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室外测量一、学习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室外实际测量的过程;2.能估计周长,并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周长;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的意识。二、重点难点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周长。难点:能估计周长。三、温故知新1.一根彩带围成一个长14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后,还有4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厘米?2.给一幅长方形版画做边框,长是宽的2倍,宽是2米,至少要准备多长的细木条?四、教学过程(一)合作交流全班活动在室外选择一棵较粗的大树,讨论大树的年龄,一个人或两个人抱一抱大树。今天我们把课堂搬到教室外,大家在院子里找棵大树,你能猜一猜这棵大树的年龄吗 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们,现在请同学们抱抱大树,和大树亲近一下,也可以两个人合抱。感受一下大树有多粗。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图形周长的测量及计算。请问我们在进行测量时,要用到哪些工具?标有刻度的尺子、卷尺、皮尺等。用什么单位量长度?量较短的物体可用厘米作单位,有时也可以用分米;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可用米作单位。怎样才能准确的测量呢?要做到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刻度线;物体的边与尺子的边对齐。真棒!以前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呀,接下来我们就来测量大树的周长, 说一说你的测量方法。室外测量估测大树的周长。先估测,用自己的方式估测大树周长。估计这棵大树有多粗,也就是这棵大树树干的周长是多少。每名同学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估计一下。不许用米尺和绳子。(1)用手柞了一圈共XX拃,一拃大约是1分米,所以这棵树干的周长大约是××分米。(2)一个人抱大树抱不过来,一个人张开手臂大约是一米,所以估计这棵大树树干的周长是……测量大树的周长,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量。现在咱们一起用米尺测量一下,看看这棵树树干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师生一起测量出结果。怎么样 你猜对了吗 如果没有米尺,只有直尺,或米尺不够长怎么办呢 (1)没有软尺的先用绳子量,再用直尺量绳子。(2)皮尺较短,量一次做一个标记。(三)规律探究小组活动提出合作测量的要求,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先估测,再测量。并记录测量的事物名称,估测和测量的结果。刚才我们一起测量了树干的周长。下面我们分组活动。大家选择校园的事物,如测量校园内的花坛、乒乓球台和羽毛球场等的周长。先估测周长,再实际测量。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记录下测量的事物名称、估测和测量的数据。把各组测量的结果汇报一下,你们测量了什么东西,怎样测量的 估计的结果是多少 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说一说你今天又什么收获。我们运用测量的有关知识来完成了下面活动。 (l)伸平两臂测出大树树干的周长。 (2)用卷尺测出花坛的周长(3)用尺子测量乒乓台的长和宽等,并计算出周长。 (4)用步子测羽毛球场一周的长度。量大树时,伸平两臂测,用步子测时,步子要均匀,步子的大小要测准确。小小裁判员判断:用一根长20分米的木条,制作一个正方形镜框,镜框的边长是80分米。( )小迷糊一块黑板,长与宽的和是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随堂检测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一块长方形地和一块正方形地的周长相等,正方形地的边长是5米,长方形地的长是7米,那么它的宽是几米?3.下图中大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小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4.王伯伯有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6米,如果要围上篱笆,篱笆至少要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 )。A.(10+6)×2 B.(10+6)×2-10C.10+6×2 D.10×2+65.把4盒这样的保鲜膜捆在一起,至少需要胶带多少厘米?课堂小结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4+6)×2+4=44(厘米)答:这跟彩带原来长44厘米。2.2×2=4(米) (4+2)×2=12(米)答:至少要准备12米的细木条。小小裁判员×20分米是这个正方形镜框的周长。周长÷4=边长,因此这个镜框的边长是20÷4=5(分米)。小迷糊5×2随堂检测1.长方形的长是 2厘米,宽是 1厘米。周长是(2+1)×2 = 6(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厘米。2. 5×4=20(米)20÷2-7=3(米)答:它的宽是3米。3. 12÷4=3(厘米)24+12-3×2=30(厘米)答: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30厘米。4. C5. 10×4=40(厘米) 答:至少需要胶带40厘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