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照相机、眼球的构造,眼睛的视物原理及成像的基本原理。(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2、预习范围教材第4章四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2.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方”或“后面”),需要配带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的实像。3.细心的小红,观察妈妈看报纸时要戴上眼镜,看电视时又摘下眼镜,她觉得妈妈的眼睛是 (填“近视”、“远视”)眼,妈妈配戴的眼镜是 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制成的光学原件还有 。(只需要填写一种)三、预习检测1.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B.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C.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D.眼睛能发光2.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了( )A.实物的等大的倒立的实像B.实物的放大的倒立的实像C.实物的缩小的倒立的实像D.实物的放大的正立的虚像3.做眼保健操对人的眼睛所起的作用是( )A.使眼睛漂亮B.缓解眼肌的疲劳,增强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C.使眼睛的瞳孔放大D.使玻璃体更透明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能看见课堂的书桌,讲台上的物体。这是因为什么?2、我们在银幕上有时会看到电影的慢镜头,慢镜头是由于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一种影视效果。对此,她是怎样做到的呢?3、 人眼的折光系统整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晶状体的调节可改变整个折光系统的焦距。请同学们课堂上探究一下:从看黑板到低头看课本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二、随堂检测1.照相机拍完2寸照片后改拍1寸照片,若被照人位置不动,则照相机应该( )A.向人移动,同时缩小暗箱长度B.远离人移动,同时缩小暗箱长度C.向人移动,同时增大暗箱长度D.远离移动,同时增大暗箱长度2.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3.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虚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参考答案预习案BCB探究案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线经过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每秒鈡拍摄数百张,放映24张先变大后再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