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53张PPT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53张PPT )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九上道法同步高效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本课目录

新知导入

自主学习

新知讲解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说来,就是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代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并且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兴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新闻播报
新课导入1
新课导入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并且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唯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什么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如何实现?
问题思考:国家继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你有何看法?
新课导入3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2 走向共同富裕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P9-13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时间:5分钟)
探究点一:改革进行时
1.全面深化改革道的内涵及总目标。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及对策(措施)。
探究点二:共享发展
1.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原因)
2.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实现共享发展成果?(措施)
改革进行时
新知讲解
探究点一:改革进行时
活动一 思考讨论
结合视频,思考讨论:
1.进入新时代,我国继续进行的改革是一场什么样的改革?涉及到哪些领域?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什么还要继续改革?
3.我国是如何继续将改革进行到底的?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
(1)内涵: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指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
(2)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知讲解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及对策。
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对策
新知讲解
活动二 分组交流(教材P10探究分享)
请从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分组讨论交流: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新知讲解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电网发展与经济、能源、环境紧密相关。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企业不仅要对经济效益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改变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只顾速度盲目追求GDP的发展模式。
新知讲解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对策
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及对策。
新知讲解
活动三 自主思考 (教材P10-11探究分析)
新知讲解
(1)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哪些巨大变化?
(2)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发展机遇?
点拨:(1)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村民收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社会保障措施到位,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得到发展,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义务教育得到普及,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等。
(2)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新知讲解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及对策。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对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新知讲解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及对策。
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更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对策
新知讲解
共享发展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
共享发展成果
走向共同富裕
经济蛋糕做大
经济蛋糕分好
新知讲解
李克强总理说:
“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
新知讲解
问题思考:体现了什么理念和什么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共享发展理念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什么是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的主体:全民
共享的内容:全面共享
共享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共享的实现途径:共建
思考问题: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和要求?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笔记整理
2.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笔记整理
3.党和政府如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措施)
归纳整理
4.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全面深化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抓住有利条件,积极创业
国 家
层 面
个 人
层 面
知识拓展
问题思考:
体现我们所学的哪些观点?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板书设计
课堂演练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和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高速增长需要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矛盾
B
2.最近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道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世界前列。这说明(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彻底改变生活方式,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④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③④
C
3.下面漫画不能表明( )
①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②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③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④中国经济增速迟缓,必将导致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D
4.“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新常态”要求的是( )
A.通过增加资源投入促进经济发展
B.采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C.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D.依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A
5.改革开放已走过风云激荡的40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经济发展还面临( )等现实挑战。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城镇化水平不高
③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6.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韩保江说,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我国将( )
①贯彻以国家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③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7.近年来,我国通过东部对口支援西部、拓宽西部贫困人口就业渠道等举措,促进西部地区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材料体现了(   )
A.我国已实现城乡平衡发展
B.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选择
D.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
8.古语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是(   )
A.以发展为根本目的
B.打赢脱贫攻坚战
C.以人民为中心
D.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C
9.“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
A.促进经济增长
B.维护世界和平
C.增进民生福祉
D.共建精神家园
C
10、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会议认为,2021以来,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民生得到有效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说明( )
A我国综合国力增加,已彻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B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指日可待
C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我国各方面发展取得新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11、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乡村振兴依靠人民、乡村振兴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汇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下列观点符合题意的有 (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②③④

12、党的十九大闭幕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能掉队。这“一个都不能少”既包括56个民族一个不能少,也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一个也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与要求,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的坚强意志,赋予了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
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的具体体现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表明我国坚持等贵贱,均贫富,能够彻底解决发展中不平衡的现象 ④需要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增进民生福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 )
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不利于城乡平衡发展
③能够彻底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④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4、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浦东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在新征程上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提出明确要求。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改革开放可以解决中国发展中的一切问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2020年10月14日、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表明我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这说明(   )
①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是中国命运的关键决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2022年2月22日,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此文件的发布。(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说明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说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④有利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 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18.【时政访谈】新华社2月22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为学习文件精神,学校宣传小组计划开展一次时政访谈活动。特邀请你参与其中,请你运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访谈一】同学甲: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
⑴请你给同学甲谈谈党和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说明了什么 【访谈二】同学乙:立足新时代,青年应脚踏实地、不负韶华,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知识哺育乡村、用青春报效国家,做好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让青春绽放出绚丽之花!
⑵请你给同学乙说说说在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青少年应做好哪些准备
(1)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⑤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⑥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①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历史使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公民意识,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
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树立责任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等。
(1)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腾飞,改革就是经济方面的改革。( )
(2)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因此我国的改革已经完成。( )
(3)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要看经济发展的水平。( )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
(5)共享发展应该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 )
(6)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 )
F
F
F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T
F
T
19、判断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