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知识点1:物质的三态1.讨论交流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水的化身,它们各是水的什么状态?它们的形状、体积又各具有什么特点?做一做:在纸盒中装入水,放入冰箱,待水结成冰后,取出,将冰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不断地加热下去,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冰先变成水,水又变成 ,最后消失不见了。答案:水蒸气除了水能发生状态变化之外,其他哪些物质也能发生状态变化呢?2.规律总结(1)水有三种状态: 态、 态、 态。通常所说的水是 态水,冰是 态的水,水蒸气是 态的水。(2)物态变化:物质从 转变为 叫做物态变化。答案:(1)固 液 气 液 固 气 (2)一种状态 另一种状态3.知识拓展(1)固态的冰有一定形状,也有一定体积;液态的水有一定体积,没有一定形状;气态的水蒸气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2)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①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体加热;②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酒精灯的火焰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准用嘴吹灭;④万一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铺盖。例1 下列情景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A.细铁丝在炉火中烧红 B.用力将不锈钢尺折弯C.眼镜落地镜片破碎 D.湿衣服在阳台上晾干解析:细铁丝烧红,温度变了,状态没变。将不锈钢尺折弯、镜片破碎是形状发生了变化,状态没变。湿衣服在阳台上晾干,水变成了水蒸气,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答案:D跟踪训练1. “林都”伊春,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下列现象的成因不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的早晨,河面飘荡着的白雾C.秋天果香扑鼻 D.冬天,飘落的雪花2.通常,液化气钢瓶内的燃气呈 态。打开阀门后,管道中的燃气呈 态。知识点2:温度的测量1.讨论交流物体的温度有高有低,那么,怎样知道物体温度的高低呢?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室温度计,你能说出它的构造吗?用小烧杯倒多半杯热水,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温度计在热水中应怎样放?应在什么情况下读数?怎样读数?2.规律总结温度计(1)构造:由玻璃泡、测温液体、毛细管、刻度等组成。(2)原理: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3)单位:温度计上的标度一般采用 温标,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4)使用方法:①测量前,应了解温度计的 和 ;②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 接触;③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应与被测物体保持 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答案:(2)热胀冷缩 (3)摄氏 摄氏度 ℃ (4)①量程 分度值 ②充分 ③稳定 接触 相平3.知识拓展(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将0℃至100℃之间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2)体温计:①结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更细,且略有弯曲。②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③用法:使用前要手拿体温计上方,用力地甩几下,使毛细管内的水银回到35℃以下。例2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水的温度是 __℃。解析:温度计在使用之前,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图甲是测烧杯中液体的温度,A中没有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中,B中没有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在液体中,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是C。乙中,两只温度计的分度值都是1℃,测冰的温度时,液柱上表面在0℃以下,测水的温度时,液柱上表面在0℃以上,进而就可读取被测温度。答案:量程;C;-2;88跟踪训练3.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A.37.0℃ B.37.5℃ C.38.0℃ D.38.5℃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跟踪训练 参考答案1.C2.液、气 气3.D4.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