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预习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word版有部分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预习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word版有部分答案)

资源简介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预习目标
(1)知道估测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
(2)认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3)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4)知道测量有误差,掌握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预习范围
教材第5章一节内容
二、预习要点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英文表示为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英文表示为______。
3.______ 和 ______ 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三、预习检测
1.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速度为5 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 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
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 mm
2.小强和小明多次进行百米赛跑,但每次小强总比小明提前10米到达终点,现让小明靠近终点10米,小强仍在起点赛跑,则(   )
A.小明先到终点
B.同时到达终点
C.小强先到终点
D.不能确定谁先到终点
3.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质量50kg
B.身高160m
C.体温37℃
D.步行速度1m/s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1、如图所示是用机械秒表测量校运会上男子30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_____s.
刻漏是人类最早制造的不完全依赖天象、相对独立运行的计时仪器.刻漏以水等液体(也有少数例外,如水银或沙等)为工作物质,根据流水的量与流逝时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漏壶或箭壶中的水量变化来度量时间的.我国使用刻漏的时间非常早,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大约公元前2070年),约在汉武帝时期发明了浮箭漏.如图所示为单级浮箭漏示意图.漏,指漏壶;刻,指箭尺上的刻度;箭,就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浮箭漏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是播水壶,另一只是受水壶,因为壶内装有指示时刻的箭尺,所以通常称为箭壶.随着受水壶内水位的上升,安在箭舟上的箭尺随之上浮,所以称作浮箭漏.但这种浮箭漏计时误差较大,西汉时期的巨野铜漏日误差约为6分钟左右.经过人们的调整,东汉以后,我国刻漏的最好的日误差已经可以达到在20s左右.而欧洲直到1715年,机械钟的计时精度才达到日误差几秒的数量级.
(1)你认为单级浮箭漏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请你猜想一种减少(1)中误差的方法:______。
3、在家庭装潢时需要两卷细铜丝,王师傅买了两卷不同规格的细铜丝,一卷的商标上标注了铜丝直径d1=0.8mm,另一卷上的产品说明标签已脱落,此时王师傅身边没有刻度尺,能否利用较为简易的方法测出另一卷铜丝的直径?试写出你的测量步骤,并用字母表达另一卷铜丝的直径d2.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二、随堂检测
1.用最小刻度值是0.1毫米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 (  )
A.0.52毫米 B.0.53毫米 C.0.518毫米 D.0.052厘米
2.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刻度尺 B.温度计 C.电子秤 D.秒表
3.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表示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时间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h1min2s B.1min1s C.1h1min1s D.11h1min
参考答案
预习案
B
B
B
探究案
1、C
2、A
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