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微专题:数学求和—倒序相加法求和【考点梳理】如果一个数列{an},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可采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便使用了此法. 用倒序相加法解题的关键,就是要能够找出首项和末项之间的关系,因为有时这种关系比较隐蔽.【典例剖析】典例1.设,A.4 B.5 C.6 D.10典例2.已知一个有限项的等差数列{an},前4项的和是40,最后4项的和是80,所有项的和是210,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A.12 B.14C.16 D.18典例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均为常数),且.设函数,记,则数列的前项和为( )A. B. C. D.典例4.在进行的求和运算时,德国大数学家高斯提出了倒序相加法的原理,该原理基于所给数据前后对应项的和呈现一定的规律生成,因此,此方法也称之为高斯算法.已知数列满足,则( )A. B.C. D.【双基达标】5.已知数列,则( )A.96 B.97 C.98 D.996.已知函数满足,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20项和为( )A.100 B.105 C.110 D.1157.已知函数,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的方法,可求得( ).A.25 B.26 C.13 D.8.已知函数,则的值为A.4033 B.-4033C.8066 D.-80669.已知函数,数列满足,则( )A.2022 B.2023 C.4044 D.404610.对于函数,定义:设是的导数, 是函数的导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设函数,则的值为( )A. B. C. D.11.已知若等比数列满足则( )A. B.1010 C.2019 D.202012.函数,其中,记,则( )A. B.C. D.13.已知,(),则( )A. B. C. D.14.已知函数满足,若函数与图象的交点为,则( )A.0 B.n C. D.15.已知函数为奇函数,,即,则数列的前项和为( )A. B. C. D.16.设,根据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方法可以求得的值是A. B.0 C.59 D.17.已知正数数列是公比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且,若,则A.2018 B.4036 C.2019 D.403818.已知函数,则( )A.2018 B.2019C.4036 D.403819.已知函数,则的值为( )A.1 B.2 C.2020 D.202120.设函数,求的值为( )A. B. C. D.【高分突破】单选题21.已知某数列通项,则( )A.98 B.99 C.100 D.10122.已知是上的奇函数,,,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B. C. D.23.已知函数,若 ,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24.已知各项都不相等的数列,2,,,圆,圆,若圆平分圆的周长,则的所有项的和为( )A.2014 B.2015 C.4028 D.403025.已知是上的奇函数,,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B. C. D.二、填空题26.,且,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27.设函数,数列满足,则______.28.设数列的通项公式为该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_________.29.设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利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可得数列的前2020项和为___________.30.已知函数,满足(a,b均为正实数),则ab的最大值为______.31.设函数,定义,其中,,则______.32.设函数,,.则数列的前n项和______.33.现有函数,设数列满足,若,则的前n项和_________.三、解答题34.已知函数,数列的前n项和为,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函数.(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的值;(3)令,求数列的前2020项和.35.设,是函数的图象上的任意两点.(1)当时,求的值;(2)设,其中,求;(3)对应(2)中,已知,其中,设T为数列的前n项和,求证.36.已知函数对任意的,都有,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7.求和(1);(2),求;(3),求.38.对于序列,实施变换T得序列,记作;对继续实施变换T得序列,记作.最后得到的序列只有一个数,记作.(1)若序列为1,2,3,求;(2)若序列为1,2,…,n,求;(3)若序列A和B完全一样,则称序列A与B相等,记作,若序列B为序列的一个排列,请问:是的什么条件?请说明理由.39.已知为奇函数.(1)求的值;(2)若, ,求的值;(3)当时,,求证:.40.已知函数,.(1)若,求函数在的值域;(2)若, 求的值;(3)令,已知函数在区间有零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四、双空题4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设函数,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由于,故原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变换,考查倒序相加法.首先注意到要求值的式子的规律:第一个自变量和最后一个自变量的和为,第二个自变量和倒数第二个自变量的和为,依次类推.故猜想的值为常数或者有规律的数,通过计算可知,手尾两项的和为,由此求得表达式的值.2.B【解析】【分析】根据条件可得a1+a2+a3+a4=40,an+an-1+an-2+an-3=80,倒序相加可得a1+an=30,再代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知a1+a2+a3+a4=40,an+an-1+an-2+an-3=80,两式相加得a1+an=30.又因为,所以n=14.故选:B3.D【解析】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利用数列的和,求出通项公式,判断数列是等差数列,然后求解数列的和即可.【详解】因为,由,得,又也满足上式,所以,则为常数,所以数列为等差数列;所以,.则数列的前项和为,记,则,所以,因此.故选:D.【点睛】关键点点睛:求解本题的关键在于先由数列的前项和确定数列是等差数列,得出为定值,结合诱导公式,推出为定值,利用倒序相加法,即可求解.4.B【解析】【分析】利用倒序相加法得到,得到答案.【详解】依题意,记,则,又,两式相加可得,则.故选:B.5.C【解析】【分析】令,利用倒序相加原理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令,,两式相加得:,∴,故选:C.6.D【解析】根据函数满足,利用倒序相加法求出,再求前20项和.【详解】因为函数满足,①,②,由①②可得,,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其前20项和为.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性质及倒序相加法求和,属于基础题.7.C【解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再利用倒序相加法求和即可.【详解】解:,,即,设,①则,②则①+②得:,故.故选:C.8.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所以原式.考点:函数求值,倒序求和法.【思路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求值与倒序相加法.注意到原式中第一个自变量加上最后一个自变量的值为,依此类推,第二个自变量加上倒数第二个自变量的值也是,故考虑是不是定值.通过算,可以得到,每两个数的和是,其中,所以原式等价于个即.9.A【解析】【分析】先求得,然后利用倒序相加法求得正确答案.【详解】∵,∴.∵,∴.令,则,两式相加得,∴.故选:A10.C【解析】根据拐点的定义,求出对称中心,然后运用倒序相加法求值.【详解】,,令,得,且,关于点对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新定义的理解,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倒序法求和,属于中档题.11.D【解析】【详解】等比数列满足即2020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函数与数列相关性质,需要发现题中所给条件蕴含的倒数关系,寻找规律进而求出答案.12.A【解析】【分析】由条件结合对数运算性质可求,再结合倒序相加法求,利用裂项相消法求.【详解】,∴,,∴,故选:A.13.C【解析】【分析】利用累加法即可求出通项公式.【详解】解:∵,则当时,,……,,∴,化简得,又,∴,经检验也符合上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数列的递推公式的应用,考查倒序相加法求数列的和,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4.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的图像关于点对称,函数的图像也关于对称,然后利用对称性以及倒序相加法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函数满足,的图像关于点对称,而函数的图像也关于对称,设令,则,,令,则,,,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对称性应用,考查了倒序相加法求和,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中心对称点,属于中档题.15.B【解析】由已知可得出,可推导出,利用倒序相加法可求得数列的前项和.【详解】由于函数为奇函数,则,即,,,所以,,因此,数列的前项和为.故选:B.【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倒序相加法,解本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奇函数的性质推导出,进而得出,根据此规律结合倒序相加法求解.16.A【解析】【分析】根据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方法,运用倒序相加法来求解【详解】令 ①则 ②①②可得:故选【点睛】类比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求法,代入角度后列出和的表达式,采用倒序相加法来求出结果,在计算过程中还运用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本题只要理解方法不难解答17.C【解析】【详解】∵正数数列是公比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且∴,即.∵函数∴令,则∴∴故选C.点睛:倒序相加法求和,不仅应用在等差数列中,而且在函数中也有应用.等差数列中主要利用等差数列性质:若,则;函数中主要利用对称中心性质:若关于对称,则.18.A【解析】【分析】根据函数解析式可验证出,采用倒序相加法可求得结果.【详解】,,令,则,两式相加得:,.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倒序相加法求和的问题,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函数解析式确定为常数.19.C【解析】【分析】设,得到,再利用倒序相加求和得解.【详解】解:函数,设,则有,所以,所以当时,,令,所以,故.故选:C【点睛】方法点睛:数列求和常用的方法有:(1)公式法;(2)错位相减法;(3)裂项相消法;(4)分组求和法;(5)倒序相加法. 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20.B【解析】【分析】先计算出的值,然后利用倒序相加法即可计算出所求代数式的值.【详解】,,设,则,两式相加得,因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值的和的求法,注意运用倒序相加法,求得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1.C【解析】【分析】观察要求解的式子,根据给的数列的通项公式,计算是否为定值,然后利用倒序相加的方法求解即可.【详解】由已知,数列通项,所以,所以,所以.故选:C.22.C【解析】由在上为奇函数,知,令,则,得到.由此能够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由题已知是上的奇函数,故,代入得:,∴函数关于点对称,令,则,得到,∵,,倒序相加可得,即,故选:C.【点睛】思路点睛:利用函数的性质以及倒序相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先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得到函数的对称中心,再用换元法得到,最后利用倒序相加法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23.A【解析】【分析】根据,采用倒序相加的方法可得,从而得到,根据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小值.【详解】由题可知:令又于是有 因此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本题正确选项:【点睛】本题考查倒序相加法求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和的最小值问题.关键是能够通过函数的规律求得与的和,从而能够构造出基本不等式的形式.24.D【解析】【分析】根据两圆的关系求出两圆的公共弦,求出圆的圆心,得到,利用倒序相加法即可求得结果.【详解】根据题意知,圆与圆相交,设交点为,,圆,圆,相减可得直线的方程为:圆平分圆的周长,直线经过圆的圆心,,.的所有项的和为.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求数列和常用的方法:(1)等差等比数列:分组求和法;(2)倒序相加法;(3)(数列为等差数列):裂项相消法;(4)等差等比数列:错位相减法.25.B【解析】【分析】由在上为奇函数,知,令,则,得到.由此能够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由题已知是上的奇函数故,代入得: ∴函数关于点对称,令,则,得到.∵,倒序相加可得,即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借助函数性质处理数列问题问题,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理解.属难题26.【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求得,结合倒序相减法,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函数,可得,可得,则,可得,所以,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故答案为:.27.【解析】【分析】由题得,设,考虑一般情况,,即得解.【详解】由题得,,两式相加得,考虑一般情况,设,则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数的运算和倒序相加求和,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28.【解析】利用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知,再利用倒序相加法求和.【详解】,,,,,,…,,,,.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求三角函数的和,解题关键是找到,然后利用倒序相加法求和.29.【解析】【分析】由题设函数式易得,再由,应用倒序相加得,即可求数列的前2020项和.【详解】∵,又,∴,∴,∴.故答案为:30.4【解析】由,然后配对(用倒序相加法)可求和,从而求出的关系,可得出答案.【详解】由.所以,且a,b均为正实数.则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故答案为:4.31.0【解析】【分析】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由倒序相加法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所以由 ①则 ②由①+②得所以故答案为:032.【解析】【分析】由题设,讨论n的奇偶性求的通项公式,再求.【详解】由题设,,所以,即且n ≥ 2,当时,,当时,,所以,故答案为:.33.【解析】【分析】根据可推出,由此可采用倒序相加的方法求得,继而得的表达式,采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数列的前n项和.【详解】由得,,由,得,故,故,所以,则,两式相减得:故,故答案为:34.(1)(2)(3)【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由即可求解;(2)求出的表达式,由指数的运算即可求解;(3)结合(2)的结论,利用倒序相加法即可求解.(1)因为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所以,当时,,当时,,适合上式,所以.(2)因为,所以,所以.(3)由(1)知,可得,所以,①又因为,②因为,所以①②,得,所以.35.(1) 1 (2) (3) 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已知条件以及对数运算法则化简即可;(2)利用倒序相加求和法得到结果;(3)先化简,再放缩,最后根据裂项相消法求和,即证得不等式。【详解】(1),是函数的图象上的任意两点,,,且时,(2),,, ①, ②由①②,得:,,故;(3),,,,是单调递增数列,,所以,.【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考查数列前项和的求法,考查不等式的证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观察出,由倒序相加法求和,由,放缩后裂项相消法可求和,属于压轴题.36.【解析】【分析】由题得,所以….①….②,两式相加即得解.【详解】因为,.故….①….②①+②,得,.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37.(1);(2)若时,;若时,=;(3)【解析】【分析】(1)使用裂项相消法求和法;(2)时,转化为等差数列求和;时,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求和;(3)当为偶数时,转化为等差数列求和;当为奇数时,为偶数,使用上面的结果求出,然后再加上第项即可.【详解】解(1),.(2)若,则;若, ①. ②,得..(3)当为偶数时,.由,可知,;当为奇数时,.,.符合;综上,【点睛】这三小题是数列求和的常见形式,应切实把握.尤其是第(2)小题,在时,乘公比,错后一项,相减,然后应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和,环环相扣.既要注意求和时的项数,还要留意符号,稍有不慎,就可能算错,应通过适量练习,学好这种算法.第(3)小题是正负相间的波动数列求和的例子,用的是配对求和的方法.这种方法常常很有效,对奇数情形的处理策略是将其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偶数情况.属于中档题.38.(1)(2)(3)充分不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定义计算可得;(2)根据归纳推理可得,利用倒序相加法,化简即可得结果.(3)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1)解:序列为1,2,3,,,,即8,.(2)解:时,时,.时,,时,,,取时,,取时,①,则②,①②得,所以.由序列为1,2,,,可得.(3)解:序列为序列,2,,的一个排列,.而反之不成立.例如取序列为:,,,2,1,满足.因此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9.(1)(2)(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奇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2)首先根据题意得到,再利用倒序相加求解即可.(3)当时,显然成立,当时,根据,利用缩放法证明即可.(1)因为为奇函数,定义域为,所以,所以.当时,故是奇函数.综上.(2),.令,则,两式相加得:,所以.故.(3)因为当时,所以不等式成立.当时,因为所以综上,当,恒成立.40.(1)(2)(3)【解析】【分析】(1)利用指对恒等式化简得,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值域.(2)通过验证,利用倒序相加法求值.(3)设,,则方程等价于,故有零点,即求的值域.(1)若,当上函数为增函数,则函数的最大值为,函数的最小值为,则函数的值域为.(2)若,则,则,设则两式相加得,即,则故.(3)令,设,当,则,则函数等价为,若函数在区间有零点,则等价为在上有零点,即在上有解,即在上有解,即,设,则,则,则在上递增,则当时,,当时,,∴,即,即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41. ##【解析】【分析】根据,作差即可求出的通项公式,再由的解析式及诱导公式得到,再利用倒序相加法求和.【详解】解:由于,①,当时,所以,当时,,②,①②得:,所以,显然时也成立,当时,,当时也成立,所以;根据函数,所以,,所以;所以.故答案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