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A. B. C. D.2.小明马上小学毕业了,下面的活动,他能在1分钟内完成的是( )A.从数字1写到600 B.跳绳130下C.跑800米 D.做150下仰卧起坐3.如图,直线上M点、N点表示的数分别是( )A.1、0.5 B.﹣2、0.5 C.﹣1、 D.﹣1、4.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正比例的是( )A.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B.购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本,购买的数量和总价C.修一条路,已修的长度和未修的长度D.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5.下列转盘中,如果指针停留在黑色部分表示中奖,那么( )转盘中奖的可能性最小。A. B. C. D.6.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2,这个三角形最小的内角是( )A.10° B.30° C.45° D.60°7.如图所示,植物园在学校的( )A.东偏南45°的方向上 B.西偏北45°的方向上C.北偏东45°的方向上 D.南偏西45°的方向上8.用②和⑦两张数字卡片摆成的两位数一定是(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9.一条绳子被截成两段,第一段长m,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的长度相比较(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10.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与圆锥体积的比是( )A.3:2 B.3:1 C.2:1 D.2:311.右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后,所在的面的对面写着( )字。A.德 B.智 C.体 D.劳12.一个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和b,这个数可以表示为( )A.10b+a B.b+c C.10ab D.10a+b二、计算题13.直接写出得数。50×60= = = 2.5×1.2= 6.4÷0.8= 48×25%= 1.02﹣0.2= = ×5= 1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1)6.4×101(2)(0.35﹣0.2)÷5%(3)×[﹣()]15.解下列方程。(1)x﹣(2)8+0.6x=104(3)=x:16三、操作题16.(1)将图形①向上平移4格。(2)画一条线段将图②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3)画出图②按1:2缩小后的图形。四、解答题17.只列式不计算。(1)冰融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冰的,40dm3的冰可以融化成多少立方分米的水?(2)六年(1)班有45名学生,上周跳远测验有25人成绩优秀。这次跳远测试的优秀率是多少?(3)一根圆木,底面半径为0.5m,长3m,这根圆木的体积是多少?18.课外活动时间,操场上有200人在进行体育锻炼,图是参加锻炼的人数情况统计图。(1)参加乒乓球活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参加跳绳活动的比参加羽毛球活动的多多少人?19.为了抗击疫情,先锋口罩厂计划生产一批口罩,如果每天生产4万只,需要25天才能完成,实际只用20天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万只口罩?(用比例知识解)20.甲车从A地开往B地需要2小时,乙车从B地开往A地需要3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在离中点15km处相遇。(1)请在下面线段图上用“ ”标出两车相遇的大致位置。(2)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分析】轴对称: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解答】解:上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2.【分析】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小明能在1分钟内完成的是跳绳130下,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小明能在1分钟内完成的是跳绳130下。故选:B。【点评】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3.【分析】(1)由数轴得出:每一大段是1,数轴上0的左面是负数,所以M点表示的数是﹣1;(2)由数轴得出:把1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即0.5,所以N点表示的数是0.5;由此求解。【解答】解:如图,直线上M点表示﹣1,N点表示0.5,即。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判断把一个单位长度平均分成的份数。4.【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他们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据此判断。【解答】解:选项A中,一本书的总页数=每天看的页数×看的天数,乘积一定,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成反比例。选项B中,总价÷数量=数学课本单价,比值一定,购买的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选项C中,一条路长=已修的长度+未修的长度,和一定,两种量不成比例。选项D中,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比值不一定,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不成正比例。故选:B。【点评】两种相关联的量,若其比值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若其乘积一定,两种量成反比例;若既不是比值一定也不是乘积一定,两种量不成比例。5.【分析】四个转盘中,哪个转盘的阴影区域最小,指针停留在阴影处的可能性最小。【解答】解:四个转盘中,A选项阴影区域占;B选项阴影区域占;C选项阴影区域占;D选项阴影区域占;C选项阴影部分的区域最小,所以指针停留在阴影处的可能性最小的是C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可能性大小的判断,解题关键是理解并掌握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即四个转盘中,哪个转盘的阴影区域最小,指针停留在阴影处的可能性最小。6.【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意义,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之和是90°,把两个锐角的度数之和看作单位“1”,其中最小角的度数占这两个锐角度数和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90°乘,就是这个三角形最小内角的度数。【解答】解:90°×=90°×=30°答:这个三角形最小的内角是3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意义、比的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7.【分析】依据图上标注的各种信息,以及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解答即可。【解答】解:结合图可知:植物园在学校西偏北45°的方向上的位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关键是弄清楚地图上的方向规定。8.【分析】用2和7两张数字卡片组成的两位数,可以是27、72,27是奇数,72是偶数;合数:除了1和自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自然数,据此解答。【解答】解:27=1×27=3×972=1×72=8×927和72除了1和自身外还有其它因数。所以用2和7两张数字卡片组成的两位数,一定是合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奇偶数、合数、质数,根据题意解答即可。9.【分析】把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求出第一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即可,然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判断。【解答】解:1﹣=所以第二段长。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注意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10.【分析】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把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则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削去了两个圆锥的体积。也就是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据此选择。【解答】解: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则:V圆柱=3V圆锥(V圆柱﹣V圆锥):V圆锥=2V圆锥:V圆锥=2:1答:削去部分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的比是2:1。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间的关系:圆柱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3倍。11.【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可知:“智力=”对“体”、“美”对“劳”、对“德”。【解答】解:所给正方体的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后,所在的面的对面写着德字。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展开图的应用。12.【分析】个位上的数是a,表示a个一,即a,十位上的数字是b,表示10b,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两位数是10b+a。【解答】解:一个两位数,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字分别是a和b,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两位数是10b+a。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用式子表示一个多位数的组成时,个位上的数字乘1、十位上的数字乘10、百位上的数字乘100然后相加。二、计算题13.【分析】根据小数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分数加法、分数除法、分数乘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直接写出得数即可。【解答】解:50×60=3000 = =42.5×1.2=3 6.4÷0.8=8 48×25%=121.02﹣0.2=0.82 = ×5=25故答案为:3000,,4,3,8,12,0.82,,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分数加法、分数除法、分数乘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14.【分析】(1)将101化成100+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计算。(2)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解答】解:(1)6.4×101=6.4×(100+1)=6.4×100+6.4=640+6.4=646.4(2)(0.35﹣0.2)÷5%=0.15÷0.05=3(3)×[﹣()]=×[﹣(﹣)]=×[﹣]=×[﹣]=×=【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能简算的要简算。15.【分析】(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方程两边同时减去8,两边再同时除以0.6;(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化为方程,两边再同时乘。【解答】解:(1)x﹣x﹣+=+x=(2)8+0.6x=1048+0.6x﹣8=104﹣80.6x=960.6x÷0.6=96÷0.6x=160(3)=x:16x=4x=4×x=6【点评】熟练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操作题16.【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据此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根据等腰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画一条线段将图②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即可。(3)根据图形缩小的方法,先分别求出缩小2倍后,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据此画出缩小后的图形。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要求,作图如下:【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图形平移的性质及应用,图形放大的方法及应用,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四、解答题17.【分析】(1)根据题意,冰是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算式解答即可;(2)用优秀人数除以总人数进行解答即可;(3)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40×=36(立方分米)答:40dm3的冰可以融化成36立方分米的水。(2)25÷45×100%≈55.56%答:这次跳远测试的优秀率是55.56%。(3)3.14×0.52×3=3.14×0.25×3=0.785×3=2.355(立方米)答:这根圆木的体积是2.355立方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应用题、百分率知识、圆柱体积计算等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18.【分析】(1)把进行体育锻炼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减法计算得出参加乒乓球活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用进行体育锻炼的总人数分别乘参加跳绳活动和参加羽毛球活动的占的百分率,得出参加跳绳活动的和参加羽毛球活动的人数,再用参加跳绳活动的减参加羽毛球活动的人数即可。【解答】解:(1)1﹣35%﹣30%﹣25%=65%﹣30%﹣25%=10%答:参加乒乓球活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2)200×35%=70(人)200×30%=60(人)70﹣60=10(人)答:参加跳绳活动的比参加羽毛球活动的多10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且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19.【分析】由题意可知:这批口罩的总量是一定的,则每天生产的量与生产天数成反比例,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解答】解:设实际每天生产口罩x万只口罩。20x=4×2520x=100x=5答:实际每天生产5万只口罩。【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若两个相关联量的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从而可以列比例求解。20.【分析】(1)把AB两地之间的路程看作单位“1”,由于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所以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超过中点15千米,据此作图即可。(2)把AB两地之间的路程看作单位“1”,因为行驶的时间相同,所以相遇时甲、乙所行路程的比等于速度的比,甲、乙速度的比等于时间的反比,据此可以求出甲、乙行驶路程的比,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了(15×2)千米,由此可以求出(15×2)千米占全程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1)作图如下:(2)甲、乙速度的比是3:2,15×2÷(﹣)=30÷=30×5=150(千米)答:A、B两地相距150千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关键是求出相遇时甲比乙多行驶的路程占全程的几分之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