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 正负数预习案一、自主学习目标及范围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2.结合情境,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3.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课本第86页二、自主学习要点1、在生活中有很多相反的现象,比如公车站上有人上车,就有人下车;商店卖出货物,也需要购入货物。找出生活中像这样相反现象的例子2、人们用正负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进教室的有3人,我们就记作“+3”走出教室2人,我们就记作“—2” 。像这样的数叫作正数和负数请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①答对一题得10分,记作( );答错一题扣10分,记作( )。②商场购进电视机50台,记作( );卖出42台电视机,记作( )。③爸爸工资收入4000元,记作( );电话费支出120元,记作( )。三、自主学习检测1、课件练习2、选择:小刚向东走了100米记作+100米,又向西走了110米,此时他在( )处。A. -110米 B. -10米 C. +110米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一:“+”“—”表示的实际意义生活中相反的量:1、看一看,说一说。①为什么盆地的高度记为负数呢?②海平面起到什么作用?( )③地理上,我们把高于海平面的高度记为“正”,把低于海平面的高度记为“负”。像这样的数叫作( )数和( )数表示高出时,在数据前加“( )”表示低于时,在数据前加“( )”高出与( )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2、其余三张情境图,你能试着说说吗?同桌合作,一个人说信息,一个人说记作。看哪桌同学配合默契。集体交流对一题得10分,记作( )分;答错一题扣10分,记作( )分( )与扣分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盈利与( )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爱心超市3月份赢利( )元,4月份( )127元。( )与( )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如果取出200元,用“( )”表示,结余¥75.83探究二:结合上述数据来认识正、负数。1、认一认,说一说。像10,200,8844.43,…都是( )数,可以在正数前面添上“( )”号,如+10,+( ),+( )。像-1000,-500,-127,-100,…都是( )数。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像-10,0,200,…都是( )数2、+16 读作( )-16 读作( )正一百 写作:( )或( )负一百 写作:( )3、请找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和同伴交流。知识运用1、课件练习2、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7 2.5 + 0 -5.2 - +41二、随堂检测1、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乐乐家的收支情况。2、下图每格表示100米,笑笑刚开始的位置在自己家。(1)如果笑笑从家向东行300米表示为+300米,那么她从家向西行500米可以表示为 米。(2)如果笑笑现在在超市,说明她从家向 行了 米,可以表示为 米。3、淘气班同学跳绳成绩平均每分80下。如果把笑笑的成绩记作“-1下”。想一想,填一填。参考答案自主学习检测:1、略2、B随堂检测:1、 —200 —120 +14002、(1)—500(2)东 500 +5003、0 —8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