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英国广播公司,也就是BBC,在1999年和2005年先后举办了“千年思想家”和“古今最伟大哲学家”调查,结果都是卡尔·马克思位列第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在全球热销,掀起一股“回到马克思”的学术浪潮。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回望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再到遭遇挫折,以及当前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的的历史轨迹中明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的魅力在于,科学从不凭空预言,而是用真理说话。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议题一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如何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4.工人运动与科学社会主义有何关系?资本主义剥削下的残酷现实漫画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这一现状会加剧什么的对立?残酷现实之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畅想未来理想社会……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理想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1.空想社会主义(1)背景:①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②一些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2)地位: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3)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结合教材P11探究与分享的内容,完成下表。时期 代表人物及著作 主要思想(特点)(3)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时期 代表人物及著作 主要思想(特点)16世纪初至17世纪末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18世纪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马布利《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19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4)评价空想社会主义①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A.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B.表达对未来思想社会的诉求C.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倡导建立“实业制度”,采用说服的方法,结果钱财花光,他的理想未能实现。倡导“和谐制度”,寄希望于富翁出资,结果没有富翁支持他。在美国买地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结果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无法持续下去结合教材P12探究与分享,思考: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4)评价空想社会主义①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②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A.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B.表达对未来思想社会的诉求C.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A.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未能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B.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想法天真,路还不对)C.根本原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在资本家残酷剥削下,丝织工人和手工业者等广大工人生活极为困苦,他们开始了激烈的反抗……请结合教材和史实,总结三大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思考它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内在联系?2.工人运动(1)标志: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结合教材P12~P13相关链接,思考:从斗争形式来看,三大工人运动为什么会最终失败?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思想理论的斗争。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名称 时间 斗争目的 斗争形式 结果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1 提高工资 经济、政治斗争 失败英国第二次宪章运动 1842 获得选举权 政治斗争 失败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4 反抗资本家的过度剥削 经济、政治斗争 失败小结: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空想社会主义议题二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什么,有何意义 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3.《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是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经济支持。教材P13~P14探究与分享: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①创立过程: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②意义和影响: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发现)(2)剩余价值学说①创立过程: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②意义和影响: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拓展空间原料房租100元工人工资100元生产出的商品卖了400元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400-100-100=200剩余价值(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地位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注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有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正是这两个伟大的发现,把社会主义的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恩格斯谈谈这两大发现,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有何意义?1.个人经历和努力2.当时的历史环境3.社会上的哲学思想总结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有了思想来源,有了历史前提,又有了理论基石,科学社会主义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来了!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1.思想来源——2.历史前提——3.理论基石——千呼万唤始出来旷世宣言惊风雨1848年2月,整个欧洲被一本只有区区一万多字的小册子震动了,这本小册子的问世,无异于一颗惊雷,使欧洲革命的火焰烧得更旺了。170年来,这本小册子被翻译成了200多种文字、数千个版本,在世界各地传颂。它的名字,就是《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感受《共产党宣言》的力量“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②《共产党宣言》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感受《共产党宣言》的力量“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指出:“代替那存在这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感受《共产党宣言》的力量3. 《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内容和意义: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指出:“代替那存在这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从领导社会变革的力量看)(从未来社会蓝图看)4.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比较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异同(《金版》P10)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阶级本质 没有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科学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明确了资本主义阶级剥削的本质革命斗争 否认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 主张通过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群众 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肯定了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明确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规律 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 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社会 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处于理想状态 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联系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知识总结』 区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①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而空想社会主义则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和正义出发来探讨社会发生变迁的原因。②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找到了现实的道路。空想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从没有理性的社会向有理性的社会过渡。③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能够承担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现实的物质力量——社会化大生产的主体——觉悟了的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总结: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思想来源——2.历史前提——3.理论基石——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议题三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1.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2.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什么样的?3.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起起伏伏?130多年前,《国际歌》在巴黎公社被镇压下悲壮诞生,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战歌,成为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党歌,变成响彻全世界的永恒歌声。1.巴黎公社(1)措施: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限制公职人员等方式,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2)结局:仅仅存在72天,就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3)意义和价值:马克思评价:“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2.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2.十月革命的胜利(1)过程(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时间:领导力量:结果:1917年10月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当日,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 ,于1917年11月9日凌晨通过。《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法令宣布实行土地、森林、矿藏、水流等资源国有化。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禁止买卖、出租和出典土地。所有的土地和地下的宝藏都是全民的财产。土地平均使用,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土地法令的实施使俄国农民无偿地得到1.5亿公顷土地 。结合材料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探究分享2.十月革命的胜利(1)过程(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时间:领导力量:结果:1917年10月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1945年建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46年建立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1947年建立的: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48年建立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1949年建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链接: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4.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一夜之间使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遭到重大挫折。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些人对科学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吗?有人认为:诞生于19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再适合现代的发展了,而且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现实也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过时了。观看视频《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联系实际,结合本课学习主题,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和瞩目成就说明了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的巨大成就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仍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是不过时的。5.社会主义运动终将走向光明(1)原因: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②从人类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2)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道路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之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站 起 来富 起 来强 起 来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诞生标志:历史前提: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内容和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堂小结实践理论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严重曲折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不可动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