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5.3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知道平面镜成虚像,并且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镜中像的位置 。
常识性了解生活中的球面镜。
过程与方法
体验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
通过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描述现象,归纳规律的能力。
在实验中观察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物理的对称美,并体验到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在用多种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后, 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拓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质疑:
『魔术』
老师给学生们展示空粉笔盒,故做着急:“没粉笔,怎么写板书?”
老师:“我来变出一些粉笔”
变魔术.
老师:“大家猜想可能是怎么回事?”
这里的主要道具是咱们每天都接触到的镜子,表面平的那种平面镜,老师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方法来变魔术的,那平面镜是怎样成像的呢?盒子的奥妙在哪儿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屏幕展示:教师在镜子前的照片 宛若双胞胎的照片或参考桂林山水、水面等图片.
教师: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我们来说说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用板书记录
教师:如果我后退,就是物体在远离平面镜时,像有没有变化?
学生:像变小.
教师:那物体离镜面的距离变远,像离镜面的距离有变化么?
学生:像变远
教师:我们知道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方法.现在我们想验证一下刚才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所总结出的这几条成像特点是否正确,我们需要什么器材呢?
学生:平面镜.
教师:平面镜有,但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如何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呢?
教师:现在我们每个人利用桌上这块平面镜,找找自己的像,看你能找到这个像的准确位置么?
教师:谁能确定像的准确位置?
学生讨论,思考。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要探究的问题?
1、你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什么位置?能用光屏接收吗?
2、像的大小与你自己一样吗?
3、你在镜子前移动时,镜中的像如何移动?
4、你在镜中看到的一切是否在镜中真实存在?
5、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如何?
教师用小黑板展示上述的问题。
以上所有问题我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亲自实验探究,得出结果。下面是提供给同学们的器材,先同学们用玻璃作实验,后用平面镜作实验。比较一下,为何我们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
学生操作,老师边辅导,边巡逻提问辅导。
最后抽一组同学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物点与玻璃的距离(cm) 相应像点与玻璃的距离(cm)
A B C A’ B’ C’
总结实验:
1、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关系是 。
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 。
即: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与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物像左右颠倒。也就是说:物像与平面镜对称。
三.平面镜成像原因
此处用课件展示讲述
问: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物体
教师提示:只有物体上某点S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眼内,这点才能被看见.物体上各点射出的光都进入眼内,整个物体就都被看见了.
现在我们就运用光的反射来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师控制电脑逐步演示蜡烛的平面镜成像过程,同时进行讲解:
①在蜡烛上任选一点S.
②眼睛看着平面镜,进入人眼的光只可能是S入射到镜面上的反射光.
③从S发出的光中任选其中两条入射光线,得到他们的反射光线.
④如果人眼正处在这两条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眼睛会觉得这两条光线好像是从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发出的.我们把S′叫做S的虚像.
⑤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虚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师:在实验中把放在平面镜后面的棋子B移开,在平面镜的背后能否看到A的像?
师:用白纸作屏幕放在该处,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不能出现象?
师:我们把这种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做虚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屏幕接收.顺便说一下:能够用光屏接收的像称为实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就像“镜中花,水中月”你们能明白其意思吗?
师:平面镜成的像和小孔成像的像有什么区别吗?
平面镜成虚像(板书)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检测:出示多媒体上的自测题,限时完成。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