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24 张ppt+ 1 个视频 ) +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24 张ppt+ 1 个视频 ) +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目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与国家和社会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理解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知道新发展理念,明晰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路径
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与要求;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知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知道绿色发展道路是破解发展困境的最佳选择 重、难点
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既能认清当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又能阐明科学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说一说
视频:《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
新课讲解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还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自然
人类
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动态中
的平衡
多元中
的一致
进取
中的
有度
“纷乱”
中的
有序
鹿和狼的故事
20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便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消灭狼。
结果,狼群的数量急剧下降,鹿的数量越来越多,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一切能被鹿吃的植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这之后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使鹿群的数量锐减至八千只。
人们不经感叹:只因罗斯福发布了一项错误的命令,就导致了凯巴伯森林产生巨大破坏。
阅读反思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和谐共生要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受惩罚
你会选择哪种方案?说说理由。
一个牧场,牧民有两种方案,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
探究一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坚持基本国策和新发展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说一说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自然?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的前世今生
探究二
随处可见的水泥厂和矿山,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余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重新规划,改造厂区、矿山,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文创小镇,引进清洁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前世
今生
余村的前世今生,说明该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A城是重工业城市,污染严重,但收入高,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工作。但近年来,雾霾愈发严重,有些时间必须得戴口罩才能出门。这里的企业越来越难招人了,老员工也开始流失,影响到部分企业的正常运转。
面对员工流失的情况,A市拟定了三种方案,试图吸引并留住人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请你投票选择一种方案,并说明理由。
投票活动
方案三
改造与关停相结合
政府设立环保专项基金,治理废气废水废渣
方案二
全部关停高污染企业
加大人才引进和招聘力度
方案一
适当提高工资
改善住房等生活条件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1.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
全国环保污染治理投资情况及占GDP比重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1.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
“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
太阳能光热电站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
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新能源汽车
1.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加强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
2020年
2014年
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拓展知识
小调查:
设计一份问卷,调查本地居民对环境状况及环境质量满意度。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
和谐共生要遵循自然规律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
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坚持基本国策和新发展理念
1.据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我们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管齐下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这说明( )
①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②要杜绝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③要依靠科技创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021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要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这体现了( )
A.全面小康已建成,绿色生态成中心
B.保护环境促发展,美丽中国新征程
C.绿水青山是金山,生态决定新经济
D.持续发展得民心,依托旅游促发展
3.“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人类必须学会征服自然
④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共筑生命家园》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依据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与“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此外,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包括“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等。
2.内容解析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目的核心问题是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懂得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本目共有三层意思。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其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理”。本目主要讲述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其一,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其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其三,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和制度建设。其四,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知道新发展理念,明晰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路径;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与要求;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知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知道绿色发展道路是破解发展困境的最佳选择
;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既能认清当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又能阐明科学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知道绿色发展道路是破解发展困境的最佳选择。
教学难点:知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知道绿色发展道路是破解发展困境的最佳选择。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环节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教师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提问: 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和谐共生。 讨论与分享
概括明确: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环节三 探究新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1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教师展示人与自然关系(两组图文) 观看图片与文字解读 通过图文讲解,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
概括明确: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探究2 和谐共生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师展示“阅读反思” 观看图片与文字解读 通过展示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尊重自然规律。
提问: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 尊重自然规律。 阅读材料,讨论与分享
教师展示“尊重自然规律”(图文) 观看图片与文字解读,听取讲解
概括明确: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受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探究3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师开展探究活动 观看图片与文字解读,听取讲解 通过活动、图文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提问: 你会选择哪种方案?说说理由。 讨论与分享
教师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文) 观看图片与文字解读,听取讲解
概括明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探究4 坚持基本国策和新发展理念 教师讲解 听取讲解 通过图文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新发展理念。
概括明确: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新发展理念。
环节四 探究新知——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1 走绿色发展道路 开展探究活动 提问: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自然? 教师总结: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与分享 通过活动,引出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过渡:引出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2 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 开展探究活动“余村的前世今生” 参与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投票活图文讲解等,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走绿色发展道理的途径。
提问:余村的前世今生,说明该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讨论与分享
教师展示走绿色发展道理的途径一“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图文) 听取讲解
开展投票活动 参与投票活动
教师展示走绿色发展道理的途径二、三、四(四组图文) 听取讲解
概括明确:走绿色发展道理的途径:一、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二、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三、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四、加强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等。
探究3 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教师展示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图文) 观看图片与文字解读,听取讲解 通过图文,对本课内容总结升华。
概括明确: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五、课堂练习
1.据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我们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管齐下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这说明( B )
①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②要杜绝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③要依靠科技创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2.2021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要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这体现了( B )
A.全面小康已建成,绿色生态成中心
B.保护环境促发展,美丽中国新征程
C.绿水青山是金山,生态决定新经济
D.持续发展得民心,依托旅游促发展
3.“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人类必须学会征服自然
④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小调查:本地居民对环境状况及环境质量满意度。
4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