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教案(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教案(23张ppt)

资源简介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内容解析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民族大家庭”。本目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体会各民族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其三,具体阐述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二目“家和万事兴”。本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目主要表达了五层意思:其一,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其二,党和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其三,促进民族地区民生事业发展;其四,没有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其五,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
2.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关荣义务;
4.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环节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欣赏歌词 欣赏歌词:中华民族唱起来 齐读歌词 通过歌曲《中华民族唱起来》,让学生从歌词中找我国的少数民族,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探究分享 提问:你能从以上歌词中找到哪些民族? 回答问题
概括明确: 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环节三 探究新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PPT展示 通过图文展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观看图片和文字 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分布特点,认识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过渡衔接: 同学们,在我国,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呢?
环节四 探究新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PPT展示体现民族平等的案例 提问:你还能想到哪些体现民族平等的例子? 观看PPT展示并思考 通过典型人物和事例的展示和解读,让学生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
民族团结 PPT展示民族团结的案例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 这些先进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观看PPT展示并思考
各民族共同繁荣 PPT展示毛南族脱贫的案例 观看PPT展示
过渡衔接:家和万事兴。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公民又该如何作为呢?
环节五 探究新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PPT展示 展示党和政府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举措,说明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观看图文展示 让学生了解党和政府是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认识到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概括明确: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五、课堂练习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并且少数民族代表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这直接休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 A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 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2020年,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做出重要指示,对内蒙古自治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要求,到宁夏回民家庭共话脱贫大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更加心系少数民族。这说明( B )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必须坚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②国家支持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消除了民族隔阂和发展差距
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使少数民族获得平等权利
④国家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权益,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处理好民族题、做好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措施是( B )
①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②大力培养少数民族的干部
③推广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④推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4 / 4(共23张PPT)
第一框 促进民族团结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目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民族大家庭 我与国家和社会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
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重难点
家和万事兴 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关荣义务; 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课导入
歌曲《中华民族唱起来》
歌词
试一试,你能从以上歌词中找到哪些民族?
新课讲解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大杂居
小聚居
相互交错
除汉族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
以云南省为例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
中国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章第四条
1.民族平等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例如:在十三届全国人大2980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你还能想到哪些体现民族平等的例子?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民族团结
买买提江·吾买尔
“七一勋章”获得者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代表
你还知道哪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
这些先进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区 全景图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
2020年5月
整族脱贫
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
环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毛南族整族脱贫,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公民又该如何作为呢?
2021年6月30日,全长2822公里的京新高速G7全线通车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北京-乌鲁木齐
京新高速
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
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改善民生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发展文化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2.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课堂小结
促进民族团结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国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公民: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并且少数民族代表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这直接休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 )
A. 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 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2.2020年,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做出重要指示,对内蒙古自治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要求,到宁夏回民家庭共话脱贫大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更加心系少数民族。这说明( )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必须坚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②国家支持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消除了民族隔阂和发展差距
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使少数民族获得平等权利
④国家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权益,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3.处理好民族题、做好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措施是( )
①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②大力培养少数民族的干部
③推广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④推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