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 辛亥革命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2.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3.理解并清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课导入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新课讲授一.革命志士的奋斗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革命武装起义安庆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一、革命志士的奋斗镇南关起义2022/8/16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结果萍浏醴起义1906刘道一第一次失败安庆起义1907秋 瑾徐锡麟失败失败失败镇南关起义1907孙中山黄 兴黄花岗起义1911孙中山黄 兴影响最大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刘道一(1884~1906),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青年时代,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1906年秋,刘道一参与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提前爆发,正在长沙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返回长沙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他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他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1、萍浏醴起义2、安庆起义1907年7月,光复会会员秋瑾准备在浙江绍兴发动起义,不幸事泄被捕,于15日在绍兴就义。图为秋瑾在日本时的留影。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兴喻培伦林觉民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林觉民《与妻书》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黄兴革命志士的奋斗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热爱祖国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斗视死如归……时间 领导者 起义 结果1906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失败1907 徐锡麟、秋瑾 安庆起义 失败1907 孙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失败1911 黄兴 黄花岗起义 失败分析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及作用?合作探究群众基础薄弱,准备不足;人员不足、弹药缺乏、仓促起事。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白寿彝《中国通史》虽遭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兴中会和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以黄花岗起义为代表,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1、背景和条件: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及三民主义的提出;二、武昌起义(1)社会背景:(2)思想准备:(3)组织准备:(4)军事准备:二.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3.经过起义爆发——攻占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武昌起义形势图4.结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熊秉坤---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熊秉坤手写发言稿(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次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湖北军政府旗帜黎元洪湖北军政府战时总司令黄兴黄兴(1874~191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善化人。 1904年和宋教仁在长沙创办华兴会,次年在日本拥护孙中山组成中国同盟会。1911年曾领导广州起义。清政府见武昌起义成功,赶忙派袁世凯领兵进攻武汉,形势危急。黄兴赶到武汉,任革命军总司令,率领革命军拼力反攻,保住了武昌。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不久后,湖北的政权、军权逐步完全落到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手上。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黎元洪黎元洪作为清王朝旧官僚,摇身一变却成为了革命党人的高阶领袖,这反映了革命党的什么问题?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材料一:这些事件使其他省行动起来,在以后的四个月中结束了清朝的统治……——《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材料三:一时间,国内民主空气非常浓厚,言论、出版、结社相对自由,办报成为时尚,全国上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二:“皇帝如今都可以被打倒……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金冲及结合课本和材料,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文明的鞠躬、握手礼。3、促进了中国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改变(体现自由平等新风尚)材料四:材料五: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4、经济: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 成功VS失败性质:是一次伟大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最大功绩随堂演练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2.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CD3.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A.中国同盟会 B.湖北文学社C.湖北新军 D.湖北共进会4.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CC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主力:湖北新军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辛亥革命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革命起义:武昌起义: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板书设计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7年,安庆起义1907年广西起义(镇南关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时间:革命主力胜利 :影响: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 多年的君主专制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建立湖北军政府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教师寄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