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份)

资源简介

4.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掌握如何做出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及其特征。
2.能力目标
联系实际,培养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牢固奉献意识,热爱人民的情感,在价值冲突中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
【重点和难点】
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元代大学者许衡有一天外出,因为天气炎热,感到口渴难忍,而路边恰好有一排梨树,同行的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何不摘梨解渴呢 ”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那人笑他迂腐,说“世道这样乱,梨树的主人是谁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顾忌吗 ”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1)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许衡为什么会作出上述选择 谈谈你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理解。(2)许衡的行为选择与他的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 2008年11月7日在“神舟七号”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总结“神七”飞行成功的四点启示,其中两条是:第一是科学发展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广大航天工作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科学统筹、协调推进,促进了栽人航天工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对祖国的赤胆忠诚。 神七飞行成功的这两点启示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1)这首诗中,被统治阶级的价值选择和统治阶级的价值选择是什么 (2)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3)这首诗主要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什么特征 毛泽东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胡锦涛同志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1)几代中央领导共同的价值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4.11.1《社会发展的规律》学案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2、能力目标
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解决的办法,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全面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逐步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
【重点和难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6页虚框,分析其中的相关问题2、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指出了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农业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材料二: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有人称这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次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1)请分析材料一包括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2)经过30年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在世人面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 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1)你能从材料中看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是什么吗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发展规律 4.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1)材料表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这种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实现的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选择题l,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的,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B、实践 生产活动C、社会存在 生产活动 D、意识 社会存在2.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票决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新名词,彰显了执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说明了(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D、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依赖的3.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儿”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存在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4.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哲学角度来说,这是因为( )A.传统的思想意识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D.正确的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5.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与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不珍惜劳动成果、挥霍浪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主要说明了( )A.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D.社会存在具有客观物质性6.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以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B.社会是物质的C.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7.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舶社会。”这句话说明(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起促进或阻碍作用C. 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D.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8.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D.这一矛盾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二、非选择题9.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循守旧的意识、闭关自守的意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意识、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意识等,已经受到很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大大加强了。而这样的意识又鼓舞、傲励着人们奋发向上,知难而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市场活动中出现和存在的东西,并非都是积极的、健康的、合理的。对于错误的、丑恶的东西必须给以抵制、批评和纠正,不能漠然视之,更不能任其泛滥,让它们去腐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 材料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 结合材料中的事实,谈谈你对这些问题的认识。10.某校高二、一班召开“我看农村改革30周年”主题班会,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发言。 同学甲:改革开放30年来,从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这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 同学乙:我国的农村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较大等,中国的农村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发言。
【知识点拨】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在社会历史观领域,存在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这面种根本对立的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体现。其中对二者谁决定谁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标准。
2.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
(1)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总趋势:由低级向高级,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实现方式: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基本矛盾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在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不同,有对抗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区别,,因此,解决方法不同。
【学习反思】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学习,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天历史。”也有人说“时世造英雄”。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1)结合教材内容,对材料一、二的观点作出评价。(2)材料二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 2.材料一: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材料二: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给全世界人民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华丽炫目的灯光效果、源远流长的文化意境以及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更让世人惊叹的是整齐划一,美轮美奂、壮观的人阵制造了震撼的视觉效果。这些都凝聚了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心血。据统计,参与的演员及工作人员达28583人。材料三: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包产合同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在这里起步了。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最重要的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1)材料—说明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 (2)材料二告诉我们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 (3)结合材料三,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3.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温家宝总理在两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材料二: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认识。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选择题1.人民群众中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指( )A.工人阶级 B.农民 C.劳动群众 D.知识分子2.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人民群众与各级领导干部有着密切联系B.万事民为先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第一位的3.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论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人民群众可能创造真理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4,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书写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十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运用现代科技,用集体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这一奇迹。青藏铁路的奇迹表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成功的决定因素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④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A.①②⑧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是四川省西部一个普通村庄。2005年10月,滚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汤营三联农业公司,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汤营模式”。上述材料表明了(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从哲学上看,“以人为本”体现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唯物史观的要求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某村党支部书记坚信“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他利用自行研制的冬暖式大棚技术,带领全村致富后又无偿向全国300多个县市推广,许多农民因此走上致富之路。该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体现了共产党员在实践中A.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B.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C.发挥先锋模范作用D.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二、非选择题9.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广大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10.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
【学习反思】4.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公安一级英雄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多位亲人在地震中不幸难,但她依然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她表示要用救助他人来告慰亲人。她说:“孩子没有了,我们爱其他的人吧。纪念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着的人一起战斗。”由于几天的劳累过度,被送到了医院,但一醒过来,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点。1)材料中蒋敏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人生价值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 3)如果我们要拥有幸福的人生,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材料一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他死后,崔钰作诗: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袍未曾开。并指出他是良马,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材料二: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材料三:中央台《聚焦80后》:80后的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80后的人多数是独生子女,人们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自私、任性、责任心弱个性张扬…在四川灾区,在奥运赛场,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无私、坚强、乐观、奉献。80后的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创属于于自己的未来!阅读材料合作探究问题:(1)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什么 (2)雷锋同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3)结合材料三谈一谈,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个性发展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材料一: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的翟志刚被授予“航天英雄”的光荣称号。谁又能想到从神五到神六,“人气”极高的他两次入选梯队,却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他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从思想上、心理上、技术上时时做好准备。时刻在向人类生理的极限挑战,在磨练中摔打自己,锤炼自己的勇气。翟志刚终于在第三次入选载人航天任务梯队,最终登上飞向太空的“神舟”。 材料二: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不能补。”(1)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看,翟志刚的成功之路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