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数学高考复习知识点: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三数学高考复习知识点: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素材

资源简介

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0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
【知识点梳理】
1.相关关系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有函数关系,相关关系和不相关关系
两个变量有关系,但又没有确切到可由其中的一个去精确地决定另一个的程度,这种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2.正相关、负相关
从整体上看,当一个变量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量的相应值也呈现增加的趋势,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正相关;如果一个变量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量的相应值呈现减少的趋势,则称这个两个变量负相关.
3.线性相关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的取值呈现正相关或负相关,而且散点落在一条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线性相关.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具有相关性,但不是线性相关,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非线性相关或曲线相关.
4.相关系数r的计算
注意:相关系数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
假设两个随机变量的数据分别为(x1,y1),(x2,y2),…,(xn,yn),对数据作进一步的“标准化处理”处理,用sx=,sy=分别除xi-和yi- (i=1,2,…,n,和分别为x1,x2,…,xn和y1,y2,…,yn的均值),得,,…,,为简单起见,把上述“标准化”处理后的成对数据分别记为(x1′,y1′),(x2′,y2′),…,(xn′,yn′),则变量x和变量y的样本相关系数r的计算公式如下:
r=(x1′y1′+x2′y2′+…+xn′yn′)
=.
5.相关系数r的性质
(1)当r>0时,称成对样本数据正相关;当r<0时,成对样本数据负相关;当r=0时,成对样本数据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2)样本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1,1].
当|r|越接近1时,成对样本数据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强;
当|r|越接近0时,成对样本数据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弱.
6.样本相关系数与标准化数据向量夹角的关系
r=x′·y′=|x′||y′|cos θ=cos θ(其中x′=(x1′,x2′,…,xn′),y′=(y1′,y2′,…,yn′),|x′|=|y′|=,θ为向量x′和向量y′的夹角).
0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知识点梳理】
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我们称
为Y关于x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Y称为因变量或响应变量,x称为自变量或解释变量;a和b为模型的未知参数,a称为截距参数,b称为斜率参数;e是Y与bx+a之间的随机误差.
2.线性回归方程与最小二乘法
回归直线方程过样本点的中心(,),是回归直线方程最常用的一个特征
我们将=x+称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也称经验回归函数或经验回归公式,其图形称为经验回归直线.这种求经验回归方程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求得的,叫做b,a的最小二乘估计(least squares estimate ),
其中
3.残差的概念
对于响应变量Y,通过观测得到的数据称为观测值,通过经验回归方程得到的称为预测值,观测值减去预测值称为残差.残差是随机误差的估计结果,通过残差的分析可以判断模型刻画数据的效果,以及判断原始数据中是否存在可疑数据等,这方面工作称为残差分析.
4.刻画回归效果的方式
(1)残差图法
作图时纵坐标为残差,横坐标可以选为样本编号,或身高数据,或体重估计值等,这样作出的图形称为残差图.若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内,带状区域越窄,则说明拟合效果越好.
(2)残差平方和法
残差平方和 (yi-i)2,残差平方和越小,模型拟合效果越好,残差平方和越大,模型拟合效果越差.
(3)利用R2刻画回归效果
决定系数R2是度量模型拟合效果的一种指标,在线性模型中,它代表解释变量客户预报变量的能力.
R2=1-,R2越大,即拟合效果越好,R2越小,模型拟合效果越差.
03 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
【知识点梳理】
1.分类变量
这里所说的变量和值不一定是具体的数值,例如:性别变量,其取值为男和女两种
我们经常会使用一种特殊的随机变量,以区别不同的现象或性质,这类随机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分类变量的取值可以用实数表示.
2.2×2列联表
在实践中,由于保存原始数据的成本较高,人们经常按研究问题的需要,将数据分类统计,并做成表格加以保存,我们将这类数据统计表称为2×2列联表,2×2列联表给出了成对分类变量数据的交叉分类频数.
一般地,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和Y,它们的取值分别为{x1,x2}和{y1,y2},其2×2列联表为
y1 y2 合计
x1 a b a+b
x2 c d c+d
合计 a+c b+d a+b+c+d
3.等高堆积条形图
等高条形图和表格相比,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两个分类变量间是否相互影响,常用等高条形图展示列联表数据的频率特征,依据频率稳定于概率的原理,我们可以推断结果.
4.临界值
χ2 统计量也可以用来作相关性的度量.χ2 越小说明变量之间越独立,χ2越大说明变量之间越相关
χ2=.忽略χ2的实际分布与该近似分布的误差后,对于任何小概率值α,可以找到相应的正实数xα,使得P(χ2≥xα)=α成立.我们称xα为α的临界值,这个临界值就可作为判断χ2大小的标准.
5.独立性检验
基于小概率值α的检验规则是:
当χ2≥xα时,我们就推断H0不成立,即认为X和Y不独立,该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
当χ2<xα时,我们没有充分证据推断H0不成立 ,可以认为X和Y独立.
这种利用χ2的取值推断分类变量X和Y是否独立的方法称为χ2独立性检验,读作“卡方独立性检验”,简称独立性检验(test of independence).
下表给出了χ2独立性检验中几个常用的小概率值和相应的临界值
α 0.1 0.05 0.01 0.005 0.001
xα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6.应用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大致步骤
(1)提出零假设H0:X和Y相互独立,并给出在问题中的解释;
(2)根据抽样数据整理出2×2列联表,计算χ2的值,并与临界值xα比较;
(3)根据检验规则得出推断结论;
(4)在X和Y不独立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通过比较相应的频率,分析X和Y间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