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预习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word版有部分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预习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word版有部分答案)

资源简介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预习目标
(1)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探究过程。
(2)掌握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
(3)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2、预习范围
教材第3章三节内容
二、预习要点
1.成实像时,物近像变 ,成虚像时,物近像变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时先固定 位置,然后调整 的位置,最后移动 ,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
3.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
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
三、预习检测
1.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2. 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3. 将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
A.小于10cm
B.大于10 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1、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节课后(9:30左右),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2、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怎样呢?请同学们用相机实践证明。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等大、倒立的实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当物距为1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二、随堂检测
1.下列光学器材在使用时,得到的是放大实像的是(  )
A.用投影仪投影透明薄膜上的字面
B.用照相机拍摄远处的景物
C.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方的情况
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小部分
2.科学家在日光下用放大镜观察一小块金刚石晶体时,金刚石突然“消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是凹透镜
B.金刚石消失前,通过透镜看到金刚石缩小正立的虚像
C.以上事实说明金刚石与石墨一样,熔沸点都很低
D.太阳光被放大镜聚焦到金刚石上时,金刚石刚好位于距放大镜的光心的一倍焦距处
3.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cm
B.10cm
C.12cm
D.24cm
参考答案
预习案
A
B
A
探究案
凸透镜未正对太阳光
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
放大;倒立;投影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