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烟、酒、毒品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道德修养:远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提高自护能力。
法治观念: 知道烟酒的危害和毒品的危险性,认识受到烟酒与毒品危害的主要原因,懂得吸毒是违法行为,青少年吸烟饮酒可能会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健全人格: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特点。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责任意识:知道吸烟、饮酒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防范危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视频、图片,在交流探讨中认识到烟酒和毒品的危害。
难点:结合案例,知道毒品的危害,明晰吸毒是违法行为。
新知导入
图片中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他们这么做有什么危害?
新知讲解
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展,我们会受到烟酒的诱惑。吸烟与饮酒会为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只有认清危害,主动拒绝,学会自我保护,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
在“认清烟酒危害的学习分享活动中,各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学习资料。
第一组“图”说危害
同学们参加了一次科普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展示的因吸烟而发生病变的肺标本,让同学们十分震惊。
正常人的肺和长期吸烟者的肺
素材:一支烟毒死一只小白鼠
第二组“数”说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饮酒与200余种疾病和伤害有关。2016年,我国因饮酒致癌而死亡的近8万人,因饮酒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的近9万人。
在“认清烟酒危害的学习分享活动中,各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学习资料。
素材:醉驾导致交通事故
阅读两组学习资料,你对烟酒的危害有什么新的认识?
未成年人吸烟可能引起思维能力的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喝酒会导致大脑功能发生变化,神经发育受阻,影响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健康发展。酒精会刺激消化道,导致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影响正常饮食及营养摄入,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关链接
吸烟、喝酒对未成年人身体的伤害
吸烟、喝酒对成年人身体的伤害
素材:喝酒的危害
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某,想当一名作家。他听说吸烟能帮助思考,于是从爸爸那里偷烟吸。时间一长,李某就染上了吸烟的恶习。因为烟瘾,致使他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且,他爸爸烟盒里的烟也不能满足他对烟的需求。于是,他开始偷家里的钱、同学的钱,后来甚至到社会上去偷。最终,李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违法案例
在“认识烟酒危害”展板设计中,同学们开展了“观点大碰撞”活动。请你结合生活中的事例,采用“说服的理由”,帮助同伴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吧!
错误的认识
全家聚会,大人和孩子一起喝酒能活跃氛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只要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
吸烟能忘掉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
说服的理由
过多饮酒会导致情绪失控,引发矛盾冲突。酒驾会引发交通事故。
二手烟会危害家人的健康。
青少年吸烟、喝酒会促成不良交友,影响身体发育。
阅读角
爷爷的悔恨
“咳!咳!......”隔壁房间又传来爷爷一阵急促的咳嗽和喘息声。我赶忙去帮他捶背。爷爷叹了口气说:“后悔也来不及了!这烟把我害苦了!”原来,13岁那年,爷爷的学习和生活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位同村的好友,见他烦恼,就给他抽烟,并对他说:“抽了烟,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开始,爷爷不想抽,后来经不住这位好友相劝,开始抽烟解闷。他在那段日子里,整日与哪位朋友和烟为伴。
几十年的烟瘾使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的牙齿全黄了,肺炎,冠心病等接踵而来。
毒品犹如毒蛇,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吸毒会摧毁一个人的身体和意志,破坏家庭幸福,危害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威胁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拒绝毒品”的法治宣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以下资料。
资料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包括吸食、注射毒品等九类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资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教育,防止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在“拒绝毒品”的法治宣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以下资料。
资料3
花季少年的噩梦
阿辉经常和社会青年一起玩,在好奇心的驱使和社会青年的劝说下,他很快成了一个“瘾君子”,陷毒品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得知他偷钱去吸毒后,父亲狠狠地骂他、打他,母亲被气得卧床不起。不久,他因偷窃而入狱。
后来,阿辉被送去强制戒毒。期满后,他说:“我不愿回家,我怕再见到那帮“朋友”。”据戒毒所民警介绍,戒毒者离开戒毒所后的复吸率很高,因为一回到以前的环境,很难摆脱其他吸毒者的影响。
好奇心的驱使
关于禁毒的法律规定,你还知道哪些?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哪些危害。
公安民警向小学生介绍禁毒知识
吸毒的危害
素材:禁毒法规知多少
毒品的种类
杜冷丁
K粉
古柯
摇头丸
鸦片
冰毒
可卡因
大麻
吗啡
海洛因
吸毒对个人的危害
摧残身体甚至导致死亡
心理扭曲,甚至自杀、杀人
传染艾滋病、肝炎等疾病
眼里只有毒品和金钱,引发违法犯罪
吸对家庭的危害
吸毒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摧残。家庭中只要有一个吸毒,这个家庭就会失去往日的宁静、和谐、幸福和快乐。
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众叛亲离。吸毒需要大量的金钱,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就是家产富裕的,用不了多久也会一贫如洗。
吸毒贩害后代。吸毒不仅危害自身的健康,还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父母吸毒对胎儿发育和儿童生长将造成严重损害。
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吸对国家、社会的危害
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
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
吸毒毒害社会风气
我们正处于“想独立”“渴望成熟”的心理发育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但是绝对不能去尝试对我们有危险的行为。
危险的好奇
有一天,我发现同路回家的小赵有点奇怪。出校门的时候,他还是蔫头耷脑的。到附近小卖部买瓶饮料后,他从口袋里拿出一颗药片泡了喝。没过多久,他就亢奋起来,开始摇头晃脑。
我很好奇:什么药片这么神奇 他从哪里买的 为什么他很神秘地对我说那是“提神保健品” 既然是保健品,为什么又不让我告诉别人呢
他越是神秘,我就越是好奇。带着这份好奇,我打算哪天放学时跟他要一颗,我也泡瓶饮料试试看。
可是,上了今天这堂课,我终于明白所谓“提神保健品”就是毒品。我被自己的好奇吓出一身冷汗,真是危险的好奇啊!我为他的行为感到担忧,必须想办法阻止他。
毒品
好奇心有助于我们探索未知的领域,可故事中的“我”为什么把自己的好奇称为“危险的好奇”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相关链接
我们年龄尚小,知识不足,自制力不强,生活经验欠缺,这些会影响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沾染不良嗜好的人,我们不能受他们的怂恿和影响,应该坚决抵制“吸毒时尚”等错误观念。
参观“禁毒教育展览”归来,两位同学向大家分享了学习体会。阅读他们的学习体会,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放在展台上看起来明明是奶茶,其实里面含有新型毒品。这类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料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所以,面对真假难辨的饮料,我们一定要保持警惕,以免误入歧途,终生遗憾。
真假难辨
听讲解员说,一些毒贩为了牟利,就把毒品掺杂在香烟里面,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染上毒瘾。当你有抽烟的不良嗜好时,就有可能遇到危险。所以,对于隐藏的危险,我们不仅要小心提防,更要懂得避免沾染不良嗜好。
隐藏危险
识破新型毒品的伪装
新型毒品打着“时尚”“娱乐”“刺激”的旗号,有的甚至伪装成果汁、跳跳糖等。它们的毒性比传统毒品更厉害,并且更容易让人成瘾。我们一定要学会识破它们“时尚”的伪装,认清它们害人的实质。
警方缴获的伪装毒品
阅读角
素材:新型毒品有哪些
课堂总结
同学们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形形色色的陷阱,让我们用智慧绕过陷阱,远离烟酒和毒品,学会拒绝,珍爱生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