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第一章~第三章) 课件 (67页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第一章~第三章) 课件 (67页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三章 物态变化
01
PART ONE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思维导图
机械运动
运动的
描述
常见长度估测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参照物、选取原则
单位
机械运动
时间的
测量
基本单位
单位换算
测量工具
停表的读数
误差
误差
错误
运动和静止
的相对性
长度的
测量
单位换算
平均速度
比较物体运动
快慢的方法
速度
定义
单位换算
常考速度
的估测
匀速、变速
直线运动
运动的
快慢
公式
常见时间估测
例1 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
D.以老鹰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D
考点1、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有变化 → 物体运动
无变化 → 物体静止
②判断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①选定参照物
知识链接
考点2、刻度尺的读数
例1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2.61cm
0.1cm
例2 sAB= cm
4.00
考点2、刻度尺的读数
40.0cm
考点2、刻度尺的读数
例3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
小车从 A 到 B 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
1cm
长度的测量工具为   .
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   、   、
   和零刻度线的位置(如图甲).
 单位 
 分度值 
 量程 
 刻度尺 
知识链接
下图是用停表测量校运动会上男子3000m比赛成绩,从开始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min________s。
5
37.5
考点3、停表的读数
考点3、停表的读数
停表的读数为:    s。
140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实验原理:
2、测量仪器: 、 ;
3、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4、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5、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会越来越 ,说明小车在做 运动;
刻度尺
停表

同一位置

变速直线
考点4、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考点4、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误差分析:①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vAB 会如何变化?
②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vAC 会如何变化?
考点4、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不能让小车从中点由静止释放,因为 。
小车运动到中点时的速度不为零
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 s-t 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4 m/s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 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B 


考点5、速度的图象
考点6、速度的计算题
一列队伍长 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 100m 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
A.60s B.50s
C.40s D.20s
A 
例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易错题
A
02
PART ONE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 声现象 思维导图
声现象
声音的利用
噪声的危
害和控制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产
生和传播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来源
等级
音调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频率
响度
音色
生活举例
控制噪声
超声波和次声波
例1 笛子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它的发声原理是( )
A. 空气柱振动 B. 嘴唇振动
C. 手指振动 D. 笛子外壳振动
A
考点1、判断声源
例2 用嘴吹 笔帽 能够发出鸣叫声,这个声音的声源是( )
A. 嘴 B. 笔帽
C. 空气 D. 手
C
考点1、判断声源
例3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中,钟声是由于钟受到木棒撞法击后产生________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听到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中的.
小斌、小丽两位同学用纸杯和细线制成了“土电话”,并在相距很远的地方进行了通话交流。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2、判断传声介质
振动
空气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例4 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
A. 铁管、水、空气
B. 水、空气、铁管
C. 空气、水、铁管
D. 水、铁管、空气
考点3、固液气传声特点
A
你知道五线谱中不同位置的音符表示
声音的什么不同吗
表示声音的(音调)不同
考点4、区分声音的三特性
思考:按下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考点4、区分声音的三特性
思考:按琴弦的不同位置,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考点4、区分声音的三特性
思考: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考点4、区分声音的三特性
敲击不同质量的编钟,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考点4、区分声音的三特性
例 .如果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但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音调
响度
判断:用同样的力敲质量不同的编钟,质量大的发出的音调低。

针对训练
思考:向暖水瓶中灌水时,暖瓶何处飞来声,声音的什么一直在变化?
空气柱振动发声,
发出声音的音调在变高
考点4、区分声音的三特性
大家来找茬!
①声音越尖细,音调越低。
②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
③医生用听诊器“听”心脏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④发声体的材料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相同。
⑤“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⑥旋转二胡的弦轴,增加弦的松紧度,弦越紧,音调越高。
⑦轻敲和重敲桌面,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⑧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绷的越紧,发出声音的音量越大。
⑨用同样的力敲质量不同的鼓,质量大的鼓发出的音调低。

×
×

×
×
×
×

例5 用大小不同的力按钢琴的同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不同琴键,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4和小提琴的C调4,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音调
响度
音色
考点4、区分声音的三特性
例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随着水面的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升高
D.乐音的音调和响度若相同,其音色不一定相同
A
音色
暖水瓶内的空气柱变短,振动频率变高,音调升高
考点4、区分声音的三特性
例题: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频率
实验题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
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变小”),听其响度 (选填“变大”、“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
变大
变大
振幅
实验题
(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钢尺的振动频率小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实验题
考点5、神奇的水琴瓶
思考:敲击盛有部分水的玻璃瓶时,发声体是什么?
用嘴吹瓶口时,发声体又是什么?
视频:神奇的水琴瓶
水杯和水
低 
针对训练
空气柱

高/大


针对训练
例7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波形图可知,________图所示声音的音调高,________图所示声音的响度大。


振动1次
振动2次
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振幅小,响度小
振幅大,响度大
考点6、波形图判断声音特性
考点6、波形图判断声音特性
例8 判断:甲每秒钟振动次数比乙少。( )

a、d 
考点7、实验:探究琴弦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琴弦粗细
a、c 
d 

编号 规格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80 0.5
在探究琴弦音调高低与什么有关时,选择 A、B 研究后发现音调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琴弦的材料、长度相同时,琴弦的横截面积越小,音调越高。
变式
编号 规格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80 0.5
若有同学选择 C 和 D 进行研究,得出“琴弦横截面积越小,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一样
变式
(2021阳江市江城区模拟)雅白县阳江一中路段安装有如图所示的隔离装置,以减弱车辆行驶噪声对学生的干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驶噪声主要是由汽车周边空气振动产生的   
B. 此处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车速越快,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D. 该隔音装置可以防止噪声传入学生的耳中
C
考点8、噪声的防治
链 接 中 考
(2018 汕头中考)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C
03
PART ONE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思维导图
物态变化
汽化的
两种方式
六种物态
变化
实验室温度计、寒暑
表及体温计的区别
蒸发
沸腾
晶体
非晶体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晶体、非晶
体的熔化和
凝固
定义及单位
摄氏温度
常见温度的估测
温度与
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
用及读数
【记!】
1、声音在15℃下的传播速度
2、人的步行速度
3、自行车的速度
4、标准大气压下,
①冰水混合物
②沸水
③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
340m/s
1.1m/s
5m/s
0℃
100℃
0℃
常考数值
判断对错
1. 考场中大家静默答题,环境噪声大约是35dB( )
2. 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120dB( )
3.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4km/h( )
4.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大约5s( )

×

×
针 对 训 练
固态
气态
熔化
凝固
(吸热)
(放热)
液态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考点1、六种物态变化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B
针 对 训 练
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如图甲是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的白色的霜,是凝固现象
B. 如图乙是蒸包子时冒出的“白气”,这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C. 如图丙是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这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D. 如图丁是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的“烟雾”效果,“烟雾”是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
针 对 训 练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针 对 训 练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侧壁 
考点2、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水中 
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考点2、温度计的使用
小明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上方空气流速、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水的温度的关系”实验中。
(1) 他在一个桌面上放三块相同的玻璃板,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发现C玻璃板上的水先干,其次是B,最后是A。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水上方空气流速和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 越大,水蒸发的越快。
水的温度
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考点3、实验题(蒸发)
(2) 他又在三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冷水、温水和热水,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相同。他要探究的问题是:“ 的关系”。
(3)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上方空气流速的关系”时,小明用嘴对着水吹气来改变水上方空气流速,这种做法有哪些不妥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
用嘴吹可能会改变水的温度和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考点3、实验题(蒸发)
(1)小明用图甲的装置实验时,发现碘锤玻璃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他认为是因为碘从  态直接变成了  态,发生升华现象.
 气 
(科学探究)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
 固 
考点4、实验题(碘)
(2)经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 ℃.根据这些资料,小华认为小明所做的实验,碘也经历了先   再   的物态变化过程,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3)小华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能说明碘升华吗
   (选填“能”或“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
 .
中温度不变,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只能升华 
 水在沸腾过程
 能 
 汽化 
 熔化 
考点4、实验题(碘)
考点5、液氮冰淇淋
视频:液氮冰淇淋
D
针 对 训 练
考点6、干冰放入水中
整理以下笔记!!!
1.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无熔点。
2. “冻豆腐”小孔的形成:
孔内的水先凝固成冰,冰再熔化为水形成的。
3. 液氮冰淇淋四周冒“白气”,白气的形成原因:
液态氮汽化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
4.干冰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