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2022-2023学年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2022-2023学年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3)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同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2)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声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1.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
四、教学难点
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动物的声音、自然的声音、机械的声音等。
【过渡】进行思考,讨论一些问题,动物都能发声吗 举例说出各种动物(狗、猫、鸟、蝉等)是怎么发出声的 你是怎么会听到声音的 声音是什么 声音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自由发挥,把学生带入声的世界,在讨论中切入本节主题:声的产生和传播。
(二)讲授新课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又叫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声源是指具体的发声部位,如人在说话时的声源不能说是人,应该说是声带.记住几个易混的声源:蝉叫的声源是腹膜;笛子等管乐器的声源是空气柱;向暖瓶中灌水的声源是空气柱;气球爆炸的声源是气球周围的空气;
2.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与水波相比较引出声波。进行如下描述:“……这样空气中就形成密疏相间的波动,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可以以鼓心为中心,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圆,把空气的密和疏向四周传播形象地画出来。
通过对两种现象进行比较,引出声波的概念。鼓面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并且这个振动由近及远地传播,声波是声源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体)中的传播。振动的传播,实质是能量的传播,就像小石子在水面激起水波,水波使小纸片上下运动。因为声波有能量,所以声波传入耳中会使耳膜振动,我们就感觉到了声音。
3.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和液体中也能传播。为什么运动员在水下能听到音乐进行花样游泳 或让学生自己举例说出固体和液体也能传声。
声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学生可进行猜测,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提出证明猜测正确性的方法。学生可能提出许多方案,只要学生说出把声源放到真空中和不在真空中所产生的情况进行比较,都是正确的,并对其进行鼓励。
像教材中一样安排“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初步认识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比如罩内手机的应答声是怎么传到耳中的 当抽气机抽去罩内的空气时手机的应答声音变小,让空气重新进入罩内时,声又变大,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始终能看罩内手机屏上信号的显示 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探究过程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进行猜测与讨论,然后再得出结论。如玻璃罩内手机的应答声变化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虽然听不到真空中的手机的应答声,但能看到显示,说明了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船上的人是怎么会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的 暖气管是怎么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的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能听到声音所需要的条件。
4.声传播的速度
提问:田径比赛时发令枪的烟雾和枪声应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远处先看到烟雾后听到枪声
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知道光和声的传播都需要时间,从而引出声速的概念。但光比声传播的速度快得多,因此远处的观测者先看到烟雾后听到枪声。估测声速时可忽略光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测出从看见发令枪冒烟到听到枪声所需要的时间,就可估测出的声速。这种估测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再让学生想出其他测声速的方案。只要学生说出要测出声速,必需测出声源到接收器的距离和声源振动到被接收器接收所需要的时间,利用v=s/t 就可。
声的传播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可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引导学生看声速表,幷对各种不同介质进行比较,知道声速与温度和介质有关,在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认识到固体中的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5.人怎样听见声音
人耳的基本结构: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神经。
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传到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号传入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重难点精讲
声音的传播条件
(1)声音靠介质传播。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登月的宇航员无法直接交谈的现象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通过水波来类比声波
(四)归纳小结
【过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解释。
六、板书设计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可以传声,且传声效果依次减弱。
4.声传播的速度
5.人怎样听见声音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就教材内容而言,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为常见所以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从课堂开始课程就要提出新颖的名词概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动力。 对于本课的难点,也就是对声波的理解,本课采取了大量的实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慢慢升华到理性认识,使得学生在实操、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于声音本质的认识。 从教学手段上看,是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的有机结合。本节课设计大量简单有趣的实验,重视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又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