示:
(1)给下列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搓手( chūo cūo ) 遗憾( hàn gàn) 祈求(qǐ qí) 雪屑( xiè xiāo)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稻草 ( )的街面
( )的绒毛 ( )地望着
( )的芦花 ( )的寒冷
2.指名答。第一题的四个词语正确认读后,指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意思。
3.小结:同学同学们通过自主预习,不但学会了生词,还积累语言。
板块二 对比读文,梳理情节
(一)回顾长文,发现不同。
1.本单元的课文很长,而且都是分几个部分写的。《小英雄雨来》用序号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用小标题标示每个部分,《芦花鞋》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它是采用什么方式标示的呢?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2.交流
课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是用空行的方式隔开的。
3.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4.交流
第一部分: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编织 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第二部分: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劝坚持去镇上卖芦花鞋。
第三部分:风雪中,一群城里人买了青铜剩下的十双鞋。
第四部分: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人追来向青铜买芦花鞋,青铜决定脱下自己脚上的鞋卖给他。
(二)多样提炼,概括内容。
1.弄清了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我们就可以小标题串联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还记得我们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时,都用了哪些方法来列小标题?
2.学生尝试用同样的方法提炼本课的小标题。
3.交流,要求:先说小标题,再说方法。
指名说。
(1)第一种方法:紧扣课题“芦花鞋”,按事情发展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一部分:编芦花鞋。第二部分:卖芦花鞋。第三部分:芦花鞋卖光了。第四部分:最后一双芦花鞋。
(2)第二种方法:围绕谁干什么,选用文中的关键语句来概括。
第一部分:全家人编织一百零一双鞋。第二部分:青铜拿起最后十双芦花鞋,跑进雪地里。第三部分:城里人二话没说,就付了钱。第四部分:青铜卖了脚上的芦花鞋,赤脚踏过积雪。
4.试用小标题串联法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自主练习。
(2)交流。
冬闲时,青铜全家精心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有青铜拿到镇上去卖,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劝说到镇上去卖剩下的十双鞋,一群城里人意外地买光了他的鞋。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人追来向青铜购买芦花鞋,青铜脱下脚下的鞋卖给他,赤着脚走回家。
板块三 话题引领,品析感悟
(一)细心研文,批注感悟。
这篇文章篇幅很长,哪些内容令你印象深刻 再读课文,根据学习单的要求勾画相关的词句,批注自己的感受。
1.文中多处出现关于芦花鞋的描写,画出印象深刻的内容,用关键词批注自己的感受。
2. 文中多处出现关于青铜的描写,画出印象深刻的内容,用关键词批注自己的感受。
3.学生自主阅读,圈画批注。
(二)欣赏芦花鞋,感受美好
1.青铜一家人编织的芦花鞋是一种怎样的鞋?
(1)自主阅读,提取信息,完成表格。
有关芦花鞋的词句
材质
样子
给人的感觉
买鞋人的表现
(2)交流预设。
有关芦花鞋的词句
材质 柔软的芦花、金黄的稻草
样子 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给人的感觉 那些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买鞋人的表现 ......嘴里啧啧啧地感叹不已。他们忘记了它们的用途……在这清新的空气里,格外分明。
2.品析语句,写下批注。
(1)材质、样子。“柔软的芦花” “金黄的稻草”直接写出了芦花鞋的美丽与舒适。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两双鞋比喻成四只鸟窝、两对鸟,体现出芦花鞋带给人的亲切、温馨的感觉,里面包含着满满的爱。
(2)买鞋人的表现。描写了卖鞋人一系列的动作,从“啧啧啧地感叹不已”“抚摸”“闻了闻”“一股稻草香”可以看出买鞋人对芦花鞋的喜爱,借城里人看见芦花鞋的反应来写芦花鞋的艺术之美。
3.感情朗读。
芦花鞋美,作者的语言也美,读读你喜欢的句子。
4.小结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地语言,把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结合起来,写出了芦花鞋的“暖和”“美观”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芦花鞋的喜爱是之情。
(三)走近青铜,体会品质
美观暖和的芦花鞋,和这篇故事的主要人物、事件有什么关联呢?让我们走近主人公青铜。
1.课文主要写了青铜的几件事?(采芦花、买芦花鞋)
2.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青铜?
(1)小组学习,根据文字特点选用汇报方法。
(2)全班交流,分享收获。
活动一:描画青铜采芦花。
给青铜画张采芦花的连环画,你会画怎样的背景 摄取哪些特写镜头
出示:青铜拿着一只大布口袋,钻进芦苇荡的深处,挑那些毛茸茸的、蓬松松的、闪着银光的芦花,将它们从穗上捋下来。
提示:以“毛茸茸、蓬松松、闪着银光”的芦花丛为背景,紧紧扣住“拿、钻、挑、捋”这些动词,将青铜采芦花呈现出来,从而刻画出一个勤劳能干的青铜形象。
活动二:合作表演卖芦花鞋。
课文二、三、四部分着重记叙了青铜卖芦花鞋的过程,面对重重困难,青铜是怎么做的
提示: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9自然段,然后设计在家里在街头两个不同场景里的不同人物奶奶妹妹、买鞋人,关注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情描写,体会他面对苦难坚强乐观、淳朴善良的性格。注意设计以下内容:
大雪天,青铜不顾天气寒冷,不顾家人的劝说,坚持要到镇上去卖鞋。他怎么说的
在这大雪天里卖鞋,青铜付出了更多的辛苦,可他没有因为买鞋人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格。他是怎么想的
3.总结追问:小小的青铜勤劳善良,坚强乐观,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这么做
提示:为了一家人这一笔很重要的收入,为了能让妹妹安心上学。青铜主动为家人分忧的责任感,让我们感到青铜长大了。
板块四 体悟成长,拓展阅读
(一)话成长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在苦难中成长的少年—青铜。谁能说说你对成长的理解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这是作家曹文轩在《青铜葵花》封底上写给读者的,相信我们会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出示: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二)拓阅读
同学们,《芦花鞋》这个故事节选自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这本书讲述了青铜与葵花成长中的故事,书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好感人的故事。课后,请大家继续走进《青铜葵花》,去领略它的精彩,并且把你的阅读感受跟同学们分享。
板书 :
21*芦花鞋
青铜
做芦花鞋 卖芦花鞋 城里人买鞋 卖最后一双鞋
勤劳 淳朴
课堂作业本答案:
1.照样子,抄一抄,写一写。
示例:沉甸甸 红彤彤 亮晶晶
2.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卖芦花鞋 城里人买鞋 卖最后一双鞋
空行标示
3.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