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洋务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洋务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洋务运动练习题
选择题
1.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洋务运动时说:“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洋务运动的“杰出人物”包括 ( )
①林则徐 ②曾国藩 ③李鸿章 ④左宗棠 ⑤张之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2.有一位美国汉学家曾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指的是( )
①李鸿章 ②左宗棠 ③洪秀全 ④曾国藩 ⑤奕诉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 ( )
A.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4.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以下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汉阳铁厂 D.轮船招商局
5.以下企业中,属于洋务派为实现“求富”目的而举办的民用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6.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C )
A.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
C.维护清朝统治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7.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8.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
9.“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0.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出版机构 D.新式学堂
11.如果你是清末的一位读书人,希望能从事外交工作来救国,你应进入何处培养你的外语能力(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京师同文馆
12.下列内容能够体现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思想的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筹建北洋海军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开办轮船招商局
13.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5.十九世纪的六十到九十年代初,中国沿海和沿江的一些城市里,出现了一些使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开办这些企业的主要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B.清政府的一些官员
C.外国资本家 D.一些爱国知识分子
16.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 ④培养人才 ⑤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17.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明显……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18.洋务派试图通过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洋务派为“求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19.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
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
20.清朝统治后期,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其根本目的是( )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
D.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21.洋务运动虽然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它仍然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只重视军事技术的引进,忽视人才的培养
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D.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二、非选择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谁?
这场“自强运动”给中国工业奠定的初步基础表现在哪里?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文武制度比西方好,只是军事武器不如他们……西方人的火炮能攻能守,天下无敌。
——李鸿章
材料二 西方国家土地面积均不过千里,可是每年国家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不早点变法,向西方学习,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
——李鸿章
根据材料一说明,李鸿章的观点是什么?对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什么变化?对此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你认为这些措施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吗?为什么?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 1 )材料一中李鸿章认为中国“独火器万不能及”西方,他得出这一观点的主要史实依据是什么 为此,洋务派进行了怎样的实践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 2 )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重要的民用工业 为什么说他们“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 3 )洋务运动给近代化探索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
1-5DBAAD 6-10CABBB 11-15DDDDB 16-21CCDDDC
(1)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诉。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好于西方,而西方的武器强于中国。创办军事工业。
(2)认识到西方的经济制度是其强大的原因,中国弱于西方,不光是武器更重要的是经济实力。创办民用工业。
(3)观点一:有。经过30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观点二:没有。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24、(1)依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实践:创办军事工业、组建新式洋枪队、筹建新式海军。
(2)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答出两个即可 )原因: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意思相近即可 )
(3)学习先进文明不能停留在表面,应深入挖掘其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深层次的内容;改革必须要有政权和制度的有力保障才能成功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