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捉迷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聆听《捉迷藏》教学目标:聆听钢琴曲《捉迷藏》,体验乐曲充满童趣幻想的色彩及拟人化的音乐形象。2、通过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能听辨出乐曲的节奏和情绪的变化。3、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作品背景。教学重点:1、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情景。2、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作品背景。教学难点:感知、理解音乐语言的特征。能听辨出乐曲的节奏和情绪的变化。教法学法:激发兴趣法、启发提问法、体态律动法、自由参与法。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师生问好歌。2、课前律动。二、聆听《捉迷藏》提问:同学们,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捉迷藏”的游戏规则。初听乐曲,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说一说这段乐曲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认识钢琴复听乐曲《捉迷藏》1、聆听第一乐段:提问:这一乐段强弱变化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感觉?2、再次聆听,请学生跟着音乐画一画旋律线。演唱主题旋律第二乐段:提问: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4、唱主题旋律第三乐段:教师提问:你们听一听这段旋律和哪段旋律相似?三、乐曲表现1、根据乐曲进行联想并分组讨论怎样表现。A段:力度时强时弱,乐曲的速度时快时慢,好似小朋友捉迷藏时隐时现,躲躲藏藏、追逐追趣的情景。B段:音乐舒展,加之调性的变化。描写了孩子在捉迷藏时摸索推测、从犹豫到确定的情景。学生用蹲起神态来完成。2、介绍音乐背景及作曲家:这首作品是作曲家丁善德1953年所作钢琴组曲《儿童组曲》中的一首。组曲由儿童生活的五组画面构成:郊游、扑蝶、捉迷藏、节日舞蹈。描绘了儿童天真活泼的秉性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捉迷藏》塑造了孩子们机制灵活的音乐形象。3、完整聆听钢琴曲《捉迷藏》下课,师生再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聆听《捉迷藏》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课前准备导课部分同学们,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请你说一说“捉迷藏”的游戏规则聆听部分说一说这段乐曲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聆听部分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小知识钢琴(意大利语: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 ,(1655-1731)在1709年发明了钢琴。dmsss聆听A部分rsddd,,,mslddsllss这一乐段强弱变化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感觉?聆听B部分sssrmsldlssssrmsmrd唱一唱聆听B部分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聆听再现部分你们听一听这段旋律和哪段旋律相似?表现部分A段:力度时强时弱,乐曲的速度时快时慢,好似小朋友捉迷藏时隐时现,躲躲藏藏、追逐追趣的情景。表现部分B段:音乐舒展,加之调性的变化。描写了孩子在捉迷藏时摸索推测、从犹豫到确定的情景。学生用蹲起神态来完成。作品介绍这首作品是作曲家丁善德1953年所作钢琴组曲《儿童组曲》中的一首。组曲由儿童生活的五组画面构成:郊游、扑蝶、捉迷藏、节日舞蹈。描绘了儿童天真活泼的秉性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捉迷藏》塑造了孩子们机制灵活的音乐形象。作品欣赏结束部分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丁善德爷爷的钢琴独奏曲《捉迷藏》。认识了解了钢琴的魅力和其丰富的表现力。希望今后同学们能够多聆听一些钢琴的优秀音乐作品。结束部分谢谢大家!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 曲目 1.mp4 01 曲目 1.wma a段.mp3 B段.mp3 再现段.mp3 律动发条 - 好听的英文纯音乐 (Remix).mp3 捉迷藏 教学设计.doc 捉迷藏.pptx 钢琴独奏 捉迷藏.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