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2、理解诗的内容, 学习本诗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3、从意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素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 李杜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创作背景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天宝三年,李白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荒地”龙标做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赏诗韵:注意字音,找出韵脚,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诵读诗歌七言绝句的节奏:“二二三”或“二二一二”“二二二一”读出节奏读出感情xīxītí会诗意: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降职即布谷鸟,又称“杜鹃”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鸣,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杨花(漂泊不定)子规(暗含悲痛)左迁(贬谪之远)愁心托明月(牵挂思念)写景叙事抒情结构梳理首句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哪个词说明了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远?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诗句解析①点明时令:暮春时节。②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③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五溪”一词可见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远,路途的艰辛,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的深切关怀之情已力透纸背。这两句传达出诗人为友人的不幸而感到悲伤的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我把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的西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首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 ),表达了诗人的( ),抒发了对友人( )和( )的思想感情。拟人明月人格化忧愁与无奈遭遇的惋惜同情关切这句话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共有三层: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请从修辞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做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艺术手法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情景交融,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主旨归纳小结要点1.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2. 了解并积累相关意象:杨花:身世飘零,孤苦无依子规:悲凉孤独明月:相思3. 写作手法:拟人、想象、借景抒情4. 此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同情和思念之情。课堂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 , 唐代诗人。字 ,号 。有诗仙之称。2、“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3、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 。 4、“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 手法,抒发了 。5、三、四两句抒情,运用 修辞 ,表达了 。课堂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 李白 , 唐代诗人。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有诗仙之称。2、“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贬官、降职 。3、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 4、“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 融情于景 手法,抒发了 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龄被贬的悲哀与同情。。5、三、四两句抒情,运用 拟人 修辞 ,表达了 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链接中考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3分)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了铺垫。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和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真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和对老友此番跋涉的一片安慰深情。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杨花子规漂泊无定不如归去写景明月陪伴友人抒情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离愁别绪关怀、思念杨花子规漂泊无定不如归去}写景明月托月寄情随君赴远} 叙事抒情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板书设计闻道 悲痛过五溪迁谪之远道路之艰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约·诺里斯教师寄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