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4章 探究欧姆定律一、知识梳理(1)知道什么是电阻。(2)知道电阻的各种单位及其换算单位。(3)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4)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中的电流(5)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6)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7)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8)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9)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10)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等实际问题。二、题型、技巧归纳1.在下列各物理量中,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是( )A.电压 B.电阻 C.电流 D.电荷量2.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C.在电压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对同一导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不变3. 某同学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调换了位置,闭合开关S后,下列现象中会发生的是( )A.电压表烧坏 B.电流表烧坏 C.小灯泡烧坏 D.小灯泡不亮4. 在治理酒后驾车中,酒精检测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甲是酒精检测仪,图乙是检测仪的简化电路图,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阻,该电阻阻值与酒精气体含量的关系如图丙,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 )A.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B.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C.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 D.传感器的电阻越大5. 如图1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V时,R甲=0.4ΩC.如图2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阻是15ΩD.如图3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4A归纳小结1. 导体的电阻①提出电阻概念,师指出:电阻虽然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也有阻碍作用,物理学中常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②为了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就要比较电阻大小,要比较电阻大小就要规定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中电阻单位是“欧姆”(Ω),还有千欧(kΩ)、兆欧(MΩ)。2. 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有关。3. 电阻器滑动变阻器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作用: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逐渐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有时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构造:滑动变阻器由瓷筒、套在瓷筒上表面涂了绝缘漆的电阻线绕成的线圈、瓷筒上方架在绝缘架上的金属棒以及套在金属棒上的滑片组成。滑动电阻器的使用使用方法:从结构上可以看到,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通常使用时只需使用两个接线柱即可,要使滑片移动时,能够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流或部分分压需:A.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电路串联。B.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时“一上一下”,不能同时使用上面的两个接线柱(R=0),也不能同时使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R=定值,即最大值),这样就起不到改变电路中电阻的作用的目的。C.为了保护电路,在通电前应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D.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4. 欧姆定律。①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关系。这个规律就叫欧姆定律。②用公式表示为:I=U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V),R表示导体的电阻(Ω),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A)③变换式为:U=IR R=5. 欧姆定律的应用①电流规律:串联:I=I1=I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I=I1+I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规律:串联:U=U1+U2.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并联:U=U1=U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③电阻规律:串联:R=R1+R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并联:1 /R =1 /R1 +1 /R2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6.伏安法测电阻7.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⑴“短路”从狭义上讲就是电源的“+”“一”极之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接把“+”极和“一”极连接起来,短路由于电阻很小,电流会很大,很可能烧坏电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⑵普通短路有两种情况:①电源短路,即电流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直接由正极经过导线流回负极,容易烧坏电源。②用电器短路,也叫部分电路短路.即一根导线接在用电器的两端,此用电器被短路,容易产生烧毁其他用电器的情况。参考答案二、题型、技巧归纳1.【答案】B2. 【答案】C3.【答案】D【答案】A5.【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